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楚雄州狮山镇武定第一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pdf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楚雄州狮山镇武定第一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楚雄州狮山镇武定第一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2021-2022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楚雄州狮山镇武定第一中学高三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楚雄州狮山镇武定第一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252 分分)1.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图中弧线 BAC 为晨昏线。读图,回答 12 题。1“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朦朦亮的,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吸收作用 B散射作用 C逆辐射作用 D反射作用2当漠河出现白夜时 AAB 弧为晨线的一段 BAC 弧上各地时间均为 600 C我国各地均昼长夜短 D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2、一年中的最大值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B 2.C2.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判断 25-27题。25下列四项,属于 X 地所在国的是A好望角B泰姬陵C大堡礁D,格林尼治天文台26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 地A时逢干季B盛行东北季风C每月降水量在 10mm 以下D气旋活动频繁27.Y 地所在国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C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 D C3.2013 年 11 月 12 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
3、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从图中数据来看,四省区中丙省将最有可能会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判断依据是()丙省老年人口比重下降,老龄化减轻丙省老年人口比重最大,老龄化最严重丙省劳动人口比重扩大,劳动力充足丙省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也下降,有大量劳动人口迁入A.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统计图的判读和人口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丙省老年人口比重最大,所以老龄化最严重。根据两幅图的对比,2010 年比 2000年丙省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也下降,所以
4、有大量劳动人口迁入。4.某游客的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 3 时 l5 分,霞光就撒满了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某边镇小镇的市场上,这儿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据此判断回答读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位于A图中 B图中C图中 D图中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5.科考队在大兴安岭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原始地貌为山前冲积扇前缘,土壤分为粗颗粒层和细颗粒层两种。土壤类型主要为淋溶黑钙土。但在背风坡海拔200 米处(1223347E,454501N)发现土壤变为栗钙土,并且该处地层的上部偏红,说明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在该处富集。据此回答5-6 题。5若土壤温度与铁元素的富集能力成正比,则土壤变为栗钙土
5、的条件应为A.高温多雨 B.低温多雨 C.高温少雨 D.低温少雨6当地越靠近冲击扇的前缘方向,土层的变化情况为A.粗颗粒层变厚,细颗粒层变厚 B.粗颗粒层变薄,细颗粒层变厚C.粗颗粒层变厚,细颗粒层变薄 D.粗颗粒层变薄,细颗粒层变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5.C 6.B6.下图为我国秦岭山区一河流某季节示意图及从甲地到乙地流水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8.图中信息显示出A.河流由甲地流向乙地B.该河流全河段都有凌汛现象C.丘陵山地的等温线向北凸出D.河道 b 处为侵蚀岸,沉积物少19.近年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变小,可能是该区域耕地面积扩大山区修建水库植被覆盖率提高山区违法修建别
6、墅A.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8.D 19.B【18 题详解】从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甲到乙的平均粒径在增大,说明河流是从乙流向甲,因为粒径大的沉积物先沉积。故 A 错误;丘陵山地海拔较高,气温比平行的其他地区较低,所以其等温线应该向气温高的方向即南凸出。故 C 错误;从河流处 1 月份 0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可以看出,该区域的气温由南向北递减,所以说甲到乙河段的气温在 1 月份高于 0,因此其没有结冰期。故 B 错误;由图可知,b处在河流弯道处,该地的冲刷作用比较大,所以其沉积物少。故 D 正确。故选 D【19 题详解】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说明地表表层的大颗粒物质很少被
7、带入河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植被覆盖率提高,减少了水流的冲刷能力;也有可能是降水量减少,地表水的汇集量减小,水流携带能力减弱;耕地面积扩大和山区违法修建别墅只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流水的冲刷能力增强,河流颗粒物粒径变大,故错误,正确,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7.下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 6 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 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 0 时CMO 为晨线DNO 为晨线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8.澳大利亚(图 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8、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 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 1 所示的()A.地附近B.地附近C.地附近D.地附近8.推测该类地下住宅()室温不变冬暖夏凉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7.B 8.B【7 题详解】读材料可知,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图中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为热带草
9、原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地中只有地符合这一特征。故选 B。【8 题详解】这类地下住宅的室温有变化,但是变化小;蒙古包位于地上,和这类住宅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类似于冬暖夏凉的黄土高原的窑洞。据此分析选B。9.长沙市某中学开展地理野外观测活动,下图中各点是a、b、c、d 四个小组以村庄 M 为基点的实测相对高度,单位为米。回答下面小题。1.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A.山脊B.山间盆地C.鞍部D.山顶2.只考虑海拔因素,a、b、c、d 四个小组所在坡地中,温差变化最大是()A.aB.bC.cD.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 2.A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可知,山脊为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
10、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凸,就是山脊 A 错。盆地或洼地为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B 错。鞍部为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由图可知,图中ab 数值为负、而 cd 数值为正,说明 ab 为山谷、cd 为山脊,M 村位于鞍部,C 对。山顶为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D 错。故选 C。2.由图可知:a 处相对高度变化最大(-20,-66),相对高度越大,温差变化越大,故选A。10.“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页岩地区 B砾石层地区 C石灰岩地区 D花岗岩地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11.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
11、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2.北京雨燕每年三、四月来到北京,喜欢在老宅子里筑巢繁衍后代,七、八月飞离北京。科学家们通过光感应器定位,绘制出 20142015 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下图)。光感应器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读图回答1-2 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光感应器定位得到的数据可能误差较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迁徙途中雨燕飞越了昆仑山、东非高原等地区
12、B城市的发展严重威胁北京雨燕的繁衍环境C图中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跨越了两大板块D飞经南非高原时,草原上呈现出一片枯黄的景象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 2.B13.(双选题)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图 11 为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920 题。图 1119、影响澳大利亚沿海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降水20、红树林遭受大量人为破坏将()A、加剧海岸侵蚀 B、加快泥沙淤积速度C、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D、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9.AC 20.AD1
13、9.【目的】本题考查学生读图的推断能力。结合图示,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区域红树林物种数量最多,这是因为北部纬度低、热量充足;同时,东部沿海数量多于西部沿海数量,是因为东部受沿岸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所以选 A C 正确.20.【目的】本题旨在考查沿海森林功能的知识,考查学生读图的推断能力。沿海森林主要起防海浪侵袭、防台(飓)风等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所以选A D。14.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下图中的曲线反映了某地某日观测的近地面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影响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天气状
14、况气候特点地形地表温度太阳高度A.B.C.D.17.甲、乙、丙三条曲线与下列各要素之间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A.甲地表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B.甲地面净辐射强度,乙地表温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C.甲近地面大气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丙地表温度D.甲地表温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18.有关该图反映观测地点和时间对应正确的是()A.西欧平原,3、4 月份B.撒哈拉沙漠,7、8 月份C.青藏高原,5、6 月份D.准噶尔盆地,10、11 月份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6.B 17.A 18.C【16 题详解】云量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到达地面的少,正确;气候类型反映一地多
15、年的气候待征,不能体现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弱,错误;地形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正确;地表温度不影响太阳辐射,错误;影响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太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太阳辐射强,正确;故选 B 正确【17 题详解】根据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地表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地表温度与太阳辐射强度基本呈同步变化,所以甲表示地表温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白天地面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夜晚为负值,所以乙图像表示地面净辐射;近地面大气的温度变化要滞后于地表温度的变化,故丙表示近地面大气的温度。综合
16、分析,A 项符合题意。【18 题详解】图中太阳总辐射量最大值,应是当地地方时是 12 点,对应世界时 6 点,比零时区早 6 小时,可判断该地的经度约为东经 90,根据经纬度位置分析,不可能是西欧平原及撒哈拉沙漠,A、B 错误;由图示太阳辐射强度曲线分析,该日日出约为世界时23 时,日落约为世界时 13 时,昼长夜短,该地为夏季,但近地面大气温度该日最高温度约为150,判断观测点应是青藏高原的 5、6 月份,C 正确。该地最低气温大于 0,准噶尔盆地在 10、11 月份的气温小于 0,D 错。综合分析,C 项正确。15.读、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下图),完成 78 题。7若上图代表气压带,
17、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2.4.68.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其主要原理之一对应图中的A B C 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B16.2018 年 7 月 31 日 11 时,新疆哈密地区气象部门发布极端天气消息,局部地区降水多达 114.5mm,是哈密三年平均降水量的总和。这场暴雨实际上就是“春风吹过玉门关”引发的季风主雨带形成的暴雨。下图为 2018 年 7 月 31 日气象卫星云图(图中灰白区域为高空云层覆盖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3.哈密地区气象部门发布
18、暴雨信息,该日A.叶尼塞河正值春汛期B.中山站日出东南方C.旧金山所处季节高温多雨 D.哈密昼长大于夜长24.此次暴雨可能导致局部地区A.暴发寒潮B.岩浆喷发C.诱发泥石流D.地震活跃25.影响图示虚线区域的大气环流最可能是A.副热带高压B.盛行西风C.副极地低压D.东北信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3.D 24.C 25.A【23 题详解】2018 年 7 月 31 日,此时尚处于北半球的夏半年,叶尼塞河春汛发生在春季(3-5 月),A 错;中山站日出方向为东北方,B 错;旧金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C 错;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赤道以北地区昼长夜短,因而哈密的昼长大于夜长,D 对。故答
19、案选 D。【24 题详解】寒潮是指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并不是由暴雨引发,A 错;岩浆喷发和地震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B、D 错;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被称为泥石流,C 对。故正确答案选 C【25 题详解】图示地区处于中纬度大陆东岸,7 月份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出现干旱天气,A 对;盛行西风影响的地区中纬度主要是大陆西岸,B 错;副极地低气压带主要影响高纬度地区,C 错;东北信风主要影响低纬度地区,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云南省 曲靖市 楚雄 州狮山镇 武定 第一 中学 地理 联考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