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doc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 3 3 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 3 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三 一、判断正误(10 分,每小题 1 分)题目 1 1词语锤炼要求做到简洁有力,就是要求多使用单音节词语,少用多音节词语。选择一项:对 错 题目 2 2锤炼词语的最高境界是恰当自然,各具风格。选择一项:对 错 题目 3 3所谓双声,就是指运用词语要多用双音节词,使词语稳妥和谐。选择一项:对 错 题目 4 4同类词语和同素词语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选择一项:对 错 题目 5 5一般情况下,使用成语不能随便更换其中的语素或语素
2、的次序。选择一项:对 错 题目 6 6要使句子连贯流畅,就必须使用结构整齐的句子。选择一项:对 错 题目 7 7句子的选择使用与语体和风格没有直接关系。选择一项:对 错 题目 8 8把状语和定语放到中心语后面,这样的句子叫做常序句。选择一项:对 错 题目 9 9松句就是使用了很多修饰语使结构更加复杂的句子。选择一项:对 错 题目 10 10表示否定意义的句子,就是否定句。选择一项:对 错 二、案例分析(40 分,每小题 10 分)题目 11 1下面是电影怒潮的插曲送别的四段歌词,请你从词语锤炼稳妥和谐角度简要说明其运用词语的特点。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相望。
3、送君送到大树下,心里几多知心话,出生入死闹革命,枪林弹雨把敌杀。半间屋前川水流,革命友谊才开头,哪有利刀能劈水,哪有利剑能斩愁。送君送到江水边,知心话儿说不完,风里浪里你行船,我持梭标望君还。答:这四段歌词语言通俗浅近,不故作深奥,比如“心里亮”、“利刀”、“劈水”、“利剑”、“斩 愁”等,选择的是平淡自然通俗明白的词语。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节匀称,每七字为一句,整齐划一;句末押韵,而且大体上是排韵,四段中几乎每一段的每一句都押韵,如第一段的旁、忘、亮、望,第四段的边、完、船、还等,词语的运用特别富于韵律美。题目 12 2下面改句中词语运用很有特点,请从词语锤炼的目的角度分析。唐代齐己写了一
4、首早梅诗,其中有一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来有人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连齐己自己都觉得改句非常妙。某地警察局热心为民办事,当地人传顺口溜赞扬:“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警察”,后来有人把顺口溜改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 110”。这样顺口溜传得更远了。答:改句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目的是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鲜明独特。此诗写的是早梅,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数枝就是开了一片,把数枝改成一枝,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而且在前村皑皑深雪中,一枝红梅绽开,孤立雪中,让人的视线完全集中于此,那的确更叫人眼前一亮,相对数枝梅花而言,一枝梅花更具有抓人眼球的功效
5、,更突出了早梅的本质特征。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可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可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改句将“警察”改为“110”,目的是使得词语更加新鲜,更加生动活泼。题目 13 3下面一段话在句式使用上有什么特色?请加以分析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答:前面三个小句,使用排比的修辞方式,用“燕子”、“杨柳”、“桃花”等作为衬托,富有诗意。最后从反面突显出“日子”却不能像燕子、杨柳、桃花那样回来,使用抒情的疑问句,十分感人。题目 14 4把
6、下面的句子改为短句,并说明改句和原句各自的表达效果。这套词语浅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装潢设计精美的科普读物,适合小学生阅读。(变成短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变成肯定句)答:这套科普读物词语浅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而且装潢设计精美,适合小学生阅读。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非常佩服。答:第一个句子,原句较长,表意丰富,严谨周密,有气势。改句则比较活泼,语气比较舒缓。第二个句子,原句是否定句,语气比较强调。改句是肯定句,比较明确、直率。三、问答题(20 分,每小题 5 分)题目 15 1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有一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世人都评价其中的
7、“绿”字使用得巧妙精当,请你结合锤炼词语的目的简要分析说明。答:王安石最初选择的是动词“到、过、入、满”,但总不满意,最后选择了形容词“绿”,方才觉得符合自己的心意,符合全诗的意境。这是因为“绿”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春意色彩的词语,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其他文字只表达了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而且“绿”在这里又活用为动词,既有色彩,又有动态,把江南那种绿意盎然的变化状态生动地描绘出来了。王安石这个“绿”字的巧用,可谓是平字见奇、陈字见新的典范。题目 16 2举例说明什么是成语,什么是成语活用。答: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言语交际 最新 国家 开放 大学 电大 言语 交际 任务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