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基承载力优秀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章 地基承载力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地基承载力优秀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地基承载力第1页,本讲稿共18页6.1 地基承载力概述一、地基承载力概念一、地基承载力概念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作用于地基,对地基提出两个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作用于地基,对地基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方面的要求1.1.变形要求变形要求建筑物基础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最大沉降量或沉降建筑物基础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最大沉降量或沉降差,应该在该建筑物所允许的范围内差,应该在该建筑物所允许的范围内 2.2.稳定要求稳定要求建筑物的基底压力,应该在地基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建筑物的基底压力,应该在地基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之内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第2页,本讲稿共18页二、地
2、基变形的三个阶段二、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0 0sppcrpuabcppcrpcrppuppua.a.线性变形阶段线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塑性变形区形区连续滑动面连续滑动面oaoa段,荷载小,主要产生压缩变形,荷载与段,荷载小,主要产生压缩变形,荷载与沉降关系接近于直线,土中沉降关系接近于直线,土中f f,地基处地基处于弹性平衡状态于弹性平衡状态b.b.弹塑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abab段,荷载增加段,荷载增加,荷载与沉降关系呈曲线,荷载与沉降关系呈曲线,地基中局部产生剪切破坏,出现塑性变形区地基中局部产生剪切破坏,出现塑性变形区c.c.破坏阶段破坏阶段bcbc段,塑性区扩大,发展成连续滑动面,荷载
3、增段,塑性区扩大,发展成连续滑动面,荷载增加,沉降急剧变化加,沉降急剧变化第3页,本讲稿共18页三、地基的破坏形式三、地基的破坏形式 地基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即弹性变形阶段转变为弹塑性变形阶段)时,地基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即弹性变形阶段转变为弹塑性变形阶段)时,地基所承受的基地压力称为地基所承受的基地压力称为临塑荷载临塑荷载pcr 地基濒临破坏(即弹塑性变形阶段转变为破坏阶段)时,地基所承受的基地基濒临破坏(即弹塑性变形阶段转变为破坏阶段)时,地基所承受的基地压力称为地压力称为极限荷载极限荷载pu1.1.整体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a.p-sa.p-s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可区分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4、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可区分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b.b.地基内产生塑性变形区,随着荷载增加塑性变形区发展成连续的滑地基内产生塑性变形区,随着荷载增加塑性变形区发展成连续的滑动面动面c.c.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急剧下沉,并可能向一侧倾斜,基础两侧地面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急剧下沉,并可能向一侧倾斜,基础两侧地面明显隆起明显隆起第4页,本讲稿共18页2.2.局部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a.p-sa.p-s曲线转折点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直线段曲线转折点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直线段b.b.塑性变形区不延伸到地面,限制在地基内部某一区域内塑性变形区不延伸到地面,限制在地基内部某一区域内c.c.荷载达到极限
5、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3.3.冲剪破坏冲剪破坏b.b.地基不出现明显连续滑动面地基不出现明显连续滑动面 c.c.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不隆起,而是下陷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不隆起,而是下陷a.p-sa.p-s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第5页,本讲稿共18页6.2 按塑性区发展范围确定地基承载力一、塑性区的发展范围一、塑性区的发展范围 zzbdq=dp013 3根据弹性理论,根据弹性理论,地基中任意地基中任意点由条形均布压力所引起的点由条形均布压力所引起的附加大、小主应力附加大、小主应力 假定在极限平衡区土的静止侧压
6、力系假定在极限平衡区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数K0 0=1=1,M点点土的自重应力所引起的大土的自重应力所引起的大小主应力均为小主应力均为 (dz)M点点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大、小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大、小主应力满足极限平衡条件主应力满足极限平衡条件M第6页,本讲稿共18页塑性区边界方程塑性区边界方程塑性区最大深度塑性区最大深度zmax二、临塑荷载二、临塑荷载pcr和界限荷载和界限荷载当当zmax0 0,地基所能承,地基所能承受的基底附加压力为受的基底附加压力为临临塑荷载塑荷载塑性区开展深度在某一塑性区开展深度在某一范围内所对应的荷载为范围内所对应的荷载为界限荷载界限荷载中心荷载中心荷载偏心荷载偏心荷载
7、第7页,本讲稿共18页三、例题分析三、例题分析 n【例】某条基,底宽某条基,底宽b=1.5m=1.5m,埋深埋深d=2m=2m,地基土的重度地基土的重度 1919kN/mkN/m3 3,饱和土的重度饱和土的重度 sat2121kN/mkN/m3 3,抗剪强度指标为抗剪强度指标为 =20=20,c=20kPa,=20kPa,求求(1)(1)该地基承载力该地基承载力p1/4 1/4,(2),(2)若地下水位上升至若地下水位上升至地表下地表下1.51.5m,承载力有何变化承载力有何变化【解答】解答】(1)(1)(2)(2)地下水位上升时,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用有效重度地下水位上升时,地下水位以下土的
8、重度用有效重度说明:说明: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地基的承载力将降低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地基的承载力将降低第8页,本讲稿共18页6.3 按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承载力一、普朗特尔极限承载力理论一、普朗特尔极限承载力理论 1920 1920年,普朗特尔根据塑性理论,在研究刚性物体压入均匀、年,普朗特尔根据塑性理论,在研究刚性物体压入均匀、各向同性、较软的无重量介质时,导出达到破坏时的滑动面形各向同性、较软的无重量介质时,导出达到破坏时的滑动面形状及极限承载力公式状及极限承载力公式 Pbcc dd 4545o o /24545o o /2将无限长,将无限长,底面光滑底面光滑的荷载板至于的荷载板至于无质量无质量的
9、土的土(0)的表面上,荷载板下土体处于塑性平的表面上,荷载板下土体处于塑性平衡状态时,塑性区分成五个区衡状态时,塑性区分成五个区区:区:主动朗肯区,主动朗肯区,1竖直向,破裂面与水竖直向,破裂面与水平面成平面成4545o o /2区:区:普朗特尔区,边普朗特尔区,边界是对数螺线界是对数螺线 区:区:被动朗肯区,被动朗肯区,1水平向,破裂面与水平水平向,破裂面与水平面成面成4545o o /2第9页,本讲稿共18页普朗特尔理论的极限承载力理论解普朗特尔理论的极限承载力理论解式中:式中:承载力系数承载力系数当基础有埋深当基础有埋深d 时时式中:式中:二、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理论二、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地基承载力优秀课件 第六 地基承载力 优秀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