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练习题.pd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练习题.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 0 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 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 分 10 0 分,考试时间9 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 择 题30分)一、单 选 题(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3 0 分)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2、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的是带火星的木条02的检验稀释浓硫酸c.制取C 02D.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3、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一些危险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4、如图是同学们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部分装置图,向烧杯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白磷被引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和水反应是放热的B.该实验说明燃烧不需要氧气C.生石灰和水反应是分解反应D.可燃物燃烧要降低其着火点5、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分类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就气B.氧化物:二氧化硫、甲烷C.单质:金刚石D.酸:碳酸、硫酸6、下列所示实验设计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蘸酚酎溶港的棉花籁浓盐酸的 隼
3、花 证 明 分 子 在 不 断 运 动II粥OIC.D.B.用碱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干燥的空 气 证 明 铁 生 锈 与 氧 气 有 关蒸储水铁钉一检验醋酸是否具有酸性二 二 一 醋 酸拿:化镁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 O?,那么燃烧能生成C O 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在燃烧,火星四射
4、,生成黑色固体B.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检验氧气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9、一定条件下,溶液中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化学反应速率就越快,现 用5 0 g 3 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1 0%的硫酸 水 碳酸钾固体 氯化钠固体A.B.C.D.1 0、小颖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了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洁净大烧杯浓氨水无色无色色酎液无酚方无色红色起始时 一段时间后酚酎溶液/无色A.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浓氨水和酚肤都具
5、有挥发性C.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D.小烧杯B起参照对比作用第n 卷(非 选 择 题 70分)二、填 空 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 0分)1、根据图示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实蛤一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实睑二 实蛤三(1)实验一中,氢 氧 化 钠 与 盐 酸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 烧杯内酚献的作用是 o玻璃棒的作用 0(2)实验二的目地是验证铁生锈与 和_ _ _ _ _ _ 有关,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水要 0植物油的作用。(3)实验三稀释浓硫酸时,先将 缓慢注入_ _ _ _ _ _,并用 不断搅拌。2、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下 列 成
6、语 的 原 意 与 燃 烧 不 相 关 的 是 (填字母序号)。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2)古 籍 天工开物就 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将 能转化为 能。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3、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0、Ca、Na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1)工业
7、上可用于制造肥皂的碱_ _ _ _;(2)常 用 于 冶 金 工 业 的 化 合 物;(3)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4)常 用 于 改 良 酸 性 土 壤 的 碱;4、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的p H与加入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稀氢氧化钠溶液的p H _ _ _ _ _7 (填或“=)(2)请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N a O H+H C l=N a Q+。(3)当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 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 _ _ _ _,此时在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 _ _ _ _ _ 色。(4)在如图中用A表示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
8、点。5、:.根据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1)如图装置A、B、C、D中 液 体 变 红 的 是 (填序号);水氨%(2)此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3)此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oII.如图是验证c o?性质的实验,其中都有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小干花,请回答问题:(4)装置小花喷水后的颜色是一。(5)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三、计 算 题(5 小题,每小题5 分,共计2 5 分)1、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2 0 g 稀硫酸样品,将 5%的 N a O H 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 a O H 溶液的加入,溶液p H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并计算:(1)a
9、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o(2)当 p H=7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下同)(3)计算稀H 2 so i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现有7 3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 0%的稀盐酸和1 2 7 g 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已知烧杯中装有2 0 0 g 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其中含硫酸铜4.8 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氧化铜,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氧化铜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计算:(1)m=g o(2)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o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
10、。现有废硫酸9.8 t(H z S O i 的质量分数为2 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可生产F e S O”的质量是多少?5、某石灰水中含有1 4.8 g 氢氧化钙,要使这些氢氧化钙全部转化成碳酸钙沉淀,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四、实验探究(5 小题,每小题5 分,共计2 5 分)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小刚和小强同学到实验室去做探究实验时,他们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他们认为此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了,接着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查阅资料)(1)2 0 c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O HNO;crs
11、otco;N a,溶溶溶溶溶C a2+溶溶溶微不(2)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酸溶液变色(猜想与假设)小刚猜想: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小强猜想:。(实验探究)小刚和小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他们各自的猜想。探究过程如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步骤一取样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_ _ _ _ _ _ 生成氢氧化钠已变质。写出加入氯化钙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步骤二取上述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醐溶液酚酗溶液变为 色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得出结论)小刚的猜想正确。(
12、表达与交流)(1)把 表 格 中 三 处 横 线 处 填 写 完 整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3)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_ _ _ _ _ _ O(4)欲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碳酸钠可以使用氢氧化纵溶液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 a 2 c 0 3 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2 0.0 0 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5)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6)A装 置 的 作 用 是 中 的 氢 氧 化 钠 作 用 是,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吗?(填是或否)。
13、(7)装 置E的作用是;(8)实 验 结 束 后 测 得 装 置D增 重0.8 8 g,则 湖 盐 样 品 中N a 2 c 0 3的质量分数为2、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 名 为“5 0 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 的“5 0 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品名:5 0 4双吸剂成分:铁粉、生石灰等(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 e、F e203,C a O、C a (O H)2和C a C C L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 a (O H)2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
14、表示)。(实 验 探 究1)甲同学的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储水溶解,静置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固体中一定含有_ _ _ _ _ _ 和氢氧化钙。(实验质疑)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酣溶液。溶液变红。(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_ _ _ _ _ _,一定不含F e203o(3)将 步 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固体中一定合有C a C 03o(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C a (O H)2 的结论,理由是(2)丙同学认
15、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 e z。?的结论,理 由 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2)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加足量(1)乙、丙 同 学 实 验 中 又 能 得 出 固 体 样 品 中 一 定 还 含 有。(2)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滤渣C (C a C O;i)的质量为1.0 g,则滤液A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 _ _ _ _ _ O(3)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 g,滤渣B中 C a C O,的质量为1.0g o(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以及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
16、如图1 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问题:生成沉淀质量图1 图2(1)第一组同学在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A中溶液仍然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猷除外,用化学式表示);第二组同学做完A实验后溶液呈无色,用微观理论解释A中溶液变为无色的反应的实质是_o(2)第三组同学做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均处于关闭状态)。B实验全过程的操作及现象如表:步骤:第一步:打开一关闭_现象:气球膨胀第二步:_气球又收缩至原来状态(3)请写出导致气球膨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实验结束后,小红将以上同学做的A、B两个实验的废液均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观察到混合后的废液呈
17、红色,由此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大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酚猷除外)(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如图2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实验结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 o(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模拟探究。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一)所示,写出红磷燃
18、烧的符号表达式_ _ _ _ _实验过程如下:(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3)等装置冷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三),细沙氢氧化钠溶液图三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
19、(填“能”或“不能”)原因是:(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l/5o(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查阅资料)资料一: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资料二:木炭在密闭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
20、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探究一)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_ _ _ _ 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集气瓶中(探究三)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 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上图(图四)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小明的猜想成立。(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A.能
21、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5、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同学们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放于天平左盘,调节天平使之平衡。观察到铁钉表面变为红色,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细心的同学发现,铁钉表面同时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探 究 1、产生的气泡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会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猜想)A同学:氧 气 B同学:二氧 化 硫 C同学:二氧 化 碳 D同学:氢气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
22、为C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0(进行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1)反应一段时间后,A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 _ _ _ _ _ _,则她的猜想错误。(2)B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则她的猜想也错误。(3)D同学将图I 中的a端导管与图H中的 端导管相连。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从图I I 另一端导管出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得出结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探究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会产生氢气?(查阅资料)有些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猜想与假设)硫酸铜溶液可能显_ _ _ _ _
23、 _ 性。(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正确_ _ _ _ _ _(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反思与评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B、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使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正确。C、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悬滴”,不能伸入试管中,滴加乙醇时要将试管略倾斜,使乙醇沿试管内壁流入试管,以免开始与水混合。正确。D、蒸发操作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搅拌不应上下移动,以免玻璃棒与容器内壁碰撞。错误。故选D o【点睛】2、C【详解】A、氧气
24、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故此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速散热,故此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时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未溶解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会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故此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采用控制变量法,使白磷和红磷处于同样的温度下,并且都与氧气接触,出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则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故此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o【点睛】3、D【详解】A、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应在玻璃器
25、皿中称量,故 A错误;B、pH试纸不能浸入待测液中,避免污染试剂,使测量不准确,故 B错误;C、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液体药品,避免液体飞溅,故 C错误;D、量筒读数,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D正确。故选D o4、A【详解】A、向烧杯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白磷被引燃,说明生石灰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符合题意;B、该实验说明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不能说明不需要氧气,故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D、可燃物燃烧要升温达到着火点,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o【点 青】5、B【详解】A、覆气属于稀有气体,故A选项叙述正确;B、氧化物是指只由两种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 单元 单元测试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