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西医助理资格考试第一单元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pdf
《2022年中西医助理资格考试第一单元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西医助理资格考试第一单元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pdf(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西医助理资格考试单元仿真模拟试题A1/A2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答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脏腑气化,经络循行B.整体观念,辨证论治C.天人相应,阴阳五行D.阴阳五行,整体观念E.五脏六腑间互为表里答案:B解析: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一一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构
2、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一一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
3、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第1页/总78页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病首先着眼于证,而没有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没有同证候,治疗方法就没有同;而没有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没有同质的矛盾用没有
4、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实质。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A.天气B.地气C.精气D.阴阳E.阳气答案:C解析:精气分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天地万物之间充斥着无形之精气,并相互作用,且这些无形之精气还能渗入于有形的实体,并与己构成有形实体的精气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换和感应,因而,精气又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其精气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为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指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阴中求阳第2页/总78页D.阳中求阴E.阴阳同治答案:B解析:中医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阴
5、阳失调,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一方没有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若阳虚没有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没有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 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 为“阴病治阳”。下列关于五行生克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木为水之子B.火为土之母C.水为火之所没有胜D.金为木之所胜E.木为土之所没有胜答案:D解析:金克木,金为木的所没有胜,木为金的所胜。肺为气主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人以水谷为本C.主生成中气D.主呼吸之气E.主生成宗气答案:D解析:肺为生气之主。一方面,肺主呼吸之气,通过呼吸功能,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没有断地第3页/总78页
6、吸入体内。另一方面,肺将吸入的清气与脾气上输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者,生成宗气。宗气积于胸中,上走息道行呼吸,贯注心脉行血气,下蓄丹田资元气。自汗、多尿表现为气之功能减退的是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答案:D解析: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作用,从而防止其无故流失。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可使血液循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等,其分泌排泄量,使其有节制地排出,防止其异常流失。另外,精液与大便的排泄也与气的固摄作用有关。“水火既济”是指A.心肾关系B.心脾关系C.肝肾关系D.脾肾关系E.肺肾关系答案:A解析:心肾
7、相交为生理学名词。系一种脏腑相关理论。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没有致过亢而益心阴。这种关系,也称水火相济。第4页/总78页“气之根”指的是A.脾B.心C.月 市D.肝E.肾答案:E解析:由肺吸入的清气,首先必须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下达于肾,然后再通过肾气的摄纳潜藏,使清气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利于气体的交换,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故前人又“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被 称 为“阳脉之海”的是A.带脉B.冲脉C.督脉D.阳明脉E.阳跷脉答案:C解析:督脉的别称。因为手、足三阳经都有分
8、支直接会合于督脉,起着调节全身阳气的作用,故称。下列没有属于得神表现的是A.目光精彩B.神志清楚第5页/总78页c.C赤如妆D.面色荣润E.呼吸调匀答案:C解析:神的表现,按其盛衰可分为有神、少神、无神、假神四种。其临床表现和意义如下:1、有神又称“得神”。临床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精采内含,神志清楚,面色荣润,肌肉没有削,语言清晰,动作协调,反应灵敏。表明精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为健康的表现,或虽病而正气未伤,病轻易治,预后良好。2、少神又称“神气没有足”。临床表现为目乏神采,神志清楚,但没有振,面色少华,肌肉瘦削,少气懒言,倦怠嗜唾,动作缓慢,思维迟钝。表明精气已伤,脏腑功能较弱,多见于素体
9、虚弱的人,也可见于疾病较轻或疾病恢复期的患者。3、失神又称“无神”。临床表现为两目呆滞,目陷无光,萎靡,面色晦暗枯槁,肌肉松软,表情淡漠,动作失调,反应迟钝,甚至神志昏迷。表明精气大伤,脏腑功能衰败,病重难治,预后没有良。若神昏澹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表明邪入心包,精气已脱,是失神的重证表现。4、假神。临床表现为原本已极度衰惫,神志昏迷,目光晦暗,而突然神志清楚,目光转亮而浮光外露;原没有欲言语,语声低微,时断时续,突然语言清利,絮絮没有休;原面色晦暗没有泽,突见两颊红赤如妆;原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加甚至暴饮暴食。假神多见于久病、重病垂危的患者。是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没有敛阳,阴阳
10、离决的危候,是危重患者临终前的征兆,即古人所谓“回光返照”、“残灯复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H 属 RNAB.HBV 属 DNAC.HCV 属 RNAD.HDV是缺陷,属DNA第6页/总78页E.HEV 属 RNA答案:D解析:丁型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HDV)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肝脏炎症病变。HDV是一种缺陷,只能存在于HBV的人及某些嗜肝DNA表面抗原阳性的动物中,极少有单独HDVo HDV体形细小,直径3537nm,核心含单股负链共价闭合的环状RNA和 HDV抗 原(HDAg),其外包以HBV的 HBsAg。经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证明,HDVRNA与 HBVDNA无同源性,也没有是宿主细胞的RN
11、A。HDV-RNA的分子小量很小,只有5.5X 105,这决定了 HDV的缺陷性,没有能复制增殖。在十二经脉走向中,足之三阴是A.从胸走手B.从头走足C.从足走胸D.从足走腹E.从手走头答案:D解析: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下肢内侧、腹部抵止于胸部。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手厥阴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手少阴心经C.足少阴肾经D.足少阳胆经E.手少阳三焦经第7页/总78页答案:E解析: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病候:1、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胸部支脉:沿胸中,出于胁肋至腋下(天
12、地),上行至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经之间,经肘窝下行于前臂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到指端(中冲)。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2、主治病候:心痛、胸闷、心惊、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痛、掌心发热等。下列各项,没有属于真虚假实证“假”象的是A.腹部胀满B.呼吸喘促C.小便没有利D.大便闭结E.倦怠懒言答案:E解析:虚证和实证,有真假疑似之分,辨证时要从错杂的证候中,辨别真假,以去伪存真,才没有致犯“虚虚实实”之戒。辩虚实之真假与虚实之错杂证绝没有相同,应注意审察鉴别。(1)真实假虚:指疾病本身属实证,但又出现一些似乎是虚的现象。如热结肠胃,痰食壅滞
13、,大积大聚之实证,却见神情沉静,身寒肢冷,脉沉伏或迟涩等症脉。若仔细辨别则可以发现,神情虽沉静,但语出则声高气粗;脉虽沉伏或迟涩,但按之有力;虽然形寒肢冷,但胸腹久按灼手。导致这类似虚之症脉其原因并没有是病体虚弱,而是实邪阻滞经络,气血没有能外达之故,因此称这类症脉为假象、古称之为“大实有赢状”。此时治疗仍然应专力攻邪。(2)真虚假实:指疾病本质属虚证,但又出现一些似乎是实的现象。如素体脾虚、运化无力,因而出现腹部胀满而痛,脉弦等症脉。若仔细辨别可以发现,腹部胀满,即有时减轻,没有似实证的常满没有减;虽有腹痛,但喜按;脉虽弦,但重按则无力。导致这类似实之症脉的原因第8页/总78页并没有是实邪,
14、而是身体虚弱的结果,故亦稳定之为假象。古人所谓“至虚有盛候”,就是指此而言。治疗应用补法。答案选E。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心、肺B.心、肝C.肺、脾D.肝、肺E.肺、肾答案:C解析:肺与脾;土生金的母子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输布依靠肺脾的配合。患者久病,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腹部胀满,但时有缓减,腹痛而喜按,舌胖嫩而苔润,脉细弱而无力。其病机是A.真实假虚B.真实病证C.真虚假实D.真虚病证E.虚中夹实证答案:C解析:虚证和实证,有真假疑似之分,辨证时要从错杂的证候中,辨别真假,以去伪存真,才没有致犯“虚虚实实”之戒。辩虚实之真假与虚实之错杂证绝没有相同,应注意审察鉴别。1、真实假虚:
15、指疾病本身属实证,但又出现一些似乎是虚的现象。如热结肠胃,痰食壅滞,大积大聚之实证,却见神情沉静,身寒肢冷,脉沉伏或迟涩等症脉。若仔细辨别则可以发现,神情虽沉静,但语出则声高气粗;脉虽沉伏或迟涩,但按之有力;虽然形寒肢冷,但胸腹久按灼第9页/总78页手。导致这类似虚之症脉其原因并没有是病体虚弱,而是实邪阻滞经络,气血没有能外达之故,因此称这类症脉为假象、古称之为“大实有赢状”。此时治疗仍然应专力攻邪。2、真虚假实:指疾病本质属虚证,但又出现一些似乎是实的现象。如素体脾虚、运化无力,因而出现腹部胀满而痛,脉弦等症脉。若仔细辨别可以发现,腹部胀满,即有时减轻,没有似实证的常满没有减;虽有腹痛,但喜
16、按;脉虽弦,但重按则无力。导致这类似实之症脉的原因并没有是实邪,而是身体虚弱的结果,故亦稳定之为假象。古人所谓 至虚有盛候”,就是指此而言。治疗应用补法。疾气致病最重要的特点是A.容易发病B.必有高热C.伤津耗气D.扰动心神E.传染性强答案:E解析:中医彷气的致病特点:(1)疣气是一类客观存在的致病物质:肪气与六淫没有同,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气属于物质,是一类的细小物质,其形态没有能仅凭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到,却具有致病性,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温疫论)(2)历气致病具有特异性:对于厉气致病具有特异性的认识,其一,是一气自成一病,没有同疣气致病,其临床表现与病变规律也各有没有同
17、,每种厉气病都有区别于他种疾气病的一些特征。由此可初步建立起一种病气可以导致相应的一种疾气病的观点。其二,是某种历气与机体相应的脏腑经络之间存在着特异性的联系。当其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温疫论)说明各种厉气人体,是有其特异性的。(3)痛气致病急聚,病情险恶,症状类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疣气致病力强,比温邪、火第10页/总78页热邪气致病作用更为剧烈、险恶,具有发病急骤,来势迅猛,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此外,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人体感受厉气,可以从自然界直接感受或从患者传染而来,通过口鼻等多种途径人体而在人群传播。因此,病气致病,可以散在发生,也可以形成瘟
18、疫流行。如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烂喉痛、天花、霍乱等,实际上包括了现代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用治邪热壅肺之咳喘、气急,宜选用的药组是A.半夏、天南星B.陈皮、半夏C.麻黄、石膏D.白芥子、莱腋子E.苦杏仁、白果答案:C解析:本方证由表邪入里化热,热邪壅闭于肺所致。风邪外袭,卫表开合失司,故身热,无汗或有汗。热邪郁闭,肺失宜降,故咳逆气急,甚则鼻煽;热伤津液则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均为表里俱热之征。麻黄开宣肺气,以解表平喘,为君药;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为臣药。二药一辛温以宣肺为主,一辛寒以清肺为主,相制为用,且石膏用量倍麻黄,辛寒大于辛温,使本方成为辛凉之剂。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
19、主要原因是A.湿邪损伤阳气,病难速愈B.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C.湿性黏滞,没有易祛除,病难速愈D.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第11页/总78页答案:c解析:(1)湿的自然特征: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为长夏主气。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湿气主令。湿与脾土相应。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伤湿,或以水为事。湿邪为患,四季均可发病,且其伤人缓慢难察。(2)湿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趋下。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故湿为
20、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路,湿阻胸膈,气机没有畅则胸闷;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故现纳谷没有香、没有思饮食、脱痞腹胀、便滤没有爽、小便短涩之候。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且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对湿邪又有的易感性,所以脾具有运湿而恶湿的特性。因此,湿邪侵袭人体,必困于脾,使脾阳没有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小便短少等症。“湿胜则阳微”,因湿为阴邪,易于损伤人体阳气,由湿邪郁遏使阳气没有伸者,当用化气利湿通利小便的方法,使气机通畅,水道通调,则湿邪可从小便而去,湿去则阳气自
21、通。湿性重浊: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所 谓“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故湿邪致病,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湿浊困遏,清阳没有能伸展,则头昏沉重,状如裹束;如湿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阻,则可见肌肤没有仁、关节疼痛重着等。所 谓“浊”,即秽浊垢腻之意。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没有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哆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清泻、下痢脓血粘液;湿气,则小便浑浊、妇女黄白带下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疮疡、湿疹、脓水秽浊等。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所谓粘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粘滞性
22、。即湿病症状多粘滞而没有爽,如大便粘腻没有爽,小便涩滞没有畅,以及分泌物粘浊和舌苔粘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粘滞,蕴蒸没有化,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隐袭,病程较长,往往反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它是一第12页/总78页种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由于湿邪性质的特异性,在疾病的传变过程中,表现出起病缓、传变慢、病程长、难速愈的明显特征。他如湿疹、湿 痹(着痹)等,亦因其湿而没有易速愈。湿性趋下:水性就下,湿类于水,其质重浊,故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伤及人体下部。其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他如带下、小便浑浊、泄泻、下痢等,亦多由湿邪所致。但是,湿邪浸淫,上下内外,无处没有到,非
23、独侵袭人体下部。所 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只是说明湿性趋下,易侵阴位,为其特性之一而已。湿为长夏主气,与脾土相应。湿邪有阻遏气机,易伤阳气之性,其性重浊粘滞,且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表现为人体气机阻滞,脾阳没有振,水湿停聚而胸闷脱痞、肢体困重、呕恶泄泻等,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如泪、涕、痰、带下、二便等秽浊没有清。答案选C。患者口淡乏味,常提示的是A.痰热内盛B.湿热蕴脾C.肝胃郁热D.脾胃虚弱E.食滞胃脱答案:D解析:口淡是指患者味觉减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的症状。多见于脾胃气虚。朱砂入药的正确炮制方法是A.水飞B.炙C.煨D.煨第13页/总78页E.淬答案:A解析:利用粗细
24、粉末在水中悬浮性没有同,将没有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经反复研磨制备成极细腻粉末的方法,称水飞法。水飞法适用于没有溶于水的矿物药一一朱砂、雄黄。水飞目的:去除杂质,洁净;使质地细腻,便于内服和外用;防止在研磨过程中粉尘飞扬,污染环境;除去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如热、汞等。操作方法:将适当破碎,置钵中或其他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研磨成糊状,再加多量水搅拌,粗粒即下沉,立即倾出混悬液,下沉的粗粒再研磨,如此反复操作,至研细为止。将没有能混悬的杂质弃去。将前后倾出的混悬液合并静置,待沉淀后,倾去上面的清水,将干燥沉淀物研磨成极细粉末。注意事项:朱砂和雄黄要忌铁器,并要注意避免加热,以防毒性增强。朱砂一般
25、均要水飞。朱砂有毒,经水飞后可使达到纯净,极细,便于制剂及服用,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尚含有微量的杂质。杂质主要是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后者毒性极大,为朱砂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延胡索用治的病证是A.风寒头痛B.风湿痹痛C.泻痢腹痛D.疮痈肿痛E.气滞血瘀诸痛答案:E解析:功能主治:,利气,止痛。用于胸胁院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管理传染病分为A.甲类2 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B.甲类2 种、乙类23种、丙类9 种第14页/总78页C.甲类2种、乙类2 2 种、丙类1 1 种D.甲类2种、乙类2 0 种、丙类1 3 种E.甲类2种、乙类1 9 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西医 助理 资格考试 第一 单元 仿真 模拟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