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5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含答案.pdf
《2016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5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5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含答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第 5 5 节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标导航1.结合实例分析,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通过资料分析,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3.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阅读 P109)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阅读 P109110)1概念:不同的生态系统都有在一定范围内消除外来干扰的能力。2大小: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相反,组分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
2、其自我调节能力也越小。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后者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方面(阅读 P11011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抵抗力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2)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3)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越过限度,自我调节能力就遭到破坏。2恢复力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四、提
3、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阅读 P111)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五、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实验的基本原理(阅读 P112)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应该注意,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判断正误:(1)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2)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就越高.()(3)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不会有波动。()(4)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大于输出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则保持相对平衡.()(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恒定不变的。()答案(1)(2)(3)(4)(5)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繁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亦然。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1)负反馈调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5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含答案 2016 年高 中人 生物 必修 练习 生态系统 稳定性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