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工地施工资料)第七章钢结构测量施工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航运工地施工资料)第七章钢结构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运工地施工资料)第七章钢结构测量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航运工地施工资料)第七章钢结构测量施工方案第7章 钢结构测量方案7.1 主要测量工作序号主要测量工作1城市大地坐标与建筑坐标转换统一2首级控制网的移交与复测3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外控法布置4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内控法”垂直引测,同步控制内外筒轴线、标高5平面和高程三级控制网测量,控制柱、梁、洞口的轴线、标高6底板基础平面钢柱底预埋件、墙立面预埋件安装定位测量7钢柱三维坐标位置的定位校正测量,并分析气候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7.2 测量思路7.2.1 测量总体思路针对本工程钢结构施工特征,测量工作分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局部控制三部分,测量工作的展开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钢结构施工测控点与混凝
2、土结构施工测控点统一”的原则,其总体思路为:(1)自首级控制网布设二级控制网,然后根据二级控制网布设三级平面控制网.(2)由于地下室共有2层,结合现场条件,地下室施工测量采用“外控法结合内控法进行,地上部分采用激光铅垂仪与全站仪相结合的“内控法”进行测量施工.(3)根据现场通视条件,先测设主控制轴线,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密各建筑轴线,建立平面控制网.7.2.2 测量准备工作在施工测量放线之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内业计算:仔细熟读图纸,熟悉规范、施工方案,认真分析轴线与各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做好记录.2)对测量主控制点进行内业计算、现场复核确认,将全站仪进行闭合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主轴线
3、、控制点的投测.确保各控制点、线符合规范要求.3)对投测时需要的各种器具及人员作好准备,仪器仪表应有计量检测合格证.4)将内业计算的成果做成专业表格,便于施测速率的提高和质量的保障.5)控制点的位置要对施工现场要进行认真观察、分析来确定,确保在日后施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影响,避免不通视、人为损坏.6)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将可能产生的误差降到最低.7.2.3 测量器具的配置序号简图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全站仪托普康GTS601/OP(1/1mm+2ppm)4轴线引测,三维坐标校正2经纬仪J28钢柱校正,垂直度测量3激光铅直仪J2JD4垂直引测4水准仪DZS32标高测量5经纬仪弯管目镜12垂直度校正6
4、对讲机摩托罗拉502km7塔尺5m20标高测量8水平尺80030预埋件测量9反射接收靶10010050接收反射点10磁力线坠0.5kg10预埋件测量811钢卷尺5m100测量放线12大盘尺50m40测量放线13三脚架英制/公制15架设仪器7.3 控制网的建立7.3.1 建立三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网业主负责二级控制网布置在0.0m楼面或基坑内的各主要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三级控制网引测在柱、梁、剪力墙、门、洞口的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7.3.2 统一测量控制的坐标系本工程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500m.设计蓝图与现场控制点均为城市大地坐标系,与建筑坐标系不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把城市坐标系
5、转换成建筑坐标系,使用建筑坐标系进行现场施工更加方便,也能加快计算的速度.下图所示为城市坐标系与建筑坐标系的转换,统一归化为建筑平面坐标.图中“XO-Y为城市大地平面坐标系,“xoy”为建筑平面坐标系.坐标系转换示意图7.3.3 首级控制网的移交及复测进场后,在业主、监理的主持下,对首级测量控制网办理正式的书面移交手续,实地踏勘点位,对已经损坏的点位作出标记说明.复测首级控制网的点位精度,测量点位之间的边长距离和夹角,计算点位误差,如点位误差较大,需进一步和业主、监理核对并确认.7.3.4 结构二级控制网布置地下室施工测量,将基坑附近增补的二级控制点,引测至塔吊基础平台位置,作为地下室施工测量
6、临时测量控制点.上部施工测量,采用加密方式将控制网的控制点引测至距离核心筒1米部位,而后往上投测.地下室测量控制点示意图7.3.4.1 A楼二级控制点示意图A楼地下室地上4层二级控制点布置A楼地上511层二级控制点布置A楼地上1223层二级控制点布置A楼地上24-35顶层二级控制点布置7.3.4.2 B楼二级控制点示意图 B楼B22B40轴二级控制点布置图B楼B1-B22轴二级控制点布置图7.3.5 施工控制点引测7.3.5.1 水准点高程引测选择34个标高点组成闭合回路,用水准仪配合塔尺和钢卷尺顺着基坑围护桩往下量测至地下室塔吊基础位置.到基坑复测水准环路闭合差,当闭合差较大时重新引测标高基
7、准点.在基坑内架设水准仪,校测基坑四周的整米数水平线,其误差应控制在5mm以内为合格,在施测基础标高时,应后视坑壁两侧上的水平线以作校核.地下室水准点引测图7.3.5.2 标高控制点的引测1)地下室施工阶段地下室施工阶段的高程点位要求尽量布置在基础沉降区及大型施工机械行走影响的区域之外.确保点位之间通视条件良好,便于联测.地下室的高程传递可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留设测量孔,采用悬吊钢尺,用水准仪进行测设便可满足精度要求,把传递过来的高程以1米线的形式弹设在外框柱、剪力墙等便于引测的构件上,作为测放其它构件高程的依据. 地下室高程点引测图2)地上钢结构施工阶段当楼板施工至0.100m时,在地下室二
8、级测量控制点上引测至地面,并与基坑周边二级控制点闭合后,将施工测量测控点引测至核心筒区域周边1米架,设置地面二级控制点.采用激光铅垂仪进行上部结构施工高程引测.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组合楼板上预留200x200的孔洞,浇筑楼板砼后,将点位通过空洞引测到各楼层上.预留洞及一层楼面测点的做法示意如下: 激光点穿过楼层的预留洞做法 -0.050m楼面激光控制点点位做法预留洞口在核心筒四角距离核心筒250mm处各设置一个,预留洞口布置图如下:A楼测量预留洞口布置图B楼测量预留洞口布置图激光控制点投测到上部楼层后,组成矩形控制网.在各个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复测点位之间的角度、边长误差,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并
9、作好点位标记.如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激光控制点捕捉示意图如下: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于标示.雕刻环形刻度第一次接收激光点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与光斑吻合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收靶上旋转铅直仪,分别在00、90、180、270四个位置捕捉到四个激光点取四个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点位取中位置由于钢结构施工在前,上部楼层的激光点位置未浇筑混凝土楼板,需在主楼核心墙侧面焊接测量控制点的悬挑钢平台,把激光控制点投测到钢平台上并作好标记.全站仪后视每隔10层中转一次的核心筒墙面+1.000m标高基准线,测得仪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向坐标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设置
10、.控制点建立后,应注意保护,防止其发生损坏或移动,影响测量准确性,具体做法为在控制点四边用轻型砌块砌筑200mm高矮墙进行维护.全站仪望远镜垂直向上,顺着激光控制点的预留洞口垂直往上测量距离,顶部反射棱镜放在土建提模架或需要测量标高的楼层位置,镜头向下对准全站仪.由于全息反射贴片配合远距离测距时反射信号较弱,影响测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镜配合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B楼轴线、标高基准点垂直传递途径示意图A楼轴线、标高基准点垂直传递途径示意图计算得到反射棱镜位置的标高后,用水准仪后视全站仪测得的标高点,计算水准仪标高值,将该处标高转移到剪力墙侧面距离本楼层高度+1.000m处,并弹墨线标示.全站
11、仪照准+1.00米标高线确定Z坐标值各部位标高控制点引测工艺如下:(1)地下室基准标高点引测: 选择34个标高点组成闭合回路,用水准仪配合塔尺和钢卷尺顺着基坑围护桩往下量测至地下室基础.到基坑复测水准环路闭合差,当闭合差较大时重新引测.(2)首层+1.000m标高基准点测量引测:用水准仪引测首层+1.000m标高线至剪力墙外墙面,各点之间复测闭合后弹墨线标示.(3)地上各层+1.000m标高基准点测量引测:地上楼层基准标高点首次由全站仪从首层楼面竖向引测,每升高10层引测中转一次,各楼层的标高用钢卷尺顺主楼核芯筒外墙面往上量测.a、在0.050m层的砼楼面架设全站仪,通过气温、气压计测量气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航运 工地 施工 资料 第七 钢结构 测量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