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pdf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pdf(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题图形的平移课时41总课时总第:1S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12 例题、“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2 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教学准备光盘、实物投影仪、方格图。预习要求教学过程二次修改、旁注一、复习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物体有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别是什么?(平移和旋转)生活中哪些物体
2、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图形的平移。二、探究新知1.进一步认识平移。(1)出示例题图,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交流,说说想法。(2)全班交流A、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追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箭头,这个箭头是表示平移的方向的,在图形的平移中是不能少的。)B、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2.探究平移的距离。(1)讨论: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呢?说说你是怎样数的。(2)交流不同的方法A、看“对应线段”,如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 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了 9 格。B、看“对应点”,如船头的一
3、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 9 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了 9 格。(3)引导学生找其它的“对应线段”或“对应点”。(4)提问: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独立数一数。(5)组织交流,说说方法。(6)小结:我们要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可以找“对应线段”,也可以找“对应点”,然后数一数,这两条线段或这两个点之间平移了几格,那整个图形也就平移了几格。3.画平移的图形。(1)谈话:刚才我们根据图意,知道了平移的情况。现在你能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吗?(2)出示题目要求,理解题意。(3)学生尝试画一画。(4)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找点、移点、描点、连线)(5)追问: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什么
4、变了?什么没变?(图形的位置变了,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三、巩固练习1 .完 成“练一练”第 1 题。独立思考,组织交流,说说想法。2 .完 成“练一练”第 2 题。独立填写,核对答案,说说思考过程。3 .完成练习一第1 题。指名口答,说说想法。4 .完成练习一第2 题。学生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展示学生作品,交流评价。说说画平移图形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在画平移图形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 篇)课 题图形的旋转课时4 2总课时总第:2S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 3 4 例题、“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34
5、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 0 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 0。2 .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 .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 0 o教学准备三角形、长方形、硬纸条、钟面、光盘、实物投影仪。预习要求教学过程二次修改、旁注一、认识旋转1.谈话:(出示情境图)从这三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6、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A.转杆打开和关闭都是绕着一个点旋转的。B.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正好相反。2 .演示:用硬纸条演示转杆的旋转。3 .揭示课题并板书:图形的旋转。二、理解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1 .出示钟面(1)时针指向 1 2”,顺时针旋转一周,学生用手势表示。(2)提问:这是什么旋转?(顺时针旋转)(3)指出: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板书:顺时针旋转)2 .谈话:有“顺时针旋转”,就 有“逆时针旋转,谁来指一指逆时针是如何旋转的?学生用手势表示。3 .提问:刚才转杆打开是?(顺时针旋转)转杆关闭呢?(逆时针旋转)三、认识按角度旋转1 .提问:刚才转杆打开和关闭
7、,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转杆打开是绕点0 顺时针旋转9 0 ;转杆关闭是绕点0 逆时针旋转9 0。2 .完 成“练一练”第 1 题。(1)学生看图独立完成,组织交流。(2)追问:第一幅图中,从 6:0 0 到什么时刻,分针旋转9 0?(6:1 5)第二幅图中,如果去掉台秤上的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四、画出简单图形的旋转1 .出示方格纸,按例题所示摆好三角形。提问: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 逆时针旋转9 0。吗?2 .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3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旋转的?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4 .画出三角形绕点A 逆时针旋转9 0 的图形。学生尝试画
8、图,教师巡视指导。5 .交流画法: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A.确定一条边,按要求旋转后得到一个新位置,再依次画出其他的边。B.先确定从A点出发的两条边,再连成相应的图形。C.用实物旋转后,再画出实物所在的位置。说明:为了表示旋转的方向,还要在一组对应边之间画出弧形,标上箭头。6.画出三角形绕点A 顺时针旋转9 0 的图形。学生独立画图,展示作品,评价交流。五、练习拓展1 .完 成“练一练”第 2 题。(1)引导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指导,学有困难的学生也可用实物旋转后再画。(2)全班交流画图的方法。2 .完成练习一第3 题。(1)读题,理解题意。虚线图表示原来的位置,实线图表示现在的位置。
9、(2)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3)全班交流,说说想法。3 .完成练习一第4 题。(1)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尝试操作。(3)组织交流画图的方法。六、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七、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教后记(第篇)课 题图形的对称课时43总课时总第:3S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56 例题、“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56 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2.让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提高作图的技能。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
10、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准备学生剪下P113、115页的图形,光盘,实物投影仪。预习要求教学过程二次修改、旁注一、复习导入1.提问: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轴对称图形,回忆一下,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揭题:轴对称图形的两边是对称的,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图形的对称。(板书课题:图形的对称)二、认识图形的对称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1)出示例4 的题目要求,理解题意。(2)学生操作,进行判断。(3)组织交流,说说理由。2.探究长方形
11、的对称轴。(1)提问: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独立折一折。(2)交流:不同的折法。(3)介绍: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4)指着黑板上的长方形,它能够通过对折的方法找到对称轴吗?学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学生介绍:取长方形一组对边的中点,画出对称轴。说明:对称轴要用点划线来画;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要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5)追问: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这条对角线是不是它的对称轴?为什么?指名口答,说明理由。3.探究正方形的对称轴。(1)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并画出它的对称轴。(2)学生交流不同的折法、画法。(3)追问: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12、?4 .完 成“练一练”第 1 题。(1)学生独立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2)组织交流,展示学生作品。5 .探究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1)出示题目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你是怎样画出这个图形的?A.在对称轴右边依次画出与左边对称的另一半。B .先找出对应点,再连线,画出图形的另一半。(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 2 题。独立完成,展示作品,说说画法。三、练习拓展1 .完成练习一第5 题。(1)提问:这里的四个图形各是什么图形?(特殊性:正多边形)(2)操作:折一折,数数它们各有多少条对称轴?(3)提问:你能画出每个图形的所有对称轴吗?学生尝试画出每
13、个图形的对称轴,再在小组里交流。可能出现的问题:靠经验画。指出:要先量出边的长度,找到中点,这样画出来才准确。说明:一个图形中所有的对称轴会相交于一点。(4)提问:每个图形各画出了几条对称轴?你发现了什么?正三角形有3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 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 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6 条对称轴。.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5)谈话:出示一个正八边形,它有几条对称轴?2.完成练习一第6 题。(1)读题,理解题意。(2)独立画图,展示作品,说说画法。四、总结回顾这节课你对图形的对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五、布 置 作 业补充习题教后记(第篇)课 题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练习
14、课时44总课时总第:4S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 8-9 练习一第713题,完 成“动手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能画出平移、旋转后的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3.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完成设计图案的任务,体会平移、旋转、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4.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平移、对称和旋转的特点。教学难点正确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教学准备第 11题的图形、磁铁、三角尺、量角器、光盘、实物投影仪。预
15、习要求教学过程二次修改、旁注一、知识整理1.提问: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怎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怎样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揭示课题并板书。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8 题。(1)读题,理解题意。(2)同桌交流,说说想法。(3)全班交流,说说这些图案各是怎样得到的。2.完成练习一第9 题。(1)理解题意,独立填写。(2)组织交流,说说平移的过程。(3)电灯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4)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都是平移两次;方向有先后,但对应的格子数没变)3 .完成练习一第1 0题。(1)独立
16、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交流,展示学生作品。(4)在画旋转和平移的图形时,需要注意些什么?4 .完成练习一第1 1题。(1)指名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说说每组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3)尝试操作,同桌讨论。(4)指名演示,交流旋转的方法。(5)把旋转的过程在图上表示出来,集体订正。5 .完成练习一第1 2题。独立画图,组织交流,集体订正。三、完成动手做独立阅读,理解题意。动手试一试,小组交流。指名演示,全班交流。四、总结反思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学到这里你最想说什么?五、布置作业课后作业:练习一第7、1 3题。补充习题:教后记(第 篇)课 题认
17、识整万数课时61总课时总第:5S期教学内容教材P1011的例题和“练一练”,练习一3 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自主建构含有万级的数位顺序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整万数,能正确地读、写整万数。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了解一些“大数目”,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自主建构含有万级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整万数。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悟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教学准备教师:计数器2 个、PPT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数器、珠子若干。预习要求教学过程二
18、次修改、旁注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依次出示汽车、房子、游艇三幅图片,以及各自的价格,让学生读一读。初步感知整万数。揭示课题二、动态拨珠,建构新知1.教师演示拨珠。师:在计数器上,用一些珠子可以表示出大小不同的数,我们就来拨一拨。在动态的拨珠中,回顾“满十进一”。2.学生独立拨数。第 1个数:1;第 2 个:10;第 3 个数:100;第 4 个数,10003.比较数的大小。师:这 4 个数都是用一颗珠子表示出来的,但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课件呈现:个位上的1表示的是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的是1个“十”,百位上的1表示的是1个“百”,千位上的1表示的是1个“千二4.激发认知冲突。师:请大
19、家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这个数。让学生发现一个简易计数器因为数位不够,无法拨出10000这个数,教师适时诱发学生同桌合作创造新的计数器。师生动态交流,怎样完善新的含有万级的计数器。5.在万级上拨珠。拨珠,明确: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6.填写数位顺序表。学生独立填写课本数位顺序表,集体交流。介绍: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称为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称为万级。三、拨、写、读、悟整万数。1 .拨、写二十四万。(1)请一名学生拨一拨。指问:拨得对不对?为什么?(2)要求学生对照着计数器写出二十四万。(3)问:
20、为什么后面要写4个0?2 .拨、写一百零三万和一千万。学生独立完成,师生一起互动交流。3 .读一读这三个整万数。4 .感 悟“整万数”的大小四、呈现多元练习,巩固对数的理解。1 .在计数器万级拨珠。(1)一万一万地拨。在计数器上拨出1 9 5万,如果在万位上再添上一颗珠子,现在是多少?学生一万一万地继续往下数,数 到1 9 9万时,问:再 添1万,万位上满十了怎么办?十万位进上1也满十了怎么办?现在是多少万了?(2)十万十万地拨。在计数器上拨出9 6 0万,如果在十万位上再拨一颗珠子,现在是多少?学生十万十万地往下数,数 到9 9 0万,问:再 添1 0万,十万位上满十怎么办?百万位进上1也满
21、十了怎么办?现在是多少万了?2 .在对比中感受大小。第一组:第1个 数8 5,第2个 数8 5 0 0 0 0;第二组:第1个 数8 5 0,第2个 数8 5 0 0 0 0 0;第三组:第1个 数8 5 0 0,第2个 数8 5 0 0 0 0 0 0;师:比较每组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数比较好读?为什么?3 .在实际生活中提升数感。(1)练一练第1题。学生分级后读数。引导学生将教室的面积、校园的占地面积和图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再次对整万数进行感知。(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几段文字,说一说感受。独立写一写这几个整万数,并说说是怎么写的。五、整理归纳所学,激发对数的追问。师:通
22、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认识整万数数 位 顺 序 表我们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万 级个级10个一万是十万,万 千k 300000250000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得出:先看三个数的位数是否相同,三个数都是六位数;再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追问:如果最高位相同,又该怎么比呢?生答:就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数就大方法二:250000=25 万,300000=30 万,370000=37 万,373025,37 万30 万25万5.数的改写。(1)引导学生关注数的改写过程。提问:第二种方法可行吗?在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时,要先做什么?(将三个数改写成用“万
23、”作单位的数)追问:什么样的数可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比较方法,提问:两种比较的方法相同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领悟到:将这三个数先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再比较更简便。(3)小组讨论:怎样将一个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组织交流汇报: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这个数末尾的 4 个 0 去掉,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把一个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这个数末尾的8 个 0 去掉,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4)即时练习。课件出示题目:你能先把这三年各类图书的总印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把它
24、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6300000000=()亿7000000000=()亿7700000000=()亿()亿 ()亿 ()亿(5)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 1题。先组织学生对这几个数进行分级,再读一读,最后再在教材上进行改写。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 2 题。先比较大小,再说说大小比较的方法。3.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 14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讲评、订正。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第 篇)课 题近似数课时6 6总课时总第:10日期教
25、学内容教科书第212 2页的例题和练一练,练习四的5 11题。教学目标1.在掌握多位数读写的基础上认识近似数,学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发展数感。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教学过程二次修改、旁注一、铺垫游戏:找出和它最接近的整千数。(抢答)5988 6002 3657 4199 5366 2900 7188 9099 8499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主要方法是找出比较接近的两个整千数,再比差距。如:8499离9000还 差5 0 1,离8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