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新高考物理实验题大全100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中山市新高考物理实验题大全100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新高考物理实验题大全100题含解析.pdf(1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word版可编辑】广东省中山市新高考物理实验题大全100题精选高考物理实验题100题含答案有解析1.如图甲所示为利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研究电容器的充、放电的实验电路图。多用电表置于xlk 挡,电源电动势为E=L 5 V,内阻为R=15k H,实验中使用的电解电容器的规格为“l()00pF 25V”。欧姆调零后黑表笔接电容器正极,红表笔接电容器负极。(1)充电完成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_ _ _ _ _ _ _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源电动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 C;(2汝口图乙所示,充电完成后未放电,迅速将红、黑表笔交换,即黑表笔接电容器负极,红表笔接电容器正极,发现电流很大,
2、超过电流表量程,其原因是。-fr:*n*山x-r 甲 乙 卜【答案】等于 1.5:r t 此时电容器为电源,且与多用电表内部电源串联【解析】【分析】【详解】(1)电容器充电完成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由公式可得2=EC=1.5X10-3C(2)4 红、黑表笔交换后,电容器视为电源,且与多用电表内部电源串联,总的电动势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大。2.实验室有一节干电池,某同学想测量其电动势和内阻。除了一节干电池、开关S,导线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灵敏电流计G(0200fiA,内阻RA为 10Q)B.定值电阻Ri(9990C,额定电流0.3A)C.定值电阻R2(990ft,额定电流1A
3、)D.电阻箱R(0-99.9。,额定电流3A)(1)为了测量电动势,该 同 学 应 该 选 哪 个 定 值 电 阻 (选填 RF或Rd);(2)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_ _ _ _ _;(3)按照正确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实验后得到如图所示的一 图像,则该同学测得电源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 C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 析】【分 析】【详 解】(1)1 一 节 干 电 池 电 动 势 约 为L 5 V,可 以 把表 头 改 装 成 2 V 的电压表,需要串联电阻阻值为:U2R 申=4丁-RA=2-0-0-x-1-0-6-100=9990。选 定 值 电 阻 Ri。(2)2应用电压表与电阻
4、箱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电压表测路端电压,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3)3 4 电压表内阻为:RV=RA+RI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源电动势为:E=U+I 总 r=IRv+(1-)rR整 理 得:1 _ r/?v 1 /?v+r1ER+E由 图 示 图 象 可 知,图象的斜率:I R,R 0.7 xlO4E 2截距:Rv+r.b=0.7xl04E解得电源电动势:E=1.4V,r=0.50Q3.在 利 用 电 磁 打 点 计 时 器(所 用 电 源 频 率 为50Hz)“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乙图所示的纸带,把 第 一 个 点(初 速 度 为 零)记 作O点
5、,在中 间 适 当 位 置 选5个 点A、B、C、D、E,测 出 点O、A间 的 距 离 为68.97cm,点A、C间 的 距 离 为15.24cm,点C、E间 的 距 离 为16.76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0m/s2,重 锤 的 质 量 为m=1.0kg,则打点计时器在 打O点 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 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J。导致动 能 的 增 加 量 小 于 重 力 势 能 减 少 量 的 原 因 是。(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打点 一a1ff甲 乙2(2)用v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h表 示 各 计 数 点 到 点。的距离,以L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
6、2绘出竺.一h的图线,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某个物理量的数值时,说明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该物2理量是.【答 案】8.00 8.25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及空气阻力的影响 当地重力加速度g【解 析】【详 解】(1)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C点的速度为%XAEzr15.24+16.762x0.04xl0-2m/s=4m/s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1 ,1 ,AE,=-w vr2=-x lx 42J=8.00JA 2 2 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AEP=mgh=mgho c=1x9.8x(68.97+15.24)x 10 2J 8.25J 3导致动能的
7、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的原因是实验时存在空气阻力、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阻力等影响;(2)4利用一图线处理数据,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z1 2mgn=即v23 =gh2 2所以以上为纵轴,以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那 么 匕-。图线的斜率就等于当地重2 2力加速度g4.如图所示为“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满刻度处,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连接;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1)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
8、施是 和.(2)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如图2 所示的V -器图线不过原点,则 V。代表.(3)小明同学实验时缓慢推动活塞,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的压强p 与注射器刻度值V.在实验中出现压强传感器软管脱落,他重新接上后继续实验,其余操作无误.V-卷关系图像应是【答案】移动活塞要缓慢 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的封闭气体部分 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分气体的体积 B【解析】【分析】【详解】(1)12.要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移动活塞要缓慢;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这样能保证装置与外界温度一样.c(2)3.体积读数值比实际值大V 1.根据P(V+Vi)=C,C 为定值,则 丫=1
9、-%.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如图所示的V-图线不过原点,则 VI代表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r 1 1(3)4.根据PV=C可知V=/,当质量不变时V与,成 正 比,当质量发生改变时(质量变大),V与/还是成正比,但此时的斜率发生变化即斜率比原来大,故 B 正确.【点睛】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要控制实验条件,此实验要控制两个条件:一是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二是气体的温度一定,运用玻意耳定律列式进行分析.5.如图所示,在用“插针法”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1)下列措施对提高实验精度没有作用的是 OA.入射角a 不宜过小B.P1P2间距适当大些
10、C.选用d 稍微大点的玻璃砖D.OP2间距尽可能小些(2)下列因素对Ay大小没有影响的是 oA.入射角aB.玻璃砖的折射率nC.P1P2之间的距离D.玻璃砖的厚度d【答案】D C【解析】【详解】(1)口 增大a 角,P1P2距离适当大一些,选用较厚的玻璃砖都可以提高精度,OP2距离小一些不会提高精度,ABC错误,D 正确。故选D;(2)2直接根据图中的光路分析可得,P1P2间的距离对于Ay无影响,ABD错误,C 正确;故选C。6.某实验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并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倾斜气垫导轨倾角为30。,导轨上端与水平桌面相接并安装有速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出小物块经过上
11、端时的速度,气垫导轨和水平桌面上均有刻度值可读出长度。导轨下端有一固定挡板,轻质弹簧下端与挡板相连,测出不放小物块时弹簧上端与传感器之间的长度为L。气垫导轨开始工作后把质量为m 的小物块轻放在弹簧上端,用外力向下缓慢推动小物块到不同位置后撤去外力,小物块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甲 乙(1)通过实验,该小组测出了多组不同的速度v 和对应的落点到导轨上的长度x,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I?一x 图象,已知该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直线斜率为k,则通过该象可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 的值为,考虑到空气阻力,该小组测出的值_ _ _ _ _ _ _ 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2)通过事先对轻弹簧的测定,、研究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A r的 关 系 为 纥=避&。若每次释放小物块时弹簧的压缩量均为L 的 n 倍,为了验证小物块和轻弹簧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该小组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用 x、n、L 表示)。r 2y/3x【答案】坐 偏大 L二F不2 3(-H-1)【解析】【详解】(1)UH2 物块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v,贝vr=vcos30。-v,vv=vsin30=v*2 2物块离开斜面后做斜上抛运动,运动时间:2v vt=-=g g水平位移:82=vxt=2g整理得:,2 =2。由 V2-X图象可知图象斜率:所以重力加速度:及g-考虑空气阻力影响,所测重力加速
13、度偏大.(2)3每次释放小物块时弹簧的压缩量均为L 的 n 倍,贝!|:Ax=n弹簧的弹性势能:心 等 啜 3以释放点所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nL)2=mg(n+1)Lsin30+mv22L 2,2也x整理得:八许三7.如图所示,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先把方格纸固定在木板上。再把玻璃砖放在方格纸上,并确定a 和 b 为玻璃砖的上下界面的位置。在玻璃砖的一刻插上两枚大头针耳和,再从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大头针和乙。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1)下 列 操 作 步 骤 正 确 的 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插上大头针A,使鸟挡住尸2的像B.插上大头针鸟,使 8 挡住
14、、鸟的像C.插上大头针入,使舄挡住的像D.插上大头针入,使舄挡住&和 耳、鸟的像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鸟、舄的位置(图中已标出),在图中作出完整的光路图;(3)利用光路图计算此玻璃砖的折射率 =【答 案】B DVio【解 析】【分 析】【详 解】(1)1.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6 和 鸟,确定入射光线,然后插上大头针 8,使 A 挡 住 片,外 的 像,再 插 上 大 头 针 入,使 用 挡 住 6 和尸|、匕 的 像,从而确定出射光线。则 B D 正 确。(2)2J.光路图如图所示。(3)3.在光路图中构造三角形,由图得4 =4 5。,所以sin港Sina=避5由折射
15、定律sin 3,V10n=-L=-sin 02 28.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所 用 电 流 表 G 的 满 偏 电 流 k 为 2 0 0 p A,内 阻 估 计 在 4 0 0 F 0 0 O 之 间。按图测定电流表G 的内阻R&,需要选用合适的器材,现有供选用的器材如下:A.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 200。)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775。)C.电 阻 箱(阻值范围0 999。)D.电 阻 箱(阻值范围0 99999。)E.电 源(电动势6 V,内 阻 0.3。)F.电 源(电 动 势 12V,内 阻 0.6。)按实验要求,R 最好选用,R,最好选用,E 最好选用(填入选用器材的
16、字母代号)。(2)根据以上实验测得的电流表内阻值比真实值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选填“大”或“小假定由上述步骤已测出电流表内阻Rg=500Q,现在通过串联一个24.5kft的电阻把它改装成为一个电压表,此电压表的量程为 o【答案】D C F 小 5V【解析】【分析】【详解】图中电路为经典的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采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时,电源电动势越大,越有利于减小误差,所以电动势应选择较大的F,为了保证电流表能够满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粗算全电路总电阻大小:E 12R=-Q =60kQ/g 200 x10-6所以电阻箱R 选用阻值较大的D,电阻箱
17、农用来和电流表分流,所以二者电阻相差不多,所以选择G(2)4 实验原理可以简述为:闭合K-断开K?,调节R 使电流表满偏,保 持 和 R 不变,闭合开关K2,调节H使电流表半偏,此时R 的电阻即为电流表的内阻。事实上,当接入k 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电流表正常半偏,分流为断开时总电流的一半,而通过尼的电流大于断开K2时总电流的一半,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 的电阻示数小于电流表真实的内阻;(3)根据串联分压规律:(Rg Ro丁=R g+R解得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U=5V。9.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素,设计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弹簧左侧固定在挡板A 上,处于原
18、长的弹簧右端位于C,弹簧与滑块接触但不拴接,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 的遮光板,轨道B 处装有光电门。光电“H(a)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如 图(b)所示,d=c m;将滑块向左压缩弹簧,由静止释放滑块,同时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测量并记录光电门与滑块停止运动位置之间的距离X;改变弹簧压缩量,多次重复步骤和。实验小组根据上表数据在/x 图中已描绘出五个点,请描绘出余下的点并作出/一图像根据所作图像,可 得 滑 块 与 水 平 轨 道 间 的 动 摩 擦 因 数 为(g 取 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L650cm0.048-0.052【解析】【
19、详解】(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6cm,游标尺上第10条刻度线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10 x0.05mm=0.5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6cm+0.50mm=1.650cm 2 第 5 点速度为=x lO 2 mzs=0.33m/s0.05则=(0.33)2m2/s2=0.1089m2/s2将余下的点描在坐标纸上,且将所有点拟合成直线,如图(3)3 由实验原理得2 gx=v2则图像斜率%=2g由图像可得解得=0.050由于误差,则 0.048-0.052均可10.标称3.7V的锂电池,充满电时电动势为4.2V,电动势低于3.4V时不能放电。某只该型号电池标注如下:标准
20、放电持续电流170m A,最大放电电流850m A,内阻吐0.2C。为测量其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3k。)B.电流表(量程0.6A)C.电 流 表(量程03A)D.定值电阻Ri=2k。E.定值电阻R2=1CF.滑动变阻器(0 5C)G.滑动变阻器(0 20。)H.待测电池,多用电表,开关导线若干(D设计测量电路如图甲所示,电 流 表A应选择,滑 动 变 阻 器R应选择 填写器材序号);(2)按照设计电路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3)闭 合 开 关S前,应 将 滑 动 变 阻 器 滑 片P移 到 一 选 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指针
21、有 偏 转,而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应 选 择 多 用 电 表 的 检查电路故障;A.电阻“x l”挡 B.直 流 电 流250mA挡C.直 流 电 压2.5V挡 D.直 流 电 压10V挡(4)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根据电压表读数计算出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两 端 的 总 电 压U。读出对应的电流 表 示 数,在 坐 标 纸 上 描 点 作 出U-I图象如图丙所示。则 电 池 电 动 势E=_V,内 阻r=左 D 3.87 3.90 0.1 2-0【解 析】【分 析】【详 解】(1)由 题 知,该 锂 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850m A,故 电 流 表A应 选 择B;由 题 知,回路
22、中的最大电阻八 4.2RF1a1rxa =017C 24.7C故滑动变阻器选择G;(2)3按照设计电路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如图所示(3)4因滑动变阻器是限流式接法,为保护电路,故在闭合开关S 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最大,故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到左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而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电流表所在支路存在某处断路,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应选择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档进行检查电路故障,又该电源的最大电动势为4.2V,故应选择直流电压10V档进行检查电路故障,故 D 正确,ABC错误。故 选 D。(4)6由题知,U-I 图象的纵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则由图可得E=3.88V(3
23、.87 3.90)由 UI 图象,可得图象的斜率,3.88-3.5 k-=1.150.33由电路图分析可知,斜率k=r+R2解得r=().15Q(0.12-0.17)11.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与弹簧长度关系”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F-L 图像如图所示。若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 取 lOm/s?,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AF/N0 1 2 3 4 5 6*/Cm(1)由以上实验数据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由图中实验数据得出弹簧弹力大小F 与其长度L 的关系式为,对应的函数关系图线与横轴(长度 L)的 交 点 表 示.【答案】156 F=156(L-
24、0.02)弹簧原长【解析】【分析】【详解】弹簧弹力F 与弹簧长度L 的关系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劲度系数 3 由图中实验数据结合胡克定律得到弹簧弹力大小F与其长度L的关系式F =KL-A0)=1 5 6(L-0.0 2)分析图像可知,图线与横轴的夹点表示弹簧的原长1 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设计一个“用阻力补偿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如图中AB是水平桌面,CD是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在其表面不同位置固定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着一挡光片。为了补偿小车受到的阻力,将长木板C 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沿木板匀速运动。用一根细绳一端拴住小车,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一托盘,托盘
25、中有一祛码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的拉力方向与长木板的上表面平行,将小车靠近长木板的C 端某位置由静止释放,进行实验。刚开始时小车的总质量远大于托盘和祛码的总质量。0 1 2/勿/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cm;某次实验,小车先后经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 时,连接光电门的计时器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分别为h 和 t2,此过程中托盘未接触地面。已知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间距为L,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2=()(结果用字母d、ti、t2、L 表示);(3)某同学在实验中保持小车总质量不变,增加托盘中祛码的个数,并将托盘和祛码的总重力当做小车所受的合力F,通过多次测量作出a-F 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中山市 新高 物理 实验 大全 100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