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pdf
《2022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pdf(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答案版)2022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1.下列哪些因素属于生物因素引起的炎症:()A.高温B.强酸C.原虫D.细菌E.病毒【答案】C D E0【解析】凡是能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子都能引起炎症,致炎因子种类繁多:如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机械性损伤等,故A 错;化学性因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和芥子气等,故 B 错;生物性因子:病毒,细菌,原虫,真菌等,故C D E 对。故本题选C D E。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以下哪些:()A.变质B.渗出C.增生D.修复E.氧化【答案】A B C0【解析】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增生和渗出。故A B C 对。故本题选A B C。3.肉芽
2、肿性炎包括下列哪些成分:()A.巨噬细胞B.上皮样细胞C.多核巨细胞D.成纤维细胞E.新生毛细血管【答案】A B C o【解析】肉芽肿性炎以炎症局部巨噬细胞以及它的衍生细胞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特点,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巨噬细胞衍生的细胞包括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故 A B C 对;新生肉芽组织和成纤维细胞是肉芽组织的成分,故错D E。故本题选A B C。4.一 般 慢 性 炎 症 的 特 点 有 哪 些:()A.组织破坏B.修复C.氧化D.变性E.酸化【答案】A BO【解析】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的主要特点是:炎症灶内浸润的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反映了机体对损伤的持续反
3、应。组织破坏:主要有炎症细胞的产物引起。修复反应:常有讲明吸纳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以及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等实质细胞的增生,以替代和修复损伤组织。故A B 对;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增生和渗出。故D错。5.经血型蔓延会引起下列哪些症状:()A.菌血症B.毒血症C.败血D.脓毒败血症E.浓度菌血症【答案】A B C DO【解析】炎症灶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直接或通过淋巴到浸入血循环,病原微生物的毒性产物也可浸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故A B C D对。故本题选A B C D。6.炎性渗出液的特征是:()A.外观清亮B .不易凝固C.蛋白含量30 g/
4、LD.蛋白含量30 g/LE.比重1.0 1 8【答案】C E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炎症-渗出液与漏出液的知识点。(2)渗出液的特征有:渗出液是有炎症导致的,蛋白含量30 g/L(C对),漏出液的蛋白含量蛋白含量30 g/L(D错);比重 1.0 1 8(多数1.0 2 0)(E对);外观浑浊,易凝固(A B错)。故本题答案选C E。7 .急性炎症过程中组织发生损伤后,很快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A.细动脉短暂收缩B .血管舒张C.血流加速D.血流速度减慢E.血管通透性增加【答案】AB C D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的知识点。(2)
5、在急性炎症过程中,血管发生如下反应:1)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血流量增加;2)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和白细胞会渗出到血管外组织或体腔内(E 错,不属于血流动力学改变)。急性炎症过程中组织发生损伤后,很快按如下顺序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口径和血流量发生改变:首先细动脉短暂收缩损伤发生后立即出现,仅持续几秒钟(A 对);其次是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这是炎症局部组织发红和发热的原因(B C 对);然后血流速度减慢(D对)。故本题选AB C D。8.在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中,属于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是:()A.前列腺素B.白细胞三稀C.脂质素D.组胺E.5-羟色胺【答案】AB C o【解析】(1)该题考
6、查的是病理学-炎症-炎症介质的知识点。(2)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可以分为血管活性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血小板激活因子、细胞因子等类型。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包括前列腺素(P G)、白细胞三稀(L T)和脂质素(L X),参与炎症和凝血反应(AB C对)。血管活性胺包括组胺和5-轻色胺,储存在细胞的分泌颗粒中,在急性炎症反应时最先释放(D E错)。故本题选择AB C o9.具有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内源性趋化因子包括:()A.细菌产物B.补体成分C.细胞因子D.白细胞三烯E.以上都对【答案】B C D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炎症-
7、急性炎症中白细胞反应的知识点。(2)具有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最常见的外源性趋化因子是细菌产物,特别是含有N-甲酰甲硫氨酸末端的多肽(A错)。内源性趋化因子包括补体成分(特别是C 5 a)、白细胞三烯(主要是L T B 4)和细胞因子(特别是I L-8等)(B C D对)。趋化因子具有特异性,有些趋化因子只吸引中性粒细胞,而另一些趋化因子则吸引单核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故本题选B C D。1 0.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的主要特点是:()A.病灶内主要是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B.伴有组织破坏C.修复反应明显D.形成结节状病灶E.上皮
8、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增生明显【答案】A B C o【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炎症-慢性炎症的知识点。(2)根据慢性炎症的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两大类:一般慢性炎症(又称非特异性慢性炎)和肉芽肿性炎(又称特异性慢性炎)。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的主要特点是:炎症灶内浸润的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A对);组织破坏:主要由炎症细胞的产物引起(B对);修复反应:常有较明显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以及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等实质细胞的增生,以替代和修复损伤的组织(C 对)。肉芽肿性炎以炎症局部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即肉芽肿)为特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D错
9、)。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是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具有诊断意义(E错)。故本题选A B C。1 1.下列不属于短骨的是:()A.手舟骨B.月骨C.三角骨D.骸骨E.豌豆骨【答案】Do【解析】2.短骨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运动较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跑骨。腕骨属于短骨,共8块,排成近、远二列。近侧列由楼侧向尺侧分别为:手舟骨(A是,不选)、月骨(B是,不选)、三角骨(C是,不选)和豌豆骨(E是,不选);远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口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跑骨共7块,属短骨。分前、中、后三列。后列包括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列为位于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为内侧楔
10、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跟骨前方的骰骨(口诀:上距下跟舟外骰,楔一楔二外楔三)。位于肌腱内的扁圆形小骨称籽骨,骸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D不是,选D)o12.下列不属于中轴骨的是:()A.颅骨B.胸骨C.锁骨D.椎骨E.肋骨【答案】Co【解析】中轴骨包括躯干骨和颅(A 是,不选)。躯干骨包括2 4块椎骨(D 是,不选)、1 块舐骨、1 块尾骨、1 块胸骨(B 是,不选)和1 2 对肋骨(E 是,不选)。锁骨和肩胛骨属于上肢带骨(C 不是,选 C)。1 3 .关于骨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B.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C.黄骨髓可以恢复造血功能D.股骨内终身存在红骨
11、髓E.常选骼前上棘或骼后上棘等处进行骨髓穿刺【答案】D o【解析】骨髓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A 对,不选)。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血细胞,呈红色,有造血和免疫功能。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B 对,不选),5 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能力。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能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C 对,不选)。椎骨、骼骨、肋骨、胸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等长骨的肺内终生存在红骨髓(D错,选 D),临床常选骼前上棘或骼后上棘等处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E 对,不选)。1 4 .关于胸椎的描述错误
12、的是:()A.椎体自上向下逐渐增大B.椎体横断面呈心形C.横突末端均有横突肋凹D.关节突的关节面呈矢状位E.各相邻棘突呈叠瓦状排列【答案】D o【解析】胸椎椎体自上向下逐渐增大(A 对,不选),横断面呈心形(B 对,不选)。在椎体两侧面后份的上缘和下缘处,有半圆形浅凹,称上、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在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C 对,不选)。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D 错,选 D),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关节面则朝向前。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各相邻棘突呈叠瓦状排列(E 对,不选)。腰椎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1 5.关与胸骨角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柄与体连接处微向
13、前突B.两侧平对第2 肋间隙C.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D.水平划分上下纵隔E.向后平对第4 胸椎体下缘【答案】B o【解析】胸骨角为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A 对,不选),可在体表扪及,两侧平对第2 肋(B 错,选 B),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C 对,不选)。胸骨角部位又相当于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主动脉弓下缘水平、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部(D 对,不选)。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E对,不选)。1 6.咀嚼肌包括:()A.颍肌B.咬肌C.翼内肌D.翼外肌E.面肌【答案】A B C DO【解析】咀嚼肌包括颍肌、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A B C D对),配布于颍下颌关节周围,参与咀嚼运动。(2)面肌
14、大多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有闭合或开大面部口、眼、鼻等孔裂的作用,同时牵动面部皮肤显示表情,故面肌又称表情肌(E错)。1 7.下列属于膈肌的描述正确的是:()A.主动脉裂孔:约平第1 2胸椎,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B.食管裂孔:约平第1 0胸椎,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C.腔静脉孔:约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D.食管裂孔:约平第1 0胸椎,有主动脉和迷走神经通过E.食管裂孔:约平第8胸椎,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答案】A B C o【解析】(1)主动脉裂孔:约平第1 2胸椎,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约平第1 0胸椎,在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脉孔:约平
15、第8胸椎,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有下腔静脉通过。综上所述,A B C项正确。1 8.腹股沟三角的组成包括:()A.腹直肌外侧缘B.腹壁下动脉C.腹股沟韧带D.腹直肌内侧缘E.腹股沟管【答案】A B C o【解析】(1)腹股沟(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A B C)。(2)腹股沟管有两个口和四个壁。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 c m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突而形成的卵圆形孔,又称腹股沟管腹环;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皮下)环。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D E错)。1
16、9.下列属于背部肌肉的是:()A.斜方肌B.背阔肌C.前锯肌D.胸大肌E.竖脊肌【答案】A B EO【解析】(1)背肌:背浅肌:背部浅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背深肌:背部深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2)胸肌:胸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C D错)。2 0.上肢肌的前群包括:()A.肱二头肌B.喙肱肌C.肱三头肌D.肱肌E.缝匠肌【答案】A B D o【解析】(1)臂肌覆盖肱骨,分为前、后两群,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2)前群包括: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后群包括:肱三头肌(A B D对,C错)。(3)缝匠肌属于下肢肌(E错)。2 1.下列不属于骨的连结方式的是:()A.纤维
17、连结B.软骨连结C.骨性结合D.关节E.脂肪连结【答案】E o【解析】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形成骨连结。按骨连结的不同方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大类。直接连结这种连结可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三类(A B C均正确,不选)。间接连结又称为关节(D是,不选)或滑膜关节,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综上所述,E选项不是骨的连结方式。22.关节的结构不包括:()A.关节面B.关节囊C.韧带D.关节板E.关节腔【答案】Do【解析】(1)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面上被覆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多数由透明软骨构成,少数为纤维软骨,其厚薄因不同的关节和不同的年龄而异,通常为27mm
18、。关节软骨不仅使粗糙不平的关节面变为光滑,同时在运动时可以减少关节面的摩擦,缓冲震荡和冲击。关节囊:是由纤维结缔组织膜构成的囊,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膜,内层为滑膜,滑膜富含血管网,能产生滑液。滑液是透明的蛋白样液体,呈弱碱性,它为关节腔内提供了液态环境,不仅能增加润滑,而且也是关节软骨、半月板等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关节腔(ABE正确,不选)。(2)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C是,不选):是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关节盘和关节唇(肩关节和懿关节)是关节腔两种不同形态的纤维软骨。具有关节盘的关节是:颍下颌关节、胸锁关节、腕关节(楼腕关节盘)、膝关节(半月板)、肩锁关节、楼尺远侧关节
19、盘。滑膜裳和滑膜囊。综上所述,D项错误。2 3.关于关节的运动描述不正确的是:()A.移动:是最简单的一个骨关节面在另一骨关节面的滑动B.屈和伸:是指关节沿水平轴进行的运动C.收和展:是关节沿矢状轴进行的运动D.旋转:是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E.环转:能沿两轴以上运动的关节均可作环转运动【答案】B o【解析】关节的运动:移动:是最简单的一个骨关节面在另一骨关节面的滑动(A对,不选)。屈和伸:是指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运动(B错,选B)。在手部,由于拇指几乎与其他四指成直角,拇指背面朝向外侧,故该关节的屈伸运动是围绕矢状轴进行,拇指与手掌面的角度减小称为屈,反之称为伸。收和展:是关节沿矢状轴进行的运
20、动(C对,不选)。旋转:是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D对,不选)。如肱骨围绕骨中心轴向前内侧旋转,称旋内,而向后外侧旋转,则称旋外。环转:能沿两轴以上运动的关节均可作环转运动(E对,不选)。2 4.下列属于单轴关节的是:()A.指间关节B.楼腕关节C.寰枕关节D.肩关节E.跑跖关节【答案】A o【解析】(1)单轴关节:屈戌关节:又名滑车关节。如指间关节(A对,选A)。车轴关节:如寰枢正中关节和楼尺近侧关节。(2)双轴关节:椭圆关节:如楼腕关节和寰枕关节等(B C错,不选);鞍状关节:如拇指腕掌关节。(3)多轴关节:球窝关节:如肩关节(D错,不选)、髓关节、掌指关节;平面关节:如腕骨间关节和跑跖关
21、节(E错,不选)。2 5.躯干骨不包括下列哪一部分:()A.1 2块胸椎B.1 2对肋C.1块胸骨D.2 6块椎骨E.1块舐骨【答案】D o【解析】躯干骨的连结包括椎骨间的连结形成脊柱和由1 2块胸椎(A对,不选)、1 2对肋(B对,不选)和1块胸骨(C对,不选)连结构成的胸廓。脊柱由2 4块椎骨(D错,选D)、1块舐骨(E对,不选)和1块尾骨连结形成。2 6.关于非萎缩性胃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见于胃小弯B.病变呈多灶性或弥漫性C.胃黏膜充血、水肿D.黏膜浅层固有膜内有中性粒细胞的浸润E.腺体萎缩【答案】B C o【解析】该题考察的是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胃炎的知识点。非萎缩性胃炎
22、又称慢性单纯性胃炎,是胃黏膜最常见的病变之一,以胃窦部为常见(A 错)。病变呈多灶性或弥漫性(B 对)。胃镜检查病变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C 对),呈淡红色,可伴有点状出血和糜烂,表面可有灰黄或灰白色黏液性渗出物覆盖。镜下,病变主要表现为黏膜浅层固有膜内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D 错),中性粒细胞为急性炎症浸润炎细胞,非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炎症。但腺体保持完整,无萎缩性改变(E 对)。严重者炎症可累及黏膜深层。故本题选B C o2 7.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幽门螺旋杆菌感染B.胃液的消化作用C.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D.黏膜抗消化能力降低E.遗传因素【答案】A
23、B C D E o【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病的知识点。(2)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在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A对)。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屏障功能的破坏是胃、十二指肠黏膜组织被胃酸与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溃疡的重要原因(D对)。大量研究表明,溃疡病的发病是胃和十二指肠局部黏膜组织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的结果(B对)。溃疡病患者常有精神过度紧张或忧虑、胃液分泌障碍及迷走神经功能紊乱等现象(C对)。溃疡病在一些家庭中有高发趋势,提示本病的发生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E对)。故本题选AB C D E o2 8.关于克罗恩病病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变主要
24、累及回肠末端B.病变呈节段性C.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与浆细胞浸润D.可出现干酪样坏死E.不容易复发【答案】AB C o【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非特异性肠炎的知识点。(2)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主要侵犯消化道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A对),其次为结肠、回肠近端和空肠等处。病变呈节段性(B对),由正常黏膜分隔,故又称为局限性肠炎。镜下其肠壁各层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与浆细胞浸润(C对)。约半数以上病例出现结核样肉芽肿,但无干酪样坏死改变(D错)。本病呈慢性经过,经治疗后可缓解,但常复发(E错)。故本题选A B C。2 9.以下属于肝功能障碍的体征是:
25、()A.白蛋白降低,且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B.皮肤、黏膜或皮下出血C.患者常出现肝细胞性黄疸D.蜘蛛痣和肝掌E.肝性脑病【答案】A B C D E o【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的知识点。(2)肝功能障碍是指肝细胞长期反复受到损伤所致,可从肝细胞正常情况下具有哪些功能来推出肝功能障碍的体征。肝细胞受损后,合成白蛋白的功能降低,使血浆白蛋白减少。由于从胃肠道吸收的一些抗原性物质未经肝细胞处理,直接经过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刺激免疫系统合成球蛋白增多,故血清学检查出现白蛋白降低,且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现象(A对);由于肝脏功能受损,所以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医学 基础知识 考试 模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