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份试卷合集》2022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5份试卷合集》2022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份试卷合集》2022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稀硫酸和铁的反应:2F e+6H+=2F e +3H z tB.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Z f T+O V=H zCH CO z tC.硫酸铜和氢氧化钢溶液反应:S 042+Ba2=Ba S 041D.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F e+Cu2=F e2+Cu【答案】D【解析】分析:A.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B.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分;C.漏写生成氢氧化铜的离子反应;D.反应生成硫酸亚铁、C u,遵循电子、电荷守恒及质量守恒定律。详
2、解:稀硫酸和铁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 e+2l f=F e +H 21,A 错误;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分,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l T+H C03-=H20+C021,B错误;硫酸铜和氢氧化领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2+S 042+Ba2t+20i r=Ba S 041+Cu(0H)21,C 错;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的离子反应为 F e+Cu2=F e2+Cu,D 正确;正确选项D。2.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A.半导体材料 B.制催化剂的材料C.制农药的材料 D.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答案】A【解析】【详解】A.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区域的
3、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故 A 正确。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催化剂元素,故 B 错误;C.制备农药元素可以从周期表的左上角中的非金属元素中找到,故 C 错误;D.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故 D 错误;故选:A【点睛】处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3.下列原子序数的元素,彼此之间能形成离子键的是()A.1 和 16B.6 和 8c.9 和 11D.1 和 17【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原子序数判断出元素,然后依据元素的性质判断形成的化学键类型。详解:A.1 和
4、 16分别是H 和 S,形成的H2s中含有共价键,A 错误;B.6和 8 分别是C 和 O,形成的CO或 CO?中含有共价键,B 错误;C.9 和 11分别是F 和 N a,形成的NaF中含有离子键,C 正确;D.1 和 17分别是H 和 C L 形成的HC1中含有共价键,D 错误。答案选C。点睛: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需要注意的是AlCb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
5、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加热到一定温度引发后,停止加热反应也能继续进行.A.只有 B.只有 C.D.【答案】B【解析】分析:始变=生成物的能量和-反应物的能量和,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据此分析判断。详解:煤的燃烧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到着火点才能进行,故错误;很多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故错误;反应热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高低,AH=生成物的能量和-反应物的能量和,故正确;放热反应发生后,反应放出的能量可能会维持反应继续进行,故正确;故选B。5.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2O2 Mn02 2H2O+O2?B.C12+H2O HC1+HC1OC.SO
6、2+2NaOH=Na2SO3+H2O D.C+4HNCh(浓)C()#+4NO,T+2H,O【答案】C【解析】【详解】A.2H2O,MQ 2H,O+6 t 存在住合价变化.氧元素由-1价变为0 价和-2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 不选;B.C12+H2O H HCI+HCIO中存在C1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 不选;C.SO2+2NaOH=Na2sO3+H2O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 项 C 选;D.C+4HNC3(浓)0=CO2T+4NO2T+2H2。存在化合价变化,碳元素由0 价变为+4价,氮元素由+5价变为+4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 项 D 不选;
7、答案选C。6.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化合物的是()A.Na Cl、H C1、Na O H B.Na?S、眄、If e OC.Cl2,H 2s0,、S 02 D.H Br,C02 S i 02【答案】D【解析】【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据此解答。【详解】A.NaCl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HCI是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NaOH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A 不选;B.Na2s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出0 是含
8、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B 不选;c.C1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单质,H2s04和 SO2均是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c 不选;D.HBr、CO2、SiO2均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D 选;答案选D。【点睛】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以及化学键和化合物类型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和非金属之间不一定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铝中不存在离子键。另外离子化合物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能含有离子键。7.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焰色反应 B.石油分储 C.煤的干储 D.碘的升华【答案】C【解析】A.焰色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误;B.石油分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9、变化,故 B错误;C.煤的干馆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 C正确;D.碘的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煤的干储和石油分储的区别。8.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氢 H*C1-B.二氧化碳:&:C:6:C.氮气二 二 D.氯化镁 Cl Mg 2*Cl r【答案】B【解析】分析:A.氯化氢中含有共价键;B.二氧化碳中含有共价键;C.氮气分子中氮原子还含有不参与成键的电子;D.氯化镁中含有离子键。详解:A.氯化氢分子中含
10、有共价键,电子式为H 1&:,A 错误;B.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电子式为:6::C:6:,B 正确;C.氮气的电子式为二Z T Z:,c 错误;D.氯化镁中含有离子键,电子式为:&f-M g2+t&:一,D 错误。答案选B。9.在 CaCO3(s)L C a O(s)+CO2(g)的反应体系中,既能加快正反应速率又能加快逆反应速率的条件是A.减压 B.增 大 CaC(h 的量 C.增大CO2的量 D.升温【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解答。详解:A.减压,反应速率减慢,故 A 错误;B.增 大 CaCOj的量,碳酸钙为固体,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 B 错误;C
11、.增大CO2的量,能够增大逆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正反应速率,故 C 错误;D.升温,既能加快正反应速率又能加快逆反应速率,故 D 正确;故选D。10.分子式为CM B与饱和NaHCOs溶液反应能放出气体,且 lmolGHuA与足量钠反应放出Imol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7 种 B.8 种 C.9 种 D.12 种【答案】D【解析】分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0O3,等量的有机物与足量的NaHCCh溶液、Na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1:1,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 个-COOH、1 个-O H,该有机物可以看作,CRho中 2 个 H 原子,分别被-COOH、-OH代替,结
12、合C4H10的同分异构体判断。详解: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0O3,等量的有机物与足量的NaHCCh溶液、Na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1:1,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 个-COOH、1 个-O H,该有机物可以看作,C4H10中 2 个H 原子,分另U 被-COOH、-OH代替,若 CJiio为正丁烷:CH3cH2cH2cH3,2 个 H 原子分别被-COOH、-OH代替,都取代同一碳原子上2 个H 原子,有 2 种,取代不同C 原子的2 个 H 原子,有 6 种,相应的同分异构体有8 种;若 C4H10为异丁烷:CH3cH(CH2)CH3,2 个 H 原子分别被-COOH、-OH代
13、替,都取代同一碳原子上2个 H 原子,有 1 种,取代不同C 原子的2 个 H 原子,有 3 种,相应的同分异构体有4 种;故该有机物的可能的结构有8+4=12种。所 以 D 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判断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是关键,注意取代中利用定一移二进行判断。1 1.在乙烯、乙 醛(C2H4。)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6%B.37%C.48%D.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知,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总是6:1 的,所以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 4%,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 7%,答
14、案选B。1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气、石油、甲醇、风力、氢气为一次能源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僧法、电渗析法等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D.PM 2.5 含有的铅、镉、格、帆、神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A、氢能属于二次能源;B.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C.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油;D、碑属于非金属元素。详解:A、一次能源是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包括化石燃料(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核燃料、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
15、、潮汐能等,氢能属于二次能源,故 A错误;B.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蒸储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蒸储法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淡化海水的方法,技术和工艺比较完备;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离子交换的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较好的海水淡化技术,原理为通电后,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分离盐和水,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C 错误;D.铅、镉、铭、帆属于金属元素,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D 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1 3.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
16、oi SO2和 ImolC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 2 S 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B.当 的 浓 度 不 变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当单位时间消耗a mol Ch,同时消耗2a mol SO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当 SO?、Ch、SO3的分子数比为2:1:2,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B【解析】【详解】A.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不等于零,故 A 错误;B.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达到化学平衡时,SO2、。2和 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变,故 B
17、正确;C.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不等于零,当单位时间消耗a molO2,同时消耗2a mol SO2时,只表示反应正向进行,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 C 错误;D.当 SO2、Oz、SO3的分子数比为2:1:2,反应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可能未达到平衡,这与反应条件及加入的物质的多少有关,故 D 错误;答案选B。1 4.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制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在引入的海水中加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 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关于从海水中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18、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进行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C.第步电解制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D.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地球上有丰富的海水资源,故 A 正确;B.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最基本的方法是往海水里加石灰乳,得 到 Mg(OH)2沉淀,将沉淀分离后再加入盐酸变成M gC H 之后经结晶、过滤、干燥、电解,即可得到金属镁,据此结合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步骤知: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获取MgCb,故 B 正确;C.镁是很活泼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较弱,不易用热还原法制取,可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镁单质,故 C
19、 正确;D.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是碳酸钙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发生的化合反应,海水中的镁离子和氢氧化钙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镁的沉淀,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镁,为复分解反应,氯化镁电解为分解反应,该过程中未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故 D 错误;故答案为D。15.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只有 Nth B.只有 NO C.NO2和 NO D.NO2和 H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因先开始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为Cu+4HN()3(浓)=Cu(NO3)2+2NO2T+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会变为稀硝酸,稀硝酸继续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
20、u(NO3)2+2NOt+4H2O,所以,产生的气体为NO2和 NO.故选C.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CL、Bn、L 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B.Li、Na、K、Rb单质密度逐渐增大C.水分子很稳定是因为分子间有氢键 D.熔融A1CL不导电,说明其为共价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分之间作用力判断熔点;B.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主族性质递变规律判断;C.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D.熔融状态的共价化合物不导电。详解:F2、C的、Bn、L 单质是分子晶体,其熔点与分之间作用力有关,随着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之间作用力逐渐增大,熔点逐渐升高,A选项错误;Li、Na、K、Rb是同主族的元
21、素单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密度逐渐增大,但 K的密度比Na小,所以其密度关系正确的是:锚锄钠钾锂,B选项错误;水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其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与分之间作用力(氢键也是分之间作用力)无关,C选项错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仍然以分子或者原子形式存在,没有离子出现,所以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熔融A1CL不导电,说明其为共价化合物,D选项正确;正确选项D。点睛:比较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然后再在同类型晶体中进行比较,如果是同一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要看不同的晶体类型具体对待:1.同属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
22、如果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分子之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出现反常。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例如本题中:l2Br2Cl2F2;2.同属原子晶体,一般来说,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就越大,晶体的熔沸点也就越高。例如:金 刚 石(C-C)二氧化硅(S i-O)碳 化 硅(S i-C)晶 体 硅(S i-S i);3.同属离子晶体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则离子键越强,晶格能越高,熔沸点越高。例如:MgOMgCl2,NaCOCsCL17.“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的偏二甲脚CHsM),氧化剂是液态的弗0“已
23、知1.5 g 偏二甲胧完全燃烧生成瓯CO2和液态上0 放出热量50 k jo 下列说法不氐确的是().A.燃料在火箭发动机中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B.偏二甲肝在MO,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C.该反应中偏二甲脐和MO,总能量低于C。、g和压0 的总能量D.偏二甲肺在N20 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 8N2+2N204 2C02+3N2+4H20【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1.5 g 偏二甲基肿燃烧时放出50 k J热量,故 A、B 两项正确;偏二甲胱在氧化剂中燃烧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 项错误;D 项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正确。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
24、苯可以萃取溟水中的澳单质B.蒸储时,应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下C.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D.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苯不溶于水,溪在苯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则用苯可以萃取溟水中的溟单质,A 正确;B.蒸储时,温度计测定馈分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情烧瓶的支管口处,B 错误;C.玻璃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易捣破滤纸,则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C 错误;D.用试管加热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可以直接加热,D 错误;故选A。【点睛】只要符合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
25、水中大,且萃取剂与水的密度有差别即可萃取。19.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锌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从锌电极经过硫酸铜溶液流向铜电极C.铜电极上的反应为C+2e-=Cu D.溶液中的S O 产向锌电极移动【答案】B【解析】A、在上述原电池中金属锌比铜活泼,因此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本身被氧化。铜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正确;B、电子从负极经外接导线流向正极。错误;C、铜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反应为Cu,2e-=Cu。正 确;D、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铜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硫酸根向负极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份试卷合集 试卷 2022 湖南省 娄底市 第二 学期 化学 期末考试 模拟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