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高考专题提分复习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语言题(教师版).pdf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高考专题提分复习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语言题(教师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高考专题提分复习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语言题(教师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高考专题提分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一语言题命题方向解读:1 .鉴赏范围应以唐诗宋词为主,兼顾元明清时代的诗歌。2 .考查内容仍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为主,诗歌的形象、语言风格等考点以及观点评价也偶有出现。3 .单首诗歌考查形式仍将是主流,比较阅读将成为一大热点。4 .更重视整体理解,各考点综合考查。5 .立足整体把握,从小处切入设题。近年来,从具体的某一句、某一联入手考理解,从前后顺序或照应的角度考构思,从古人的评价或关于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考鉴赏的命题方式较为走俏。命题规律:诗歌的内容是与语言紧密相连、相依相存的,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也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从考
2、查的角度上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炼字、炼句 语言风格。蓼【真题探秘】:(选自2 0 1 7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早上五盘岭岑 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咒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畲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 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做简要分析。解 析(1)精准审题:该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
3、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如“斗”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竦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2)解题思路: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答题步骤: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第三、点出该字有无修辞,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点明效果。答案 “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噪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Stepl,固
4、本强基锻造语言能力一、提分秘籍答 题 方 法 明 确您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 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突 破 一 炼 字(含诗眼)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所谓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般说来,所炼之字是点明主旨的关键字,或是一首诗一句诗中最精辟、最灵动、最关键的字。高考炼字类试题主要是考查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和叠词。(-)设问方
5、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5、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 什 么?6、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8、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9、这 首 诗(某 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常见设问方式1.(2017 山 东 卷)“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 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
6、析。2.(2016 天津卷)“满目望云山”句 中“望”字 一 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3.(2015 山东卷)请 对 上 片 前 两 句 中 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2015 湖 北 卷)简 要 分 析 第 三 联 中“荒”“瘦”二字的妙处。5.这 首 诗 的“诗 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诗 人 的 心 绪 集 中 体 现 在“X”字 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7.本 诗 是 怎 样 以“X X”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审题要点定向题 干 中 有 明 确 的“诗 眼”或关键字眼答题步骤分析思路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7、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炼字的角度:动 词、形 容 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 色彩的)、叠 词、拟 声 词、数量词、虚 词。炼字重点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答题步骤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作用:点 出 该 字 描 绘 了 怎 样 的 景 象(姿态、神态、氛 围、意 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规范答题样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这里运用手法,(步 骤1,没有手法可以省略此步
8、)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 景,(步 骤2)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结构上具有的作用,具有(生动形象、含蓄蕴 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的表达效果。(步 骤3)积 累1类型作用典例动词具有凝练、形 象、生动传神的效果,赋予形象以动态感。如2011 天 津 卷 骤雨颔 联“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 鸣 瀑”两 句 中 的“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性 质、状 态 等,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物象具体、生动、直观、形 象。如2013 湖 南 卷 钓船归首
9、句“绿净春深好染衣”中 的“净”字,联 系“春 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名词多个意象名词连用可营造出富有情韵的意境。如2012 广 东 卷 余杭四月颔 联“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上 句 将“朱 樱”,青 豆,酒,三个 名 词(意象)排列.下 句 将“绿 草”“白鹅”“村”三个 名 词(意象)排 列,营造出一种富有情韵的画面。活用词临时改变词性,往往为诗眼,具有化如2015-广 东 卷 早过大通驿颈 联“风软一江水,云轻九积 累2静为动、化庸常为神奇的功效。以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10、居多。子山”两句中的“软”“轻”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软:使柔软;轻:使轻。江水本窈深而显冷涩,但在习习晨风吹拂之下竟显得柔软,“软”字很形象地写出晨风轻轻吹送、江水微微波褶的情状,从中亦可见出诗人早过大通驿的轻快心情。数量词数词或具有虚拟意义,侧重夸张渲染;或具有动词意义,凸显动态,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吴文英的词 风入松上阕:“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其 中“一丝柳、一寸柔情”,形成贴切的暗喻,使这种伤痛更加形象,更加感人。叠词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在于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以描
11、摹各种声音,收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 杜 甫 登高颔 联“萧萧”“滚滚”两个叠词形象地写出了秋天落叶纷纷、茫无边际的情态,“滚滚”写出了长江汹涌奔腾的气势,使人读来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使诗歌意境更显得沉郁雄浑、壮阔博大,也为后面写“悲秋”蓄足势。虚词这里的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运用恰当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2014 四 川 卷 秋暮吟望颔 联“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两句中的“常”“偏”两字,“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
12、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分类示例传神显旨的词“暖风熏得游人醉”中 的“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以动衬静的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 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以动写静的词“云破月来花弄影”中 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以实写虚的词“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以形象生动的“闹”字描写无形的“春意”,不仅描绘出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分类示
13、例以乐衬哀的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 的“碧江 白鸟”“青山”“艳花”等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 下 句“何日是归年”的思乡伤感之情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叠词“迢迢牵牛星,皎 皎 河 汉 女 中 的“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表颜色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一“红”一“绿力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的这个过程充分表现出来,暗示时序的转换,青春不再。拟声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 的“嘈嘈”“切切”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特殊虚词唐朝诗人善于运用虚词,王
14、 勃 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若 去 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李 商 隐 无题中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方”“始”两个虚词表现出的是生命中的执着与坚韧的精神力量。“诗眼”答题角度 多要素最生动,最具活力。最能营造意境。最易统摄全篇。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和主旨。抓住这些要素分析诗眼(关键词),是最有效的。多层级诗眼与重点字词在句子中、上下片中、全篇中乃至诗人的情感中,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意义或作用。固然,诗人的情感与句子、上下片、全篇密不可分,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分析诗眼与重点字词在这些层级中的不同表现。从局部角度,看诗眼对增强诗歌的形象性、精
15、确性所起到的作用,或者看它是如何增强诗歌的形象性、精确性的。从整体(全诗)角度,一看诗眼对揭示主旨所起到的作用或是如何揭示出主旨的,二看诗眼是如何连缀全篇内容的。多鉴赏诗眼,不宜笼统解说,也不宜从一个角度分析,应该有多角度意识。主要角度有角度两个:一是内容角度,二是艺术角度。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诗人感情等方面来理解诗眼。艺术角度,分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法等方面。拓展知识:确定诗眼“5 角度”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
16、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突 破 二 炼 句(赏析关键句)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表达凝练、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因而,鉴赏诗歌的语言,常常赏析诗
17、人炼句之妙。所考语句往往是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和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1.(2017-全国卷I)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常见设2.(2015 全国卷H)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问方式3.(2015 四川卷)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4.(2014 广东卷)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审题要点定向题干中有明确的赏析“X X”句字样答题步骤图解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词(句)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
18、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切入分析一般抓两点:如是从内容或结构上去问哪句是领全诗词时,分析时一般抓在内容上能起总领的句子或结构上能起承上启下的句子;当问哪个字时,一般宜抓住能体现或表现诗人情感的动词或形容词去理解分析。答题模本句是写景(事、情、物、人)的特点,(步 骤 1)运用手法,(步骤2,没有手法可以省略此板样式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怀(感情)。(步骤3)答题角度1.准确、全面地判断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1)准确判断要做到准确,首先,必须要理解每种表达技巧的个性用途:其次,要将读懂诗句和把握诗句的内容实质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判断表达技巧来说,首先要看句子的
19、表达方式,不少考生未能准确判断的原因就是未能判断句子的表达方式。如果所给句子是描写句,自然离不开描写技巧;如果是抒情句,自然离不开抒情技巧。其次看诗句的写作对象,即看它是写景的、写人的、叙事的,还是抒情的,要善于根据写作对象去判断“判断”的方向。(2)全面分析要做到全面,就要学会多角度分析。考虑句子的技巧,既要考虑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也要考虑结构技巧。不过,一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是优先考虑角度。当然,有时还要关注句子本身的语言特点:句子倒装一一错位的美;句子对仗一一整齐的美;适当省略一一韵味悠长的美;长于炼字一一凝练的美。关注结尾从表达方式看结尾技巧。主要有描写、抒情、议论三种作结方
20、式,重点是描写作结。描写作结主要有景物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三种,其中古人用得最多的是以景作结。它一定在结尾,它既要求最后一句写景,还要保证倒数第二句一定不能写景,否则就是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从修辞手法看结尾技巧。主要有比喻作结、以典作结、双关作结、对比作结、疑问作结。其中“疑问作结”。它又有三种情况:一是有疑而问,很常见;二是无疑却问(反突破三赏析语言风格问);三是明知故问(设问)。从表现手法看结尾技巧。主要有反衬作结、虚笔作结、以理作结等。2.全面、具体地分析表达效果(1)全面分析要有全面分析的意识,既要从内容角度考虑,更要从情感角度考虑。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角度:内容、主旨角度
21、。看它在塑造形象上是否具体、鲜明、生动,是否有利于主旨的表达。思想感情角度。看它对思想表达是否突出、深化、升华,对情感表达是否含蓄、强烈、丰富。向技巧自身角度。一般而言,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果句子是借景抒情,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果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是拓宽诗境,表意更为深广等。位置角度。“效果”就是作用,句子的作用有时还与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有关。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就有所不同。如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
22、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以景结情。当然,不是所有效果分析都要这样,但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关注其表达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2)具体分析所谓分析,就是把鉴赏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能否结合文本作细致、深入的分析,是评判赏析是否上乘的重要标准。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独特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设问方式1、请分
23、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这 首 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常见设问方式1.(2019 全国IH卷)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2.(2018 北京卷)清人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3.(2013 湖北卷)前人评此词,称 其“飘逸”请 结 合“闻说间山通阖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4.(2013 天津卷)“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5.(2011 湖北卷)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
24、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审题要点定向题干中有“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语言特点”等字样相关答题术语类型术语豪放型雄浑开阔、恢宏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高旷壮阔、雄浑苍茫、辽阔深远清幽型清静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淡雅闲适、含蓄深幽、空灵高远伤感型空蒙迷茫、冷落萧疏、孤寂冷清、迷离恍惚、凄清冷落、肃杀凄凉悲苦型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凄寂、朦胧邈远欢快型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答题步骤图解这种题型不7(特色)是 力巧妙。一要7同于语言上E意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
25、字,阐述字词运用主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1勺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答题模板样式本诗在语言运用上具有的特色。(步 骤1)诗中某句写出了。(步骤2)诗人运用这样的语言抒发了的情感。(步骤3)【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语文 一轮 高考 专题 复习 古代 诗歌 阅读 语言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