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名校新高考物理经典100实验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名校新高考物理经典100实验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名校新高考物理经典100实验题含解析.pdf(1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文档可编辑】四川省名校新高考物理经典100实验题精选高考物理实验题100题含答案有解析1.在“DIS描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中,(1)给出下列器材,ab 处 的 电 源 应 选 用,传 感 器 应 选 用 (用字母表示)。A.6V 的交流电源B.6V 的直流电源C.100V的直流电源D.电压传感器E.电流传感器F.力传感器(2)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果以c、d 两个电极的连线为x 轴,以c、d 连线的中垂线为y 轴,并将一个探针固定置于y 轴上的某一点,合上开关S,而将另一探针由O 点左侧沿x 轴正方向移到O 点右侧的过程中,则传感器示数的绝对值变化情况是一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
2、.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2.如图甲所示,一根伸长可忽略的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两个质量相等的祛码盘分别系于绳的两端。甲、乙两位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系统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的关系。共有9 个质量均为m 的祛码供实验时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甲将左盘拉至恰好与地面接触,乙把5 个硅码放在右盘中,4 个底码放在左盘中。系统稳定后,甲由静止释放左盘;若要从(1)的操作中获取计算系统加速度大小的数据,下列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是一(填正确答案标号);A.米尺B.秒表C.天平D.弹簧秤请说明用中选择的器材要测量本实验中的必要物理量是:;(4)由(3)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的数据,根据公式(用所测量物理
3、量的符号表示),可以计算出系统加速度的大小:(5)依次把左盘中的祛码逐个移到右盘中,重复(3)(4)操作;获得系统在受不同合力作用下加速度的大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上描点并作出a-F图象;实验次数12345合外力fm g)13579加速度a(m-s2)0.200.600.991.381.80(6)从作出的a-F 图像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3.某同学利用图甲电路测量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 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侧活塞固定,左侧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电源(电动势约为2 V,
4、内阻不可忽略)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Ai、人 2(量程为31人,内阻不计)电阻箱R(最大阻值9 999。)定值电阻Ro(可供选择的阻值有100。、Ik。、10 k。)开关S,导线若干,刻度尺.实验步骤如下:A.测得圆柱形玻璃管内径d=20 mmB.向玻璃管内注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C.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阻值,读出电流表Ai、A2示数分别记为1人 1 2,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D.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多次重复实验步骤B、C,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 和电阻箱阻值RE.断开S,整理好器材(1)为了较好的完成该实验,定值电阻Ro应选_ _ _ _ _ _ _.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Rx
5、的表达式Rx=(用 Ro、R、h、I2表示)(3)若在上述步骤C 中每次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流表Ai、A2示数均相等,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 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R 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R-L 关系图像,则自来水的电阻率p=Q-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用本实验方法测电阻率实验中,若电流表内阻不能忽略,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 值 与 上 述 测 量 值 相 比 将(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4.在冬季,某同学利用DIS系统对封闭在注射器内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作了两次等温过程的研究。第一次是在室温下通过推、拉活塞改变气体体积,并记录体积和相应的压强;第二次在较高温度环境下重复这一过程。结束操
6、作后,该 同 学 绘 制 了 这 两 个 等 温 过 程 的 关 系 图 线,如图。则反映气体在第二次实验中的p-J 关系图线的是(选填“1”或2”);(2)该同学是通过开启室内暖风空调实现环境温度升高的。在等待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注射器水平地放置在桌面上,活塞可以自由伸缩。则在这一过程中,管 内 的 气 体 经 历 了 一 个 (选填(“等压”“等温”或“等 容 的 变 化 过 程,请将这一变化过程在图中绘出_ _ _ _ _ _ _ _ _ _(外界大气压为L0 xl05pa)5.某同学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过程如下:(1)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R,的阻值,将多用电表功能选择开关置
7、于“xlk”挡,调零后经测量,指针位置如图所示,电阻Rx的阻值为 kfto(2)为了尽可能精确测量其内阻,除了 R x,开关S、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电压表Vi(量程0I V,内阻约3kQ)B.电压表V2(量程。1 0 V,内阻约100 kC)C.电流表Ai(量程0250pA,内阻(=1200。)D.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约0.125。)E.滑动变阻器Ro(阻值范围010。,额定电流2A)F.定值电阻Ri(阻值Ri=400C)G.电源E(电动势1 2 V,额定电流2 A,内阻不计)电 压 表 选 用,电流表选用(填写器材的名称)请选用合适的器材,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标
8、出所选器材的符号。()待测Rx阻值的表达式为Rx=。(可能用到的数据:电压表Vi、V2示数分别为Ui、U 2;电流表Ai、A2的示数分别为L、12)6.在航空仪表上使用的电阻器和电位器,要求具有电阻温度系数低,电阻率大,耐磨等性能。实验小组测量一个由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p 的 实 验,其操作如下:(1)用 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可知其长度为L=mm;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其直径D 如图乙所示,则 D=_mm;5 6 7 cmj WWWWi1ml10 10 2o|(2)此圆柱体电阻约为lo o a,欲测量这种材料的电阻率p,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A.电流表Ai(量程50m A,内
9、阻门=20。);B.电流表A2(量 程 100m A,内阻已约为40。):C.电压表V(量 程 1 5 V,内阻约为3000。);D.滑动变阻器Ri(0-1 0 Q,额定电流2A);E.定值电阻R=80CF.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4 V,内阻很小);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为了尽可能精确测量圆柱体的阻值,在所给的方框中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选择器材的物理符号(3)此圆柱体长度为L 直径D,若采用以上电路设计进行测量电阻率p=(写出表达式)(若实验中用到电流表Ai、电流表A2、电压表V,其读数可分别用字母L、L、U 来表示)。7.某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完成“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实验
10、中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用多用电表的直流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图甲(1)图 甲 中 多 用 电 表 的 黑 表 笔 是 (填“P”或Q”),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流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时,需要将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连接到a、b两处,其中黑表笔应与(填“a”或b”)连接。(2)实验配备的器材如下:A.待测小灯泡 L(“2.5V,0.2W”)B.电压表V(量程0-3 V,阻值约3二二)C.多用电表(三个直流电流挡量程分别为1mA,10mA,100mA)D.滑动变阻器二)(阻值范围。/0 二 额定电流2A)E.滑动变阻器二;(阻值范围0 7 0 0 二 额定电流1A)F.电 池 组(电动势4.5V
11、,内阻约为j 二)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为了使测量尽可能地准确且能方便地进行调节,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挡量程 应 选 一,滑动变阻器应选(3)该同学选取合适的器材后,用导线将器材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他在实验前进行电路检查时发现漏接了一根导线,图乙图丙(4)该同学纠正连线错误后,通过实验测得多组I、U 值并描绘出小灯泡的L U 曲线如图丙所示。由 LU曲线可以看出:当灯泡两端电压二=2 二。时小灯泡的电阻二-=。(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我们知道,多用电表用久以后,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会减小而内阻会增大。那么用久以后的多用电表电 流 挡 测 得 的 电 流 与 真 实 值 相 比 (填
12、“偏大”,“偏小”或“相同8.课外兴趣小组在一次拆装晶体管收音机的过程中,发现一只发光二极管,同学们决定测绘这只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A B0-O甲(1)由于不能准确知道二极管的正负极,同学们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对其进行侧量,当红表笔接A 端、黑表笔同时接B 端时,指针几乎不偏转,则可以判断二极管的正极是 端(2)选用下列器材设计电路并测绘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准确测出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A.二极管RxB.电源电压E=4V(内电阻可以忽略)C.电流表Ai(量程050m A,内阻为门=0.5。)D.电流表AM量程00.5 A,内阻为0=1。)E.电压表V(量程015V
13、,内阻约2500。)F.滑动变阻器Ri(最大阻值20。)C.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0。)H.定值电阻R3=7QL开关、导线若干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限器应选_ _ _ _ _ _ _ _ _ _(填“F”或G”),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_ _ _ _ _ _ _(填写好仪器符号)假设接入电路中电表的读数:电流表Ai读数为L,电流表A2读数为L,则二极管两瑞电压的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4)同学们用实验方法测得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它的电流I 的一系列数据,并作出I-U 曲线如图乙所示。4 fl4*#1 ft 4n工,H-7工;十丁工4.十TH+Tf44 Itt1 A Iw 4t
14、 XI 11 4f工Fi士X-H十ri.土4*工t t:;4.士+4:5:rL(rklirflerflrbooo43213.04.O(/V。乙(5)若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压为2.5 V,现用5.0V的稳压电源(不计内限)供电,则需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限 R 才能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请根据所画出的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分析,申联的电阻R 的阻值为 Q(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9.某同学要测定电阻约为20()。的圆柱形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待测圆柱形金属Rx;电池组E(电动势6 V,内阻忽略不计);电流表Ai(量程030m A,内阻约100。);电流表A2(量程0600pA,内阻
15、2000Q);滑动变阻器Ri(阻值范围010。,额定电流1A)电阻箱R2(阻值范围0 9999C,额定电流1A)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先用螺旋测徽器测出该金属材料的截面直径,如图甲所示,则直径为 mm,然后用游标卡尺测出该金属材料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长度为(2)实验中,上图中变压器的原线圈接“0;8”接线柱,副线圈接线“0;4”接线柱,当副线圈所接电表的示数为5.0 V,则 所 接 电 源 电 压 档 位 为 A.18.0V B.10.0V C,5.0V D.2.5V16.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将小钢球从固定轨道倾斜部分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经轨道末端水平飞出,
16、落到铺着白纸和复写纸的水平地面上,在白纸上留下点迹.为了使问题简化,小钢球在轨道倾斜部分下滑的距离分别为L、2L、3L、4L,这样在轨道倾斜部分合外力对小钢球做的功就可以分别记为Wo、2W、3Wo、4Wo.(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必须进行多次测量,在 L、2L、3L、4L处的每个释放点都要让小钢球重复释放多次,在白纸上留下多个点迹,那么,确定砸同一位置释放的小钢球在白纸上的平均落点位置的方法是(2)为了完成实验,除了测量小钢球离开轨道后的下落高度h 和水平位移s,还需测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A.小钢球释放位置离斜面底端的距离L 的具体数值B.小钢球的质量mC.小钢
17、球离开轨道后的下落高度hD.小钢球离开轨道后的水平位移x(3)请用上述必要的物理量写出探究动能定理的关系式:W=;(4)该实验小组利用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 图 象 的 横 坐 标 表 示(用 实 验 中 测 量 的物理量符号表示).17.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A 8,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计C 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上,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动滑轮上可挂钩码,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10图乙210 15 20(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
18、如图乙所示,则 遮 光 条 的 宽 度 =cm;(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测量木板(含遮光条)的质量M,测量两遮光条间的距离L,按图甲正确连接器材。将木板左端与轨道左端对齐。由静止释放木板,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尸及遮光条 R A 先后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小弓,则可以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和合外力对木板做的功;加挂钩码,重复的操作,建立木板速度V和细线拉力对木板做的功W 的相关图像,分析得出实验结论。(4)根据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回答下列问题:由静止释放木板的瞬间,弹 簧 测 力 计 的 示 数 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将钩码的个数成倍增加,细线拉
19、力对木板做的功W 将(填“会”或“不会”)成倍增加;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结果时,应该建立_ _ _ _ _ _ _ (填“Av-W”“一一W”或w,)图像,如果得到的图像是线性变化的,则说明实验探究成功,此时图像的斜率的表达式为Z=(用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1 8.某同学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所使用的器材有:待测干电池一节(内阻较小)、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RA小 于 1。)、电流表Ai(量程0.6 A,内阻未知)、电阻箱Ri(0-99.99。)、滑动变阻器R2(0-10。)、单刀双掷开关S、单刀单掷开关K 各一个,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图甲所示电路连接进行实验操作。(1)测电流表A 的内阻
20、:闭合开关K,将开关S 与 C 接通,通过调节电阻箱Ri和滑动变阻器R z,读取电流表A 的示数为0.20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0A、电阻箱R 的示数为0.10。,则电流表A 的内阻RA=Q(2)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断开开关K,调节电阻箱R i,将开关S 接(填C”或“D”),记录电阻箱R i的阻值和电流表A 的示数;多次调节电阻箱Ri重新实验,并记录多组电阻箱R i的阻值R 和电流表A 的示数I。数据处理:图 乙 是 由 实 验 数 据 绘 出 的;图 象,由此求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19.(6 分)如图甲所示为测量木块和木板间滑动摩擦因数口的
21、实验装置图,足够长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小木块放置在长木板上,并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沿!圆弧轨道滑动。长木板在外界作用4下向左移动,得到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 与细绳和水平方向的夹角0 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g 取 10m/s2)o(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木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2)木块的质量m=kgo20.(6 分)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1)图甲为某同学设计的多用电表的原理示意图。虚线框中S 为一个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B 可以分别与触点1、2、3 接通,从而实现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不同功能。关于此多用电表,下 列 说 法 正 确
22、的 是.A.当 S 接触点1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B.当 S 接触点2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C.当 S 接触点2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D.当 S 接触点3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用实验室的多用电表进行某次测量时,指针在表盘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若所选挡位为直流10mA挡,则示数为 mA。B 若所选挡位为直流50V挡,则示数为 V,用表盘为图乙所示的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15。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约2kC的电阻。在用红、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两端之前,请选择以下必须的步骤,并按操作顺序写出步骤的序号A.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 B 把选择开
23、关旋转到“xlOO,位置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xlk”位置 D.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4)某小组同学们发现多用电表欧姆挡的表盘刻度线不均匀,分析在同一个挡位下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和它的阻值Rx关系,他们分别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几种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21.(6 分)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桌面上,重物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拉着小车向左加速运动,定滑轮与小车间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记录下小车的运动信息。(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小车的质量必须远大于重物的质量C.需要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D.应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再释放小
24、车(2)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 z的交流电源上,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其中%)=5.09cm,x2=7.10cm,x3=9.10cm,%=11.10cm,x5=13.09cm,x6=15.10cm o 则打第 4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i,4=一m/s,小车的加速度。=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2.(8 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计C 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D 上,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P 为
25、 小 桶(内有砂子),滑轮质量、摩擦不计,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1=cm.实验主要步骤如下:测量木板(含遮光条)的质量M,测量两遮光条间的距离L,按图甲所示正确连接器材;将木板左端与轨道左端对齐,静止释放木板,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 及遮光条B、A 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i、t 2,则遮光条B、A 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木板动能的变化量AEk=,合外力对木板做功W=.(以上两空用字母M、ti、t2、d、L、F 表示)在小桶中增加砂子,重复的操作,比较W、AEk的大小,可得出实验结论.23.(8 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名校 新高 物理 经典 100 实验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