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pdf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pdf(1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下册学期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3 0篇,其中精读课文2 4篇,略读课文6篇。综合学习活动六次,生字表包括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六个专题。他们分别是:走进春天,观察、发现、研究,爱,童年生活,哲理智慧,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每个专题都非常贴近儿童生活,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高的教育价值,体现着时代赋予的时代的特点。要求识字329个,会写字231个。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每个综合学习都由几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漫步书林”。二、教学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
2、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2、会写329个字,会认231个字,累计识字3000多个。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
3、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继续指
4、导学生识字,巩固识字量。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加强口头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2、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加强口头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2、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四、教学措施:(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5、教学设计。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补差意见:1、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2、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3、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三)学生学习兴趣、素质的培养1、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2、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单元备课第一单元走进春天单元主题分析:春风、春
6、雨带来 春的消息,活泼机灵的小 燕子奏响春天的序曲,枝头吐出新绿,雏菊绽开笑脩,柳笛和榆钱里,榆钱舞,柳笛飘,又是一年春来早,人们的脸上和心里更是春意盎然本单元一是要学生感受自然界春光的美好,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用心去体验、感受春天带给自然万物的变化,春天给万物带来的勃勃生机;二要促使学生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观察春天的视角的不同,感受春天的无处不在。从而学习作者观察和表现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古诗、现代诗歌、还是散文,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对生活真挚的热爱与赞美。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去应和“走进春天 的主旋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漂、雏、耀、”等 38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
7、洁地书写“冬、换、牵”等 56个生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
8、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课时设置:1 春的消息.2 课时2 燕子.2 课时3*柳笛和榆钱.2 课时4 古诗二首.2 课时5 阳气.2 课时阅读链接 走进春天.2
9、 课时综合学习一.1课时口语交际 春的消息.1课时我的小笔头.3 课时综合测评.3 课时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以“科普、科幻、科学精神与品质”为文化主题,编排了 5 篇主体课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灵动的感知、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谱写出人类对科学的态度与评价,让每个人感觉到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所带给人类的无穷奥妙和奇特语言,从而使人类很愿意地去发现与探索,使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充实、更有价值。大自然的语言 植物的“感情”形象生动地揭示自然界的奥秘;第一朵杏花 蜜蜂通过故事的叙述表现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矿矿的研究向学生渗透种研究、发现的意识,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
10、既有科学精神的揭示,又有自我探索发现意识的培养;阅读链接中通过采访和书信交流的形式,既让学生通过科学家平实的语言了解这些伟人、大家的内心世界,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学习本单元,一是要立足于教材,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把握本单元的精髓所在科学现象的发现、科学家的实验或同龄人的研究中渗透着哪些科学态度和精神;同时要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学生喜欢的科学家、科学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事件的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教学日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鳞、嵌、撒”等 49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睁、晴、蚂、蚁”等 58个生字。2、能用
1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一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能
12、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在享受语文的同时,发展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去想象、去发现、去探索大自然奥妙地兴趣,使自然知识、科学知识成为儿童成长的力量。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课时设置:6 大自然的语言.2 课时7 第一朵杏花.23 课时8*植物的“感情”.2课时9 蜜蜂
13、.2课时10 矿矿的研究.2课时阅 读 链 接 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2课时综合学习二.1课时口 语 交 际 我的发现.1课时我的小笔头.3课时综合测评.3课时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以“科普、科幻、科学精神与品质”为文化主题,编排了 5篇主体课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灵动的感知、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谱写出人类对科学的态度与评价,让每个人感觉到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所带给人类的无穷奥妙和奇特语言,从而使人类很愿意地去发现与探索,使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充实、更有价值。大自然的语言 植物的“感情”形象生动地揭示自然界的奥秘;第一朵杏花 蜜蜂通过故事的叙述表现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矿矿
14、的研究向学生渗透种研究、发现的意识,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揭示,又有自我探索发现意识的培养;阅读链接中通过采访和书信交流的形式,既让学生通过科学家平实的语言了解这些伟人、大家的内心世界,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学习本单元,一是要立足于教材,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把握本单元的精髓所在科学现象的发现、科学家的实验或同龄人的研究中渗透着哪些科学态度和精神:同时要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学生喜欢的科学家、科学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事件的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鳞、嵌、撒”等49个生字
15、,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睁、晴、蚂、蚁”等58个生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3、
16、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在享受语文的同时,发展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去想象、去发现、去探索大自然奥妙地兴趣,使自然知识、科学知识成为儿童成长的力量。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课时设置:6 大自然的语言.
17、2 课时7 第一朵杏花.23 课时8*植物的“感情”.2 课时9 蜜蜂.2 课时10 矿矿的研究.2 课时阅 读 链 接 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2 课时综合学习二.1课时口语交际 我的发现.1课时我的小笔头.3 课时综合测评.3 课时第三单元 感受真情学习主题分析:本单元以“感受真情 为主题,编排了 5 篇课文。亲情作为人类生活中自古不绝的主题,必然成为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屡屡接触,体验、感受的主要内容之一。“理解与关爱”贯穿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倾斜的伞一文,让我们感受到我与外公那种爱的传递与延续;金色的蒲公英,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们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用心;信任一文中,无人看
18、管的桃林,让我们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情。其实,爱是无处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园盛开美丽的花朵,巨人的花园,它让遇险的猎最终获得搭救。伙伴 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着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眯、惑、丹”等 37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倾、逢、挽”等 59个生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一下文,理解语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2、通过情感朗读、合作探究、交流想法,理解课文内容。
19、3、能用普通话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能用“小练笔 的形式写下来,适当进行习作练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美,并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真情,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感受到爱的传递与延续,感受到爱是无处不在的,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课时设置:11、倾斜的伞.2课时12、伙伴.2课时13*、信任.2课时14、金色的蒲公英.2课时15、巨人的花园.2课时阅读链接 爱是什么.2课时综合学习三.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我的小笔头.2课时综合测评.3课时(感受真情)主题实践活动设计:创设情境,突出活动主题:教师:同学们,在日
20、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有 亲 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有朋友,在和这些人交往当中,有没有人让你特别感动过?你为什么感动了?知道这其中蕴含着哪两个字吗?(真情)二、真情回顾:1、广泛搜集家庭中亲人(或朋友)的照片,特别是与自己有关的照片,向家人了解有关照片的故事;2、搜集家庭中有特别意义的些物品,向家人调查这些物品的来历,并调查这些物品中所发生的趣事。3、与父母进行一次较深刻的思想交流,谈出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们对自己最大的希望。三、真情告白:1、教师导入:同学们从小到大,一直沐浴在家庭的温馨(朋友、老师的关爱)之中,对自己的 家 庭(或朋友)肯定非常熟悉,对发生过的洋溢着浓浓真情的一
21、个个故事一定记忆犹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自己对真情的感受。2、交流故事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真情故事。3、各组推选代表班上交流。四、真情回报:1、师引:我们在真情的包围下长大,那么多的人让我们感动,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2、讨论可以怎样回报亲人朋友。(预设:写信、画画、为他做一件事等)3、开展活动:4、记下这次令人难忘的真情故事。五、设计“感受真情”大展台。第四单元儿童生活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课文,着眼于童心、童趣和特殊的童年经历,使学生感受到臼己身边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童年生活里的无穷乐趣,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书写生活。这几
22、篇选文,有的读来清新而愉悦:吹糖人回忆了和小伙伴一起享受“糖人,带来的快乐、甜蜜。五月的田野令我们感受到五月的田野带来的新鲜与充实;有的读来神秘而新奇:书本里的小蚂蚁用童话体表现儿童生活的一个侧面。书本里的小蚂蚁到底是谁?它们有着哪些奇妙的经历?有的读来诗意盎然:带雨的花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童真的世界;还有的却给人带来沉重与思考:珍贵的教科书使学生深刻懂得是无数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的我们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一切多么值得珍惜在本单元的综合学习中,继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积累语言、发展和运用语言、积累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锣、傅、孙”等29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
23、洁地书写“糖、脆、戈I”等52个生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
24、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课时设置:1 6 吹糖人.2课时1 7 五月的田野.2课时18*书本里的蚂蚁.2课时1 9 带雨的花.2课时2 0 珍贵的教科书.2课时阅 读 链 接 童网小豆
25、豆之家.2课时综合学习四.1课时口 语 交 际 等我也当了爸爸、妈妈.1课时我的小笔头.3课时综合测评.1课时第五单元生活哲理单元主题分析:登高望远,观山看海,森林中的新陈代谢,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品质均可以引发人的思索与感悟。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写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而这种感悟本身又是极朴素的,因其朴素,才得以永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人从自然山水中感悟到人生哲理;“一棵大树死了,更多的生命在这住下来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新旧更迭的规律何止于一片小小的森林?“什么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什么是世界上最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三年级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