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秋天的雨)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秋天的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秋天的雨)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5.秋天的雨 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思维能力: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2、学习重点难点: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3.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生字词卡片4.学习活动设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一、激趣导入
2、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认读。2.学生认读词语。(注意多音字)二、自学指导1. 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秋天的雨是如何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同同桌交流秋天的大门是如何被秋雨打开的。. 三、合作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1)走进秋天,我们会看到什么?(2)这么美丽的颜色,秋雨都送给了谁?2.组内自读第2自然段。(1)圈画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2)学生表演“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词。3.选派代表交流汇报。三、精讲实练1.引导学生读3、4自然段,思考:秋天的雨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秋天的雨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3、?3.学生仿照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4自然段,回答问题,并全班交流。4.学生自由说自己的看法,并带着喜爱之情齐读第5自然段。5.尝试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教师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默读活动意图:使学生懂得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古寺。请各自轻声读,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古诗。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
4、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教师活动:教师在示范过程中,通过展台示范翻找,重点讲解各部分名称学生活动:学生练习,同桌互相帮助;小组合作,鼓励学会了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活动意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步骤引导,首先让学生自己去认识生字,再由老师带领着深入地学习。重视范例引导,通过音乐、多媒体等情景,入情入境,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古诗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二 单元 秋天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