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5《守株待兔》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5《守株待兔》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第二单元【单元内容概述】人文主题本单元以“寓言”为主题,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三篇精读课文及池子与河流一篇课文略读课。寓言是一面“生活的镜子”,在学习寓言故事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理解这个故事所表达的道理。在理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民间文学有一定的接触,给予一定的感情认识。能让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课文编排守株待兔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努力,而抱有心存侥幸,指望好运气过好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埋在土里多年后,陶罐出土
2、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了。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处尊重,和睦相处。鹿角和鹿腿则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池子与河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语文要素本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
3、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习作是看图作文,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习作安排的是“看图画,写一写”。第一学段教材安排过“看图讲故事”和“看图写话”,要求学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写下来。三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一单元对如何观察开展了进一步的训练,学生对按一定顺序观察有了基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进一步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已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单元核心目标】1.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人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
4、象;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单元任务群目标】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认识2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词语表中的29个词语。2.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3.积累“邯郸学步”等9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 能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能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读懂故事,明白道理。2.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3.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人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4.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
5、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5.能积极参与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6.能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7.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2.实践活动:(1)和家人讲一讲寓言故事。(2)和同学尝试表演寓言故事。【单元任务群设计】 5 守株待兔【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寓言故事中的教育意义或深刻的道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思维能力:比较“阅读链接”的南辕北辙与守株待兔两则寓言的异同
6、。审美创造:品味寓言故事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的特点。【课前解析】 关注教材: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的文言文。课文通过种田人偶然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这一道理。关注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言的特点有: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
7、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关注学法指导:学习本课时,可以立足学生学习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的经验,从读准字音,停顿准确和想象、补白文言文故事中的省略处着手,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大概内容。关注积累:郑人买履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狐假虎威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井底之蛙 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关注词语:文言多单音节词,如“耕”是“种田”的意思。“株”是“树桩”的意思。“冀”是“希望”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的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文已经不一样了,如文中的“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的“走”的意思不同。借助图片理解 “耒”,了解这
8、一农具。【教学目标】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背诵课文。3.能说出“阅读链接”的南辕北辙中坐车人所犯的错误,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能说出“阅读链接”的南辕北辙中坐车人所犯的错误,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
9、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3.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题释题1.看图猜成语。(出示课件3)(1)教师导入:同学们,寓言故事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用简练的语言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请你根据下列图片,猜一猜故事名称。预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坐井观天(2)教师拓展:这些成语都属于寓言,你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预设:亡羊补牢画龙点睛揠苗助长等。2.看图讲故事。(出示课件4)出示“守株待兔”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下图中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谁来讲一讲?学生汇报并交流。3.教师引入课文: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今天我们
10、要学习第二篇文言文守株待兔,看看古人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守株待兔出自古书韩非子五蠹,这本书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是其中的名篇。4.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守株待兔,学生齐读课题。(出示课件5)5.教师提出问题:“守、株、待”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预设1:守:守着。 株:树桩。 待:等待。 预设2:守株待兔:守着树桩,等着兔子。(设计意图:作为一则广泛流传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故事很多学生都知道,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入手,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联系已学过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二、初读课文,疏通字音1.初读
11、课文。(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出示课件6)(2)学生活动:自主朗读课文。2.学生二读,读好停顿。(出示课件7)(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注意停顿。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3)教师巡视,分组齐读,相互评价,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3.识字游戏。(出示课件8)教师提出问题;小兔子都去哪了?预设:释 冀 耕 宋三、再读课文,梳理结构1.教师提出问题: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方法,疏通文意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出示课件9)预设1:
12、我们可以读注释,也可以看插图。预设2:我们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2.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运用上面的方法了解故事大意吧!(出示课件10)学生活动:朗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11)预设:株:树桩。可以联系插图理解。走:跑。拓展词语“走马观花”“飞禽走兽”。因:于是。释:放下。拓展词语“爱不释手”“手不释卷”。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联系文中另一个字“耕”和词语“耕耘”来理解。冀:希望。注意与“翼”比较区分。3.教师提出问题:理解了词语意思后,谁来说一说故事大意?(出示课件12)师生交流: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
13、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4.教师出示自读提示:了解了故事大意后,我们再读一遍课文,然后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吧!(出示课件1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5.梳理故事结构: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出示课件14)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教师小结:一个完整的故事由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环节组成。这篇文言文虽然语言精练,篇幅短小,仅39个字,却把故事讲述得很完整。(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应以读为本。通过老师范读、指导读、学生自由朗读等多种形式,
14、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颤。在此基础上,运用“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如此循序渐进,读懂故事。)四、指导书写,交流评价1.(出示课件15)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2.重点指导“耕、释、其”等容易写错的字。(出示课件16、17、18)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9)六、课后作业(出示课件20)用自己的话把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2.能说出“阅读链接”的南辕北辙中坐车人所犯的错误,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3.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15、】一、围绕问题,感悟道理1.教师引导:齐读课文,读完说一说故事大意。思考:兔子为什么而死?(出示课件21)预设1: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出示课件22)预设2:兔子跑得快,撞到树上,所以撞死了。教师板书:遇到兔子撞桩而死 不费力捡兔子2.合作交流: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这事儿是不是天天有呢?种田人对这件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出示课件23)(1)出示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预设1:种田人放下农具,守在树旁。预设2:种田人在想:希望能再得到兔子。教师板书:放下农具等兔子(2)教师引导:如果此时你是这位宋人,你守在树旁会想些什么?(出示课件24)预设:兔子,兔子,快来吧。我等着你呢
16、!(3)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种田人的好心情呢?(出示课件25)预设:喜滋滋 乐呵呵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神采飞扬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3.教师引导:齐读最后一句话,思考: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出示课件26)(1)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出示课件27)预设:这个人没有再得到兔子,被宋国人嘲笑。教师提出问题: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呢?(出示课件28)预设1: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怎么会天天有呢?预设2:对意外的事怎么能心存侥幸呢?不劳而获能行吗?教师板书:被人嘲笑二、联系生活,深化寓意1.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农夫的行为可笑吗?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的农
17、夫类似的人呢?(出示课件29)预设1:偶尔买一次彩票中了奖,之后就寄希望于靠中奖过日子。预设2:有一次没认真复习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想着不用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2.总结提升: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出示课件30)预设: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设计意图:这个寓言故事是通过塑造“愚人”形象来揭示寓意,在“读懂故事环节,通过抓住宋人的行为来体会宋人的想法,帮助学生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宋人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再抓住故事结局讨论,弄清偶然现象与必然结果之间的关系。通过角色转换,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故事到道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推进
18、,步步深入,体会人物形泉,读懂寓言就水到渠成了。)三、背诵课文,阅读链接1.回归原文,积累背诵。(出示课件31、32)教师指导背诵:借助插图和提示,同桌背诵、指名背诵。2.拓展学习阅读链接南辕北辙。(出示课件33)(1)引出南辕北辙。教师导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优秀的寓言故事,比如课后的“阅读链接”中这篇改写自战国策的寓言南辕北辙。(2) 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先了解故事大意,再想想这个人所犯的错误,然后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活动:了解故事大意,和同桌交流。(3)教师引导:先来说说故事大意吧!(出示课件34)学生交流汇报: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
19、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4)教师提出问题: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出示课件35)预设:故事中的人,一心想往南走,车子却往北走,这样他永远到不了目的地。(5)教师提出问题: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出示课件36)预设: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方向错了,条件再有利,也会离成功越来越远。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出示课件37)预设:相同点:两个人都不动脑筋,做了愚蠢的事情。不同点:一个做事不努力,妄想不劳而获;另一个虽然努力,但是方向不对,劳而无功。4.教师小结:做事一定要努力,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同时还要确定
20、好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成功。 四、主题概括,拓展延伸1.结构梳理。(出示课件38)2.主题概括。(出示课件39)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农夫偶尔得到一只兔子,从此他整天守着树桩,等被撞死的兔子,结果被人嘲笑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教师板书: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3.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0)课外阅读其它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如刻舟求剑、买椟还珠、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1)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课文中的农夫是一个怎样的人?预设:我觉得他为了一次偶尔撞树而死的兔子而不去管理田地,是个不想靠
21、劳动生活的人。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42)教师布置作业:找到这些寓言故事读一读:郑人买履、邯郸学步、自相矛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虽然守株待兔这篇课文讲述的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但在本单元中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展现的,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读懂“不努力,而抱有侥幸的心理,指望靠好运气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一深刻寓意。告诫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文言文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学习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对语句进行理解,在读懂句子的基础
22、上,串连整个故事,形成整体的认识。想象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潜力,他们也喜欢发挥想象。因此,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兔子为什么会撞死在树桩上?”“农夫捡到兔子后会想什么,做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地朗读,在读中感悟,对寓意也就有了清楚的认识。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文言文语言精练,具有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古人称读为吟”“咏”。学生在只有在读中,才能更好的体会到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和意蕴之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读,做到不添字不掉字,通顺流利即可。二读,读出韵律和
23、节奏之美。要想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我播放了课文视频朗读进行范读,学生自由练读,之后出示课文停顿,让孩子在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节奏美。三读,读出感情。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学生已经知道文言文的大意,再次让学生进行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去读,在品读中背诵课文。理解寓意突破重难点。明白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之后,已经知道寓意,但我没有直接说出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联系生活实际说的方法把寓意说出来。这样一来,教师不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充分的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把寓言告诉道理牢记于心。文言文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引导学生概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以后的古文学习指明了方向,授之以渔。最后的阅读链接,以文带文,内扩外延,开展群文阅读,引导学生走入更广阔的寓言故事的天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本课的重点在于熟读成诵,并通过熟读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韵律,从而消除畏惧文言文心理,进而喜欢阅读文言文。但在教学时对文意的梳通上用力过多,读、诵、背用力不够,应避繁就简,以读促悟,以悟带读,由此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实效。第 12 页 共 1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