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6参考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6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6参考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练习说明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说明的要求,课程考核采用100%形成性考核方式。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以下简称形考)是依据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以及文字教材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郭德俊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第2版)编制而成。通过完成形考任务,学生能够了解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运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
2、问题。形考成绩采用百分制,总成绩达到60分(含60分)以上为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形成性考核任务列表序次章节形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权重11-6知识测评第2周第8周末2023专题讨论第4周第6周10%37-12知识测评第7周第13周末2041-12案例收集与分析第12周第14周末1551、9、12调研报告第13周第15周末206第2、8、9、10、11章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方案第14周第16周末15%每次形考任务按照百分制计分,每次形考任务卷面分数乘以对应的权重得出的为每次形考任务的实际分数,6次形考任务实际分数相加后得到的成绩为课程最后形考成绩,也即课程的最后成绩。每次任务都要求认真完成,一旦
3、发现雷同或抄袭现象,被抄袭者和抄袭者都作0分处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式:知识测评(100分,占权重20%)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A.巴甫洛夫 B.詹姆斯 C.罗杰斯 D.桑代克2.下列选项中,与注意品质的好坏无关的是(C)。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起伏 D.注意的转移3.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系统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C)。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4.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BC)。A.人本主义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
4、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5.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A.操作性条件反射 B.经典性条件反射C.社会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6.下列选项中,强调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观点有(AD)。A.发现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试误说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7.儿童在知道了“金属”的基本性质后,再学习“铁”、“铝”等,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B)。A.初级概念学习 B.类属学习C.总括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8.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D)解释。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酝酿效应9.快
5、速联想策略和头脑风暴法都是由(A)提出的。A.奥斯本 B.基克 C.杜克 D.卢钦斯10.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的关键是(CD)。A.反馈 B.示范 C.展开 D.概括。得分评卷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2.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3.意义记忆:是在对事物的意义和逻辑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
6、记忆方式。4.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5.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的形式来表征。6.概念同化: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7.原理学习: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是改变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8.迁移: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9.定势:也称心向,
7、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也就是对于一件事的处理,如果屡屡采用同一方法去做,久而久之就成习惯,以后每当遇到类似情境时,即不加思索地以同样方式去处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以前曾采取某种想法解决某类问题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凡是遇到同类问题时,也会重复采取同样的想法。10.功能固着:是指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体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的其它功能。得分评卷人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答:(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持续评价性与即是反馈性相结合;(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2.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答:小
8、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它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儿童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社会问题,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同伴团体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拒绝与接受反应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3.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答:(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4.简述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教学原则。答:(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3)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4)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5)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6)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5
9、.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答: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熟练操作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得分评卷人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根据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简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答: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的彼此不同。小学儿童的认知差异表现为一般认知能力差异、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和认知风格差异。 (1)一般认知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其个别差异表现为智力水平差异、表现早晚差异和智力结构上的差异。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学业成绩有很高的相关,但它不是
10、学业成绩的决定者,研究表明,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可以弥补因一般认知能力差异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小学阶段,儿童的智力依然处在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有早有晚的特点经常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对于早聪早慧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拓展自己、完善个性。对于晚熟的学生,教师要给以扶持和鼓励,防止埋没一个未来的巨匠。智力的结构差异,指构成智力结构的认知成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构成了智力结构上的差异。智力的结构差异随时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这些差异,就能够找到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 (2)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早期的学习经验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入学后在某一特定
11、知识领域存在差异。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当学生缺乏预备性知识时,要求教学提供详细的背景资料,教学宜采用演示法、讲授法等高结构化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预备性知识时,可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和非结构化教学法。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可以弥补学生因缺乏预备性知识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3)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研究较多的认知风格是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学生在认知风格上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因材施教必须考虑的重要心理变量。2.谈谈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创造性。答:培养小学
12、儿童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注重教师的素质(2)广开思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广开思路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路越开阔,越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其创造力越高。反之,一个人的思路越狭小,越不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其创造力越低。因此,要培养小学儿童广开思路,遇到问题从多个角度来考虑的习惯,以提高小学儿童的创造力。(3)丰富想象力和快速联想能力只有发展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创造性思维才能较好地得到发展。(4)多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所谓原型是指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5)头脑风暴法这是奥斯本提出的
13、培养创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6)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个体的创造性高低与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创造性是人格力量的显示。不同的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独立的、灵活的、容纳的、主动的、痴醉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儿童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7)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性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是丰富多彩的,有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手工、体育等,重视在这些学科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3.论述如何培养智力技能。答:智力技能
14、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是陈述性知识的运用。因此,对智力技能的培养,应同知识教学结合起来。(1)形成程序性知识智力技能形成的关键是把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触发”条件结合起来,形成程序性知识,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握该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为了促进学生形成程序性知识,在教学上一是编制产生式样例题,学生进行样例学习;二是向学生呈现与实际生活背景相似的知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检索性和应用性。(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研究表明,产生式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变成一种心智技能。(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教师在教学中
15、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指导或要求学生大声描述观察内容、直观教具的操作过程、以及思维过程和概括的结论,鼓励学生互相问答和相互议论等。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愿意和敢于言语表达。(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智力技能转化的必要条件。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其次,练习形式多样,注意举一反三。第三,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100分,占权重10%)得分评卷人请认真阅读教材第3章相关知识,围绕下列题目,分小组开展面对面或者在线专题讨论。请在讨论结束后总结自己的发言内容
16、以及小组成员发言对自己的启示。(100分)专题讨论题目:针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及其不同学习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等主题展开讨论。要求: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每个小组自定时间,通过QQ、微信等或面对面开展讨论,讨论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讨论时需要提前准备一下发言提纲。专题讨论完成后,总结自己的发言内容及小组成员讨论对自己的启示,填写讨论总结表,不少于400字,请附上讨论照片或截屏图片。答:自己的发言内容: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形成S-O-R联结。
17、而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人本学是一种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人的形而上学学说。行为主义主要研究外在的刺激和反应,而认知主义主要研究面对外部的刺激,机体通过什么样的内部过程做出反应,前者重外部,后者重内在。人本主义认为人应该对个人行为负责任,有时会对环境中的刺激自动地作出反应,有时会受制于本能,但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目的和行动方向。小组成员讨论对自己的启示:个体的行为反应,因其后所跟随的刺激不同,就决定了其后该行为再度出现的可能性。行为是完全可以塑造的,如果某个人的行为有缺陷,那是由于他所受的训练或外部的环境影响所致,几乎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塑造,而塑造行为的前提就是任何一种被
18、塑造的、合适的行为出现之后予以重复强化。这些中间变量是内部的、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是把刺激情境和行为反应联结起来的内部过程,是需要系统、信念价值动机、行为空间。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式:知识测评(100分,占权重20%)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BD)。A.家庭环境不良 B.社会文化不良C.经济条件较差 D.学校教育失误2.研究表明,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D)。A.开始部分 B.结尾部分 C.中间部分 D.开始和结尾部分3.下列项目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A.复
19、述便是死记硬背B.做笔记、列提纲是一种认知策略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D.心境可以影响记忆效果4.下列学习策略中,有利于提高回忆成绩的策略有(ABC)。A.分散复习 B.集中复习 C.试图回忆 D.谐音字法5.在下列精加工策略中,(BC)是有助于理解的策略。A.首字联词法 B.划线法 C.笔记法 D.列提纲法6.教师表扬某一同学助人为乐的行为,其他同学也受到鼓励而学习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这一现象可以用(D)来解释。A.直接强化 B.固定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7.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C)归因。A.运气 B.努力 C.能力 D.任务难度8.
20、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D)。A.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 B.获奖情况C.教师评语 D.学生作品9.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行为表现的是(D)。A.重视集体的作用 B.给学生完全的自由C.教师决定一切 D.鼓励学生发表意见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得分评卷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
21、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2.他律:他律即支配道德行为的道德意志受制于外部必然性而非由理性自身决定。3.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它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5.个人效能感: 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国家 开放 大学 小学 儿童教育 心理学 形成 考核 作业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