《《安全管理学》课件第一章精编版[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学》课件第一章精编版[16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第一章 概论本章概述 概述安全管理学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学位课程。安全管理学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安全管理就是利用管理的活动,将事故预防、应急措施与保险补偿三种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安全管理就是运用管理学和安全工程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通过管理手段,控制事故、消除隐患、减小损失,使整个企业达到最佳的安全水平。控制事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而最好的方式是进行事故预防,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消除事故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在企业安全管理系统中,专
2、业安全工作者既是企业内部上下沟通的纽带,更是企业领导者在安全方面的得力助手。在掌握充分资料的基础上,为企业安全生产实施日常监管工作,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提出安全改造、管理方面的建议。专业安全工作者的工作分为4个部分:(1)分析。对事故与损失产生的条件进行判断和估计,并对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价,即进行危险分析与安全评价,这是事故预防的基础。(2)决策。确定事故预防和损失控制的方法、程序和规划,在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出合理可行的事故预防、应急措施及保险补偿的总体方案、并向合关部门或领导提出建议。(3)信息管理。收集、管理并交流与事故和损失控制有关的资料、情报信息,并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领导,保证信
3、息的及时交流和更新为分析与决策提供依据。(4)测定。对事故和损失控制系统的放能进行测定和评价,并为取得最伎效果做出必要的改进。单元内容该单元包括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有关的基本概念如下:1、安全(Safety)的三个定义:1)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2) 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82C的定义: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3) 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职业安全卫生(Occupational Safe & Health) (国内也称劳动
4、安全卫生):美、日、英等国的定义: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前苏联、德国、奥地利、南斯拉夫和我国等国的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3、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 4、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5、系统安全(System Safety):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
5、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6、管理:管理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系统:就是出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8、系统原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9、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话动。单元目标一是了解安全、职业安全卫生、安
6、全生产与劳动保护、安全性、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定义。二是理解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以及职业安全卫生的关系。三是掌握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考核知识点本章考核的知识点 l 安全、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安全性、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概念。l 管理的基本原理。l 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重点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要求重点掌握: 1、管理的基本原理 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难点本单元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第一节安全的定义及概念一、安全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安全(safety),顾名思义“无危则安,尤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
7、民尽善尽美,这是与人的传统的安全观念相吻合的。随着对安全问题研究的逐步探人,人类对安全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从不同的角度给它下了各种定义。 其一,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可以看出,该定义明确指出厂安全的相对性及安全与危险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安全和危险不是互不相容的。当将系统的危险性降低到其种程度时,该系统便是安全的,而这种程度即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如骑自行车的人不戴头盔并非没有头部受伤的危险,只是人们普遍接受了该危险发生的可能件;而对于骑摩托车,交通法规明确规定骑乘者必须戴头盔,是因为发生事故的严至性和可能性都难以接受;自行车赛车运动员必须城头盔也是国际自行车联
8、合会在经历厂一系列的事故及伤害之后所做出的决策。同样是骑车,要求却不一样,体现了安全与危险的相对性。 其二。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此定义来自美国军用标准MILSTD382C系统安全大纲要求。该标准是美国军方与军品生产企业签订订购合同时约束企业保证产品全寿命周期安全性的纲领件文件,也是系统安全管理基本思想的典型代表。从1964年问世以来,历经882、882A、882B、882C、882D若干个版本对安全的定义也从开始时仅仅关注人身伤害,进而到关注职业病,财产或设备的损坏、损失直至环境危害,体现了人们对安全问题认识进化的全过程,也从一个角度说
9、明了人类对安全问题研究的不断扩展。其三,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可以看出,第三种说法又进一步把安全的概念扩展到了任务受影响或时间损失,这意味着系统即使没有道受直接的损失,也可能是安全科学关泞的范畴。综上所述,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安全的概念已不是传统的职业伤害或疾病,也井非仅仅存在于企业生产过程之中,安全科学关注的领域应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的各个领域。职业安全问题是安全科学研究关注的最主要的领域之一如果仅仅局限于企业生产安全之中,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安全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安全问题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
10、被人们所认识的,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损失大。事故是安全问题员主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整个人类社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据ILO(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大约为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发生685万起,每小时28万起,每分钟4756起。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人数约为110万人(其中25为职业病引起的死亡),死于交通事故99万人,死于暴力563万人,死于局部战争约502万人。同时有1500万人受到失能伤害,有35的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各类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国民生产总值(GNP)的5,有些发展中国家还要更高。
11、许多重大事故更是损失惊人。我国1993年发生的深圳清水河地区化学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1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人民币。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化学气体泄漏事故,几天之内就造成2500人死亡,总计近2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美元。二是社会影响大。不可否认的是,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对家庭,对企业,甚至对国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企业解体等类悲剧数不胜数;由于事故的发生也曾使一些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遭受损伤,有些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使国家在世界上的声省下降。三是影响周期长
12、。俗活说,“一朝被蛇咬,十年伯并绳”。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期内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期的抹不去的烙印,使相关人员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拂去。重大、特大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动荡更是久久难平,克拉玛依友谊宫的一场大火至今已过去7年,受害者家属心中的悲痛依然难以平息。此外,值得指出的是,事故的发生不仅仅对企业、社会造成损失和影响,还意味着企业管理水平不佳,意味着企业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没有达到最好水平。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大小,都存在一个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财务、人事、生产、采购、销售、安全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管理者疏忽、失误或管理系统存在缺陷所造成的,面这种失误、疏忽或
13、缺陷的发生或存在则不仅仅会造成事故及损失,也会产生其他问题,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讲,事故是企业管理不佳的一种表现形式即通过事故的发生,告知我们企业中还存在着管理上的缺陷。因而,控制事故,搞好安全管理,不仅是通过减少事故损失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后者比前者的影响和作用更大,更有意义。只有企业管理者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安全生产水平才有可能产生质的提高。二、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Occupational safety SL Health)(同内也称劳动安全卫生)是安全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4、之一,通常足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美、日、英等国均采用这种说法并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法规体系,如美国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和职业安全卫生法(OSHACT)等。而前苏联、德国、奥地利、南斯拉夫和我国等则称之为劳动保护(labor Protection),并将其定义为: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职工、东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可以看出,上述两个定义基本含义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基本一致,在各个国家实施时工作内容也基本相同,
15、团而可认为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在安全生产中,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家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消除损坏设备、产品等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总之,安全生产就是使生产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丁作秩序下进行,以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及各种危险的发生,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以促进劳动生产牢的提高。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1: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前者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令、健康和企业
16、的财产不受损失;后者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届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二者也可统称为“职业安全卫生”或“劳动安全卫生”。但从与国际接轨考虑和我国正在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的现状来看,“职业安全卫生”一词可能更具代表性。 安全一词在英语中对应两个单词,即Safety和security。前者是保护的意思,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即大多为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后者是保卫的意思,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抡防盗等安全问题。虽然现在对这两个词有混用的现象,但总体上两者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必须指出的是,safety一词
17、在英语中还有一个涵义,即安全性,这是个不同于“安全”的概念。所谓安全件,与可靠性,可维修件等一样,是系统所具备的一种性能。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 安全件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包有的将安全性定义为“不发生事故的能力”。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可以看出,安全与安全性的概念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是系统的状态或条件,后者则是系统的一种性能,而安全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结合管理和技术等各种手段和措施,努力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由于安全性是系统的重要品质之一,且与可靠性联系密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二者有时是一致的。因而,常有人将两个概念相混淆*错误地认为“系
18、统可靠,就一定安全”,无需专门对安全性进行分析,这显然是错误的。系统的可靠性(Reliability)与安全性是两个不向的概念。通常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间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而言,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而安全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危险与损失有关,而失效仅是某一项目的某些功能的丧失(或称非预期状态),可能不会造成损失。例如室内裸露的电线,没有失效时是可靠的,仅存在着人触电的危险,是不安全的。所以失效不等于危险,可靠不等于安全,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当然,失效或故障有时也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系统发生灾难性的事故,如同
19、机在空中飞行时,发动机因故障停车就可能导致发生飞机坠毁的严重事故,这时失效或故障就成为危险了。也就是说,当故障或失效的发生会导致事故时v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会同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所以,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时,也需要应用可靠性的数据,某些安全性分析方法也源于可靠性分析。而对于系统安全(System Safety),我们则定义为: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系统安全是指为保证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性所做的工作。这里主要有三点应该强调:其一,系统安全强调的是系统全寿命周期
20、的安全性,而绝非仅仅是某个阶段的安全性。所谓全寿命周期,是指系统的设计、试验、生产、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各个阶段的总称。作为系统的设计者,应当在设计阶段就对系统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危险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并通过设计或管理手段保证系统总体风险的最小化,这也是系统安全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所在。其二,我们应当使系统在符合性能、时间及成本要求的条件下达到最佳安全水平,而非一味追求安全,忽视经济效益,使安全与效益相脱节。其三,我们应使系统总体安全效果最佳,即使系统的总体危险风险最小化消除系统局部的危险。由于本书将在第七章介绍系统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这里不再赘述。第二节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谈到管理,美国国际商业机
21、器公司(IBM)的创办人Thomas Jwalson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管理的作用。一个男孩得到了一条裤子,穿上一试,裤子有些长。他让奶奶帮忙剪短一些,可奶奶说,眼下的家务事太多,让他去找妈妈。而妈妈回答他,说她已经同别人约好打桥牌。男孩又去找姐姐,但姐姐马上要去约会。这个男孩非常失望,带着第二天穿不上这条裤子的担心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务事,想起厂孙子的裤子、就去把裤子剪短了一点,批姐回来后心疼弟弟,又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妈妈回来后也是如此G可以想象第二天早上大家会发现这种没有管理的活动所造成的恶果。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任何集体活动都需要管理,在没有管理活动协调时,集体中每个成员
22、的行动方向并不一定相向,以至于可能互相抵触;即使目标一致,出于没有整体的配合,也达不到总体的目的。那么什么是管理呢?在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过许多管理学派,都对管理的概念做了一些解释。科学管理学派的泰罗、法约尔等认为,管理(management)就是汁划、组织、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行为科学学派的梅奥等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研究人的心理、会环境影响为中心,激励职工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现代管理学派的西蒙等人认为管理的重点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目前,管理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管理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管理是一门科学,这一点己
23、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同。作为一门科学,自然就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理,这些原理表述了管理科学的实质内容及其基本规律。一般地说,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和章法等,前五项是管理内容,后两项是管理手段。基本要素中的人即是被管理者,又是掌握管理手段的管理者,是身兼二任的。人有巨大的能动性,是现代化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家。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上述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达到管理的基本目标。1系统原理1)系统原理的概念所谓系统就是出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系统原理则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
24、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安全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构成包括各级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安全管理与事故信息,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企业中与安全相关的各级职能部门及人员,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劳动(入、财、物)耗费,保证企业系统经营目标的实现。2)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原理,在研究安全管理问题时,必须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即从系统观点出发,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确定系统目标,列出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通过分析对比提出可行建议据。
25、 (1)系统分析内容系统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系统界定,即把系统与环境划分清楚,确定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系统要素,即分析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又可构成怎样的一些子系统。系统结构,即系统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组成系统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系统功能,即明确系统的目的,为达此目的,系统应完成的任务,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以及系统及其要素应具有哪些功能。系统联系,即分析系统内各环节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系统日标,即明确系统运行所要实现的日标。系统变革,即弄清系统历史发展的过程,发展的电来,并预测未来发展的前景。 (2)管理系统的特性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特别注意抓住管理系统的三个主要特性:目的性
26、。每个系统的存在和运动都应有其明确的目的,日的不明确,或者目的发生了混淆,都必然要导致管理的混乱,安全管理系统也是如此。般地说不同的管理系统有不同的目的,每个管理系统的目的不是单一的,但通常只能有一个中心目的。整体性。系统原理强调整体效应,认为企业不是若干要素的堆砌,而是具有能的整体。企业系统各要素或子系统实现最佳效益并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管理必须有全局的观点,统筹规划,实现整体最优。因层次性。任何复杂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各层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自己的目的和责任。管理是否有效与能否分清层次有很大关系。不但要在结构上分清层次,更重要的是要确定目标,明确责任。3)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为
27、了充分发挥系统原理的作用,还必须运用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也有称之为二级基本原理)。 (1)整分合原则。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整体规划就是在对系统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把握系统的全貌及其运动规律,确定整体目标,制定规划与计划及各种具体规范。明确分工就是确定系统的构成,明确各个局部的功能,对整体目标分解,确定各个局部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责、权、利,使各局部都明确自己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实现最佳的整体效应发探最大作用。有效综合就是对各个局部必须进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在各纵向分工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横向联系,使各个局部协调配合,综
28、合平衡地发展,从而保证最佳整体效应的圆满实现。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在企业安全管理系统中,整,就是企业领导在制定整体目标,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纳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分,就是安全管理必须做到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合,就是要强化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证强有力的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综合。 (2)反馈原则。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敏、准确、有力、迅速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则。 反馈是控制论和系统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被控制过程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反馈大量存在于各种系统之中,也是管理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管理系统达到预期目
29、标的主要条件。由于负反馈是抵消外界因素的干扰,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使系统做合乎目的的运动,一般均采用负反馈。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变化。所以,管理系统耍实现目标,必须根据反馈及时了解这些变化,从而调整系统的状态,保证目标的实现。 (3)封闭原则。任何一个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割,使各部、各环节相对独立,各行其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然而又互相衔接,互相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对于企业管理,首先,其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体系必须
30、是封闭的。任何一个管理系统,仅具备决策指挥中心和执行机构是不足以实施有效的管理的,必须设置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监督机构对执行机构进行监督,反馈机构感受执行效果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再返送回决策指挥中心。决策指挥中心据此发出新的指令,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图1-1)。其次,管理法规的建立和实施也必须封闭。不仅要建方尽可能全面的执行法,还应建立对执行的监督法,还必须有反馈法,这样才能发挥法的威力。当然,管理封闭是相对的,封闭系统不是孤立系统。从空间上看,它耍受到系统管理的作用,与环境之间存在着输入输出关系,有着物质、能量、资金、人员、信息等的交换只能与它们协调平衡地发展;从时间鲁讲事
31、物是不断发展的,依靠预测做出的决策不可能完全符合未来的发展。因此,必须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封闭,求得动态的发展,在变化中不断前进。(4)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旧是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就是动态相关性原则。该原则是指任何企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时间、地点以及人们的不同努力程度而发生变化。企业管理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动态相关性是管理系统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提高管理的效果,必须掌握各管理对象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因素的作用。2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就是在管理活动个
32、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所谓以人为本,一是指一切管理活动均是以人为本体展开的。人即是管理的主体(管理者),也是管理的客体(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因此,人是管理活动的主要对象和重要资源。二是在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和管理过程的请环节(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都是需要人去掌管、动作、推动和实施的。因此,应该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为了发挥人本原理的作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贯彻实施以下几条原则。1)能级原则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分别具有不同能级
33、的不同层次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这就是能级原则。能级原则确定了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稳定的管理能级结构如图12所示。该管理三角形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即经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四个层次能级不同,使命各异,必须划分清楚,不可混淆。在运用能级原则时应该做到三点:一是能级的确定必须保证管理结构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即管理三角形的顶角大小必须适当;二是人才的配备必须能级对应,使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三是责、权、利应做到能级对等,在赋予责任的同时授予权力和给予利益,才能使其能量得到相应能级的发挥。2)动力原则所谓动力原则,是指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而且要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运动持续
34、而有效地进行下去,即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宜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动力原则的运用首先要注意综合协调地运用三种动力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辩证关系、第三要处理好暂时动力与持久动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则应拿握好各种刺激的阂值。只有这样管理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3)激励原则所谓激励原则就是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中即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
35、三个方面:一是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二是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三是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量。因而运用激励原则,要采用符合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规律的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手段,并且要因人而异,科学合理地采取各种激励方法和激励强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人的内在潜力。3弹性原理所谓弹性原理,是指管理是在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干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管理需要弹性是出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企业管理运动的特性所造成的。在应用弹性原理时,第一要正确处理好整体弹性与局部弹性的关系,即处理问题必须在考
36、虑整体弹性的前提下进行。在此前提下方可解决、协调或调整局部弹性问题。第二要严格分清积极弹性和消极弹性的界限,倡导积极弹性,切忌消极保留:第三要合理地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弹性原理,不能绝对地,天限制地伸缩张弛。恰到好处地运用弹性原理,才能在较大的程度上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的作用。第三节安全管理及基本概念一、 安全管理的定义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含有多个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安全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子系统是由企业中有关部门的相应人员组成的。该子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管理的手段,实现控制事故、消除隐患、减少损失的目的,使整个企业达到最佳的安全水平,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因而我们可以给安
37、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下这样一个定义,即: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话动。控制事故可以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而控制事故最好的方式就是实施事故预防,即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消除事故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这也是“预防为主”的本质所在。但根据事故的特性可知,由于受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可能不发生的。因此,控制事故的第二种手段就是应急措施,即通过抢救有些事故是不疏散、抑制等手段,在事故发生后控制事故的蔓延,把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既然要有事故发生,必然要有经济损失。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个重大事故在经济上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
38、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因而在实施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的基础上,通过购买财产、工伤、责任等保险,以保险补偿的方式,保证企业的经济平衡和在发生事故后恢复生产的基本能力,也是控制事故的手段之一。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安全管理就是利用管理的活动,将事故预防、应急措施与保险补偿三种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在企业安全管理系统中,专业安全丁作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企业内部上下沟通的纽带,更是企业领导者在安全方面的得力助手。在掌握充分资料的基础上,为企业安全生产实施日常监管工作,并向有关部门9A领导提出安全改造、管理方面的建议。归纳起来,专业安全工作者的工作可分为4个部分。(1)分析。对事
39、故与损失产生的条件进行判断和估计,并对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价,即进行危险分析与安全评价,这是事故预防的基础。 (2)决策。确定事故预防和损失控制的方法、程序和规划,在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出合理可行的事故预防、应急措施及保险补偿的总体方案、并向合关部门或领导提出建议。 (3)信息管理。收集、管理并交流与事故和损失控制有关的资料、情报信息,并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领导,保证信息的及时交流和更新为分析与决策提供依据。 (4)测定。对事故和损失控制系统的放能进行测定和评价,并为取得最佳效果做出必要的改进。二、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1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安全管理在事故控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
40、3个方面。 (1)据对事故的分析可知,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而这些原因中的85左右都与管理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改进安全管理,扰可以合放地控制85左右的事故原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其学位一员工在储藏室内登梯取物时因梯子断裂而受伤,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没有要求对梯子进行常规检查(管理缺陷)、员工不知道该检查规则的存在(管理失误)、采购部门购买时未充分考虑梯子的用途和质量(管理失误)或财务部门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以购买合适的梯子(管理失误)等。上述任何一个原因都与管理者的疏忽、失误或管理系统的缺陷紧密相关。 (2)当今,“安全第一”的口号几乎已经响追了世界各
41、个角落,但几乎所有人,包括安全工作者都承认,对子一个企业来说,安全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第一位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完成生产任务等永远是第一位的。安全之所以放在特殊的位置,正是由于其与效益的关系就象水与舟的关系,亦即“水能载舟,亦能程房”。只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效率,只有减少事故的发生才有可能保证经济效益。 (3)从控制事故的效果讲,安全管理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而控制事故所采取的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是由管理部门选择并确定的;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资金投入及有限的技术水平的条件下,通过管理手段控制事故无疑是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方式。诚然,控制事故的最佳手段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问题,这
42、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人为的失误,但经济条件和现有的技术水平使这类方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当今,大多数企业之间设备安全水平差异有限,而事故串却大小有异,主要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2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事故统计表明,大多数事故为重复发生的且完全可以预防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掉以轻心呢?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以下3点。 (1)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n HMaslow)的观点,人的需要可以归纳为5大类,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的员基本、最原始的需要,包括摄食、饮水、睡眠、求偶等;而安全需要则是在生理需要获得适当满足之后对生命财产的安全、身体健康、生活条件稳定等方面的需要
43、;社交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包括人际交往、友谊、为群体和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等;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的需要。上述5种需要,以层次形式依次从低到高排列,可表示成金字塔形。后来,马斯洛又补充了求知和审美两种需要,组成7个层次,如图I3所示。一般来说,只有当某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其上一级需要才能转为强势需要。这种观点也被称之为需要层次论。由于安全需要在第二层次,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当人们的生理需要没有得到适当满足的条件下,是不会很好地关注安全的。 (2)在人类面临的物质世界中,我们感受的主要是正面形态的
44、正效应的积累,而容易无视负效应的现象和过程,从而容易在感受L产生错误和偏差。事故本身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而这种负效应更易为人们所忽视或置之不理。 (3)提高正效应,包括经济效益、规模、产量等是显而易见的,而减少负效应则较难观察得到,从而容易使人忽略改善负效应的重要性。而且人本身也容易并愿意理解、接受正效应,不容易并不愿意理解、接受负效应。三、安全管理发展历史及现状1.安全管理的发展安全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生产而产生和发展的。我国古代在生产中就积累了一些安全防护的经验。隋代医学家巢元方所著病源诸候论一书中就记有凡进古并深洞,必须先故人羽毛,如观其旋转,说明有毒气上浮,便不得人内。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若
45、天工开物中记述了采煤时防止瓦斯中毒的方法,“深至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人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就有着安全管理的雏形。而孟元志所若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述的北宋首都沛京(现河南开封)严密的消防组织就已显示出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了:“每坊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一所,铺兵五入”,“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住军兵百亲人。乃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火索、铁锚儿之类”,一旦发生火警,由骑兵驰报各有关部门。在世界范围内,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一场工业革命。传统的手工业劳动逐渐为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所代替生产率大大
46、提高。但工人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每天劳动l0h以上,伤亡事故接连发生,工人健康受到严重摧残。这迫使工人奋起反抗,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此举得到了社会进步人士的同情与支持。19世纪初,英、法、比利时等国相继颁布了安全法令,如英国1802年通道的纺织厂和其他工厂学徒健康风险保护法,L820年比利时制定的矿场检查法案及公众危害防止法案等。另一方面,由于事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以及在事故诉讼中所支付的巨额费用,使资本家出自自身利益,也要考虑和关注安全问题,这些都在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环境污染和重大工业事故相继发生职业危害也日益严重。如1984午12
47、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45t剧毒物质甲基异氰酪使3500多人丧生,2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空气、水等被严重污染,损失数以亿计。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起飞73s后由于机械事故不幸爆炸,7名字航员遇难。拟86年4月26日、前苏联基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溢,造成7入死亡,35人重伤,229人受到严重的核辐射 这些震惊世界的惨祸,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也使对安全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由于一系列恶性事故的发生也使得人们对劳动安全与卫生达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越来越给予广泛的关注。1929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发表丁著名的工业事故预防一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安全管理的思想和经验。美、英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在70年代初建立了职业安全卫生法规,设立了相应的执法机构和研究机构,加大了安全卫生教育的力度,包括在高等院校设立安全类专业、开设安全类课程等,并通过各类组织对各类人员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重视安全技术开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安全分析、危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安全工作的飞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土又进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人们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