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2000-2012真题及答案全案教育学.doc
《在职教育硕士2000-2012真题及答案全案教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教育硕士2000-2012真题及答案全案教育学.doc(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职教育硕士2000-2012真题及答案(教育学)目录200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22001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62002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112003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162004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222005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272006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312007 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342008 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392009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44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49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522012 年在职攻读硕
2、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真题及答案56200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与义务教育最接近的概念是 ( ) A普及教育 B强迫教育 C基础教育 D国民教育 2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的专著是 (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学记 D论语 3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教育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有教育学家称为( ) A顺序性 B最近发展区 C阶段水平 D互补性 4( )是一种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各年级学习内容的课程 (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潜在课程 D核心课程 5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 ) A.集体主义教育 B纪律教
3、育 C劳动教育 D-爱国主义教育 二、填充题(每题1分共10分) 1西方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2教育与文化的联系不可分,它对整个文化起着保存、承传、改造、创新的作用。 3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文件称为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 4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对人的发展起决定的作用。 5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特征。 6课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类,即根据教学任务和根据教学方法来分。 7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8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的原则被称为
4、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原则。 9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 10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三种。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3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4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的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5个
5、性发展: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理由。每题5分共25分) 1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 答:对。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即培养目标。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对象提出的,两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班级管理制度是良好班集体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答:错。班级管
6、理制度只是良好班集体建设的最初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这才能使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持续发展。 3教学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是同一过程。 答:错。两者不是同一认识过程。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选择的经验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的,且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4不能把学生主体论等同与儿童中心论。 答:对。学生主体论是指在教学中,学生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的任务的承担者,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体能动性。但是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存在于教师组织
7、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起主导作用。而且儿童中心论是近代的一种课程理论,主张按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强调儿童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在教学中把教师降到从属地位。 5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答:错。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现代教学技术的功能。 答:(1)它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形
8、、声、色、变化和发展的形象的观看,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智能的发展。 (2)它提供代替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容易,即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 (4)能增进教学效率。 (5)能提高信息的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 (6)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实现教学思想上的两个转变:从单纯的重视教,转变为既重视教又重视学;从单纯的重视传授知识,转变为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 (7)能
9、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形式和手段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答:(1)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首先是说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重视科研的教师,才能不停留于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中灌注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还指教师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素养,
10、还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教育事业是项社会性事业,它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可以推进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发展。一名教师能不能自觉地使教育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他有没有教育理论的素养、能否理解教育的本质、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有较多知识的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3)教师还需要有一些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比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3怎样理解在新形势下德育的开放性,请举例说明。 答:(1)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德育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也应该成为开放性的系统,而不能脱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活环境和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 (2)德育只有形成
11、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保证德育的发展。 (3)德育的开放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国内社会开放,二是向国际社会开放。 (4)德育开放性的实质是使德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沟通起来,与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国际社会联系起来,从中吸取营养,以使德育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并使德育自身充满生机和活力,得到发展、提高和完善。 (5)由于德育是开放性的,在我们德育中要敢于借鉴古代、当代,特别是现代西方在陶冶人品德方面一些优秀的做法,拿来为我所用。同时在德育内容上,要注意联系时代,联系当时涌现的英雄人物,例如用孔繁森同王宝森对比来进行道德教育。针对当前西方国家用
12、“最高人权”来否定国家主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也要给学生讲明道理树寺正确的政治观点。2001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是由( )提出的。A凯洛夫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2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通常称为 ( )A学习内容 B教学内容 C狭义课程 D广义课程3社会学习论者的研究表明,受到奖励或指责的榜样对儿童具有 ( )A替代强化作用B示范作用C暗示作用D激励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普及的程度,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需求是在( )时期提出的。A一次工业革命B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D信息革命5教
13、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与速度,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主要体现( )的要求A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集体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论著学记。2“学科中心论”主张,学校课程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3近20年来,我国相继提出了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的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螺旋循环说三种观点或模式,并具体运用其中的螺旋循环说研制出各级学校德育大纲或纲要。4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
14、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历程。5有别于人类一般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教学实践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6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德育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德育的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7根据赫尔巴特多方面兴趣理论,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4个阶段。8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课的结构.9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
15、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10借助摄像机、录像机等训练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小型教学活动,称为微型教学法。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广义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2道德两难法:柯尔伯格在明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3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4课
16、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5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青少年学生是权利的主体。答:对。从法制的角度讲,青少年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
17、体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无歧视原则2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答:对。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有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3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答:错。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
18、教育的总和,而不单是思想政治教育。4师生关系是知识的授受关系。答:错。这种观点把教育活动和师生关系理解得太简单了、太肤浅了。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可是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学的角色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人格的碰撞的互动关系。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学校的教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
19、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5潜在课程并不是真正的课程。答:对。潜在课程也叫“隐性课程”。“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1试论教育的文化功能。答: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对文化起着承传、改造和创新的作用。(一)教育与文化的承传人类文化的承传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在文字出现以前,文化主要依赖人们之间耳传口授而获得传递和保存。第二阶
20、段:文字出现以后,文化的承传更依赖于文字记载和有系统的教育。第三阶段:人类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多种途径承传文化,教育的重心已转移到帮助人们掌握文化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和选取、使用、储存和创造文化的基本手段、基本方法。由于这些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复杂和精细,文化的承传就将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的教育。(二)教育与文化的改造教育通过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两种形式实现对文化的改造。(1)教育对文化的选择。现代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通过对教师的选择、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对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来实现。这种选择主要包括:第一,选择社会的主流要素和基本精神,如语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第二,选择能有效促进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的丛本文
21、化要素;第三,选择有利于利,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应用较高的文化要素。(2)教育对文化的整理。教育对文化有整理的功能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具有整理文化的需要。浩繁的文化与青年一代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只有经过精心选择和整理,才易于被年轻一代理解和接受;其次是因为教育者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他们不仅具有知识,而且懂得人类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经过他们整理的文化更易于被掌握。(三)教育对文化的创新。(1)教育上的发明、发现和创造,构成了世界文化总量增加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新的教育思想、学说和方式方法是世界文化中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3)现代教育为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
22、人。(4)现代教育的许多活动已都与科技发明、文化更新融为一体。2联系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知、情、意三者的关系。答:(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2)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而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主张把知识涵养和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3)知、情、意是教学过程内在的因素,它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也与在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的运用相关,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价值观、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以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对这些方面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4)学生所学的社会科学本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在职 教育 硕士 2000 2012 答案 教育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