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实施“乙类乙管”部署贯彻落实情况报告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实施“乙类乙管”部署贯彻落实情况报告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部署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含市级、县及乡镇)第一篇为了贯彻好国家“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求,落实好党中央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 财政厅 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乙类乙管”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内医保发20231号)有关要求,市立即行动、全面部署,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工作目标,有力有序推进“乙类乙管”后新冠感染患者治疗费用保障工作,全力以赴保障好广大参保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专门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安排部
2、署有关工作,确保全市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市医保局、财政局、卫健委于1月8日印发了市医疗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乙类乙管”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赤医保发20231号),分管副市长组织医保、卫健、财政、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和全市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于1月9日召开“乙类乙管”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保障工作会议,市医疗保障局于1月10日组织全市医保系统、全市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确保“乙类乙管”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政策落实落地。紧盯工作重点,抓好贯彻落实。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各司其职、
3、各负其责,强化工作统筹和组织实施。强化住院费用保障,落实符合卫健部门诊疗方案的住院医疗费用继续执行“乙类甲管”费用保障政策,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切实保障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救治。做好门急诊费用专项保障,新冠病毒感染者在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冠病毒感染及疑似症状门急诊费用,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报销比例为70%。用好医保药品目录,严格执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治区医保局纳入的新冠感染临时性治疗药品目录,明确报销类别和支付等级,切实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做实“互联网+”医保服务,针对能够开放互联网首诊服务的医疗机构,按规定为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
4、症状、符合居家治疗指南的患者,首诊诊查费及药品费用执行线上线下一致的价格及支付政策;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复诊服务,仍按现行互联网复诊价格及支付政策执行。严把救治标准,实施科学救治。市县两级卫健部门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市指挥部工作部署,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落实第十版诊疗方案,做好患者认定、信息登记与上传等工作,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积极引导轻症居家患者使用个人账户到药店诊所购买药品;引导轻症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门诊治疗;引导重症、危重症患者按照分级诊疗及时住院进行科学救治,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各级党委政府多渠道组织调配医药物资,加大市场投放力度,确保具备救治能力的基层定点
5、医疗机构配足医保药品目录和临时目录内的治疗药物,持续强化基层用药保障。压实各方责任,维护基金安全。各旗县区建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综合研判疫情形势、基金运行情况和社会舆情,统筹考虑财政和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加大财政资金筹措力度,做好资金拨付工作。市县两级医保、卫健、财政等部门全面履行部门职责,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成立工作专班,加强调度、强化管控,做好日常稽核和行政监管,对异常数据和风险隐患实施部门联动、联合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各级医疗机构落实合理诊疗责任,坚决杜绝低标住院、过度诊疗等问题发生。宣传部门加大宣传解读力度,积极凝聚
6、社会共识。公安、网信等部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政策措施真正落地落实,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截至1月10日下午5点,全市“乙类乙管”后新冠患者门急诊治疗费用医保结算22笔,基金支出7290.25元。下一步,市将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决策部署,优化完善新冠感染患者救治费用保障医保经办政策,强化信息系统支撑,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推进“乙类乙管”后救治工作平稳有序实施,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第二篇自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将新冠病毒感染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由于人群流动性,乡
7、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多数人出现相关症状,这需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确保平稳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乡党委、政府积极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工作任务,并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推进疫情防控最新政策落实到位。但在实施相关新规定中遇到的新情况有,一是药物紧缺,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等物资紧缺,出现买药难、用药难等问题。二是在乡卫生院设置发热门诊后,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要求较高,乡卫生院义务人员紧缺,工作压力加大。三是随着社会面阳性病例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牧民尤其是老人出现恐慌、焦虑情绪。为有序落实新冠病
8、毒感染“乙类乙管”工作,乡党委、政府抽调乡政府、乡卫生院、乡派出所及村“两委”组成工作组,通过走访入户、宣传动员,并全面做好疫苗接种、重点人员排查、新冠病毒感染情况调查等工作,全面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一是全面摸排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情况,督促乡卫生院关注高风险人员个人防护和感染后的及时救治,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病亡。二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众等方式,做好督促和宣传,各村引导群众做好防护物资及药物储备工作,协调乡卫生院做好对症药物储备工作,满足牧民用药需求。三是鼓励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优先选择居家隔离治疗,乡卫生院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咨询等各类服务工作。五
9、是乡政府每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疫情防控政策知识,倡导群众继续做好健康监测与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合理用药、正确就医,进一步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第三篇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贯彻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全面提升医务工作者对政策措施的理解和把握,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1月10日上午,区卫健委组织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培训会,全区各街道防疫办主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委属各科室负责人共计48人参会。培训围绕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新
10、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等具体内容,详细解读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和要求。重点对“乙类乙管”防控政策出台的背景,特别是对当前的病毒特点及疫苗接种、药物储备、医疗资源准备、分级分类诊疗等措施进行详细说明。同时,近期我区还通过线上线下、不同层级多种方式,按照应训尽训、全员覆盖的原则,精准开展“乙类乙管”相关政策培训,截止目前共计开展培训21场,1100余人次参加培训。为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院前医疗急救行为夯实基础急救技能,规避院前急救医疗风险。区卫健委邀请乌鲁木齐市120急救中心鲍德林副主任对辖区25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救护车驾驶员开展了院前急救培训。鲍主任就院前急救的意义、工作流
11、程、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出诊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培训,细化岗位职责,使参训人员更加清楚各自的工作职责和流程。区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开放了发热门诊(诊室),配置指夹式脉搏血氧仪860个,设置氧疗服务区提供氧疗服务,与二级以上医院建立网格化联系,建立快速转诊通道,健全转诊机制。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21辆负压救护车,各社区也配备了1辆转运车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转运。区已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的患者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健康风险等级,评估“绿色”(低风险一般人群)、“黄色”(中风险次重点人群),“红色”(高风险重点人群),分级建立重点人员台账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进行健康管理。同时,加强基层人力组织调度,强化街道社区责任,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以街道为单位通过包片、包户、包人等方式,明确网格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联系服务包保团队,强化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国家推荐药品清单,按照服务人口15%-20%的要求动态储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抗原检测试剂。同时为辖区重点群体发放防疫健康包3200余份,健康包内含口罩、抗原、手消、感冒药、解热药等防疫物品,切实保障了重点群体的基本需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