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回顾离子推断和离子反应(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化学知识点回顾离子推断和离子反应(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知识点回顾离子推断和离子反应(共10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回顾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1)离子反应的发生必须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进行,干态条件下不能完成。(2)离子可以作为反应物,也可以作为生成物。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离子互换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之一是易挥发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或难溶物质。这类反应的共同特征是朝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或者说反应物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减小,反应即可发生。此类反应包括:(2)氧化还原反应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中有电子转移。(3)发生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某种离子浓度减小。3.离子反应方程式:用实际参加
2、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1)一个离子方程式可表达同一类型的所有反应。例如H+OH= H2O,表示强酸与强碱在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所有反应。(2)在同一体系中进行的反应必须用同一式子进行表达。例如:向硫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应写为:2H+SO42+ Ba2+ 2OH= 2H2O+BaSO4,而不能只写出H2O或BaSO4的形成过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为例第一步“写”: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2NaClO + CO2+ H2O = 2HClO + Na2CO3第二步“拆”:把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2Na+2Cl
3、O+CO2+H2O=2HClO+2Na+ CO32第三步“删”:删去方程式左右两端不参加反应的离子。2ClO+ CO2+ H2O = 2HClO + CO32第四步“查”:检查方程式两端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查原子个数、离子电荷是否配平。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注意的问题(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或熔融状态时进行反应的,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反应方程式,亦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如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2)原则上说,电解质要不要拆分改写为离子形式,应以物质客观存
4、在的形式为依据。若化合物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则应“拆”为离子形式表示;若化合物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则不能“拆”,而仍应以“分子”形式表示。如浓H2SO4应以分子式表示,稀H2SO4则应“拆”为离子式(2H+和SO42)表示。(3)氧化物、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如弱酸(HF、H2S、HClO、H2CO3等)、弱碱(如NH3H2O)和中强酸(如H2SO3、H3PO4)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O3、BaSO3、FeS、PbS、BaSO4、Fe(OH)3等,不能拆为离子式,要用化学式表示。(4)多元弱酸的弱酸根离子,如HCO3、HSO3等不能再拆(HSO4除外)(5)对于微溶物
5、的处理分三种情况:微溶物作为生成物析出的不拆,仍写其化学式,(如Ca(OH)2、CaSO4、Ag2SO4);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呈混浊液或固态则写其化学式,若呈澄清溶液则拆为离子式表示。(6)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如:少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此时碳酸氢钙过量中,有:Ca2+ HCO3+ OH= CaCO3+ H2O少量Ca(HCO3)2溶液滴入烧碱溶液此时氢氧化钠过量中,有:Ca2+HCO3+2OH= CaCO3+CO32+2H2O(7)一些特殊的反应要注意产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中产物H2O与BaSO4的比例关系为2:1。5.离子反应中的
6、反应原理优先氧化原理(或优先还原原理)书写时以电子守恒法判断离子方程式中的离子的化学计量数。如向含1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氯气。要将溶液中的1mol Fe2和2 mol Br全部氧化,需要转移3mol电子,若通入的氯气为0.5 mol或少于0.5 mol,则只有Fe2被氧化;若通入的氯气为0.8 mol,能转移1.6 mol电子,则Fe2全部被氧化后还有0.6 mol电子,还能氧化0.6 mol Br,故可写出离子方程式:Fe20.6Br0.8Cl2=Fe30.3Br21.6Cl,然后将化学计量数调整为整数即可。优先沉淀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
7、(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如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应优先生成Mg(OH)2沉淀,而不是MgCO3沉淀。(3)多离子反应分析两种试剂混合,同时存在多个离子反应,分析时可令其中一种离子完全反应,然后分析另一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如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如向1 mol明矾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可假设铝离子完全沉淀,则需要氢氧化钡1.5 mol,此时明矾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只有1.5mol沉淀为硫酸钡,则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31.5SO421.5Ba23OH=1.5BaSO4Al(OH)3,然后将小数调整为整数即可。假设硫酸
8、根离子完全沉淀,则需要氢氧化钡2 mol,而2 mol氢氧化钡提供4 mol氢氧根离子,故与1 mol铝离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则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同理可写出任意给定物质的量之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根据相同的分析方法可写出任意比值的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例题】(2013海南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NH4HCO3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中:NH4+ HCO3-+2OH-=CO32-+ NH3+2 H2O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3S
9、O42-+3Ba2+6OH-=2 Al(OH)3+3BaSO4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 Fe3+2 Br2+6Cl-D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 H2O离子推断一、定性推断型:主要考查常见阴、阳离子的性质,特别是常见阴、阳离子特殊的物理性质和特征的化学性质必须熟练掌握。如:(1)特征颜色: 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Fe(SCN)2+(红色)、Fe(C6H5O)63-(紫色);(2)特征现象:焰色反应: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Na+:黄色 ;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
10、溶液显紫色、遇SCN-显红色的离子是Fe3+;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或遇SCN-颜色无明显变化、通入Cl2后显红色的离子是Fe2+;与NaOH溶液共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酚酞试液变红的碱性气体的离子是NH4+;加入HBr产生浅黄色沉淀的离子是Ag+或S2-和SO32-组成。例1.(2011上海)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 Na+ BSO42 C Ba2+ DNH4+解析:溶液显弱酸性,说明有NH4+(水解
11、显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排除I、S2。所以必需含有SO42,故不能有Ba2+。Na+无法排除。答案:A例2.(2008年全国卷)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2、SO32、SO42、Cl、Br、I 一。为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测得混合液呈碱性; 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加CC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 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人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 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知识点 回顾 离子 推断 反应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