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_T 2253-2022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系统技术规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41_T 2253-2022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系统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_T 2253-2022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系统技术规程.docx(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1ICS93.020CCSP 14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22532022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系统技术规程2022 - 04 - 07 发布2022 - 07 - 05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1/T 22532022目次前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4.1 一般规定24.2 探测精度34.3 探测内容及基本程序45 探测前工作准备45.1 资料收集与整理45.2 技术准备55.3 地形图要求56 管线探测66.1 一般规定66.2 实地调查76.3 探测方法及要求86.4 探测成果要求116.5 质量检查117 管线测量127.1 一般规定1
2、27.2 控制测量127.3 管线点测量148 数据处理148.1 数据文件命名148.2 数据文件结构158.3 数据文件说明228.4 地下管线图编绘249 工程监理269.1 一般规定269.2 作业进度与安全监理279.3 管线探测监理279.4 资料归档整理监理289.5 质量评价289.6 监理总结报告2810 信息系统2910.1 一般规定29III10.2 系统总体结构与数据2910.3 系统基本功能2910.4 系统建立与维护3011 质量检查与验收3211.1 一般规定3211.2 检查验收3211.3 质量评定3311.4 资料验收3411.5 资料提交3512 地下管线
3、工程报建3612.1 一般规定3612.2 基本要求3612.3 电子报建数据3612.4 非开挖技术铺设管线成果提交3913 放线、验线(竣工)测量4013.1 一般规定4013.2 放线测量4113.3 验线(竣工)测量4213.4 规划核实与测绘成果入库44附录 A(规范性)地下管线的分类45附录 B(规范性)管线点符号图例与编码47附录 C(资料性)地下管线探测记录表格式52附录 D(规范性)地下管线探测安全保护规定53附录 E(规范性)地下管线探测的地球物理方法54附录 F(资料性)地下管线探测质量检查表格式56附录 G(资料性)地下管线探测成果表格式57附录 H(规范性)点线编码表
4、58附录 I(规范性)道路代码表格式66附录 J(资料性)地下管线权属单位代码表格式67附录 K(资料性)地下管线探测单位代码表格式68附录 L(资料性)验线(竣工)信息表格式69附录 M(规范性)测量报告的制作要求70附录 N(规范性)市政管线工程验线与规划核实责任告知书格式71附录 O(规范性)建设工程验线申请表格式73附录 P(规范性)市政管线工程验线(竣工)测量回执单格式74附录 Q(资料性)城乡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申请表格式75附录 R(资料性)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审批表格式76附录 S(资料性)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意见书附表格式77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
5、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球物理空间信息研究院、河南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玉彬、李勇、于伟、周建民、潘乘浪、郭莹、刘宝华、王国田、吴延峰、雷道竖、宋凯、杨娟、张殿江、牛志杰、张筝、朱涛、包永生、李军、胡华宗、赵修军、程继锋、袁洪杰、节昌录、张波、杨路明、朱军锋、张旭东、郝洋洲、索西京、刘会忠、
6、何沨。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系统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下管线探测前工作准备、探查、测量、数据处理、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建设、质量检查与验收、工程报建、放线、验线(竣工)测量的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系统管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4395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T 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
7、查与验收GB 5028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CJJ/T 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CJJ/T 8城市测量规范CJJ 6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T 73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H/T 200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3.1城市地下管线埋设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种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燃气、电力(包括供电、路灯、交通信号)、通讯(包括电信、联通、移动、有线电视、监控信号等)、热力、工业管道等市政公用明、暗敷设的管线、管沟和铁路(不包含地铁)、军队、民航等其它单位专用管线。3.2 3.2地下管线探测获取管线
8、走向、空间位置、附属设施及相关信息,编绘管线图、建立管线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过程, 包括管线资料调绘、探查、测量、数据处理与管线图编绘、成果提交与归档、信息系统建立等。3.3 3.3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对现有地下管线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调查并编绘到大比例尺底图上,为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提供参考依据的过程。553.4 3.4综合地下管线一定区域内各类已有地下管线的统称,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电力、通讯等管道(沟、廊)和线缆等。3.5 3.5专业地下管线对担负某一项功能的地下管线或某种地下管线的称谓,如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等功能的管线, 也称专题地下管线。3.6 3.6深埋管线埋深大于1
9、.5 m的地下管线的统称。其中埋深大于3.0 m的地下管线称为特深管线,埋深大于10 m的地下管线称为超深管线。3.7 3.7特殊管线在一定范围内的担负某项特定功能的管线。3.8 3.8不明管线无法查明其类别、权属、功能等属性的管线。3.9 3.9管线点为准确描述地下管线的走向、特征和附属设施位置,在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中设立的测量点。管线点分为明显点和隐蔽点,明显点是指实地可见管线的点,而隐蔽点则是指实地不可见管线的点。3.10 3.10管线特征点表征或反映管线走向、连接方式或附属设施(物)与管线间相互关系的点,包括起止点、转折点、分支点、交叉点、变坡点、变深点、变径点、出地点、入地点、上杆点、
10、下杆点、出室点、入室点等。3.11管沟(廊)用于敷设管道、管线的槽沟(走廊)称为管沟(廊)。在一个沟(廊)里敷设多种管道、管线时称之为综合管沟(廊),地下的管沟(廊)又称之为地下管线共同沟,分为可通行、不通行和半通行三种。3.12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对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和属性信息进行输入、编辑、存储、查询、统计、分析、维护更新和输出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分为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和专业地下管线信息系统。4 总则4.1 一般规定4.1.1 地下管线的分类码,按附录 A 的规定。4.1.2 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地下管线的类别、平面位置、走向、埋深、规格、材质、载体特征、建设年代、埋设方
11、式、权属单位等,测量地下管线平面坐标和高程。并符合下列规定:a) 地下管线探测时建立管线数据库;b) 地下管线详查时查明与工程建设施工有关的信息;c)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成果符合地下管线数据库更新的技术要求。4.1.3 地下管线探测按探测任务分为地下管线普查、地下管线详查、地下管线放线测量、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分为综合地下管线探测与更新、专业地下管线探测、厂区或住宅小区地下管线探测。各类探测工程应按委托要求和本文件规定进行。4.1.4 地下管线探测与基础资料编制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 CGCS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其他平面平面坐标系时,应与 CGCS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转换
12、关系;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4.1.5 地下管线探测或竣工测量成图比例尺和分幅与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分幅一致。其他类型地下管线探测成图的比例尺和分幅,根据实际情况或要求确定。4.1.6 地下管线探测的取舍按表 1 的规定。地下管线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地下管线数据的更新,保持地下管线的现势性。表1地下管线探测取舍要求管线类别取舍要求给水管径100 mm排水管径200 mm 或方沟400 mm400 mm燃气全测热力全测电力全测通讯全测工业全测其他全测4.1.7 探测单位进行地下管线探测、验线和竣工测量时,按本文件规定的计算机数据格式和数据结构存储数据,探测、验线和竣工测量成
13、果经计算机逻辑查错和入库检查,确认无误后,供地下管线数据库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管理与应用。4.1.8 管线探测作业单位应按照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质量管理,并按“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二级检查即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过程检查由项目部组织承担,最终检查由施工单位质监部门负责实施。一级验收由任务的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由该单位委托具有验收资格的检验机构验收。4.1.9 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系统涉及的保密数据按照测绘成果保密管理规定执行。4.2 探测精度4.2.1 明显点是管线投影中心位置在实地直接定位的;隐蔽点是因管线隐蔽采用仪器探测或其他方法探测的。4.2.2 明显点的量测
14、精度 见公式(1):4.2.3 隐蔽点的探测精度;平面位置限差 见公式(2): 5 cm(1) =0.10h(2)埋深限差 见公式(3):式中: =0.15h(3)h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cm),当 h100 cm 时以 100 cm 代入限差公式计算。4.2.4 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应小于5 cm(相对于邻近解析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应小于3 cm(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4.2.5 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地下管线的线位与道路边线及相邻管线的间距中误差应小于图上0.5 mm。4.3 探测内容及基本程序4.3.1 地下管线探测的内容:a) 地下管线探测前期工作包括
15、已有地下管线的资料收集和现况图调绘、探测前的技术准备工作;b) 地下管线明显点调查与隐蔽点探测;c) 控制网布设与地下管线点测量;d)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及计算机数据文件编制;e) 地下管线图编绘;f) 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监理;g) 地下管线探测成果检查验收与归档;h) 地下管线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4.3.2 地下管线探测的程序:资料收集与整理、现场踏勘、物探方法试验、编写测区技术设计书、建立测量控制网、明显点实地调查、隐蔽点仪器探测、管线点测量、地下管线计算机数据文件编制和管线图编绘、探测成果资料的整理和技术总结报告书编写、成果资料验收和工程验收、探测成果资料汇交。5 探测前工作准备5.1 资
16、料收集与整理5.1.1 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按地下管线探测的范围和要求,由熟悉管线情况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已埋设的各种地下管线资料进行搜集、分类、整理,并将其基本地理位置转绘在现有的 1:1000 比例尺地形图上,作为地下管线探测的参考和录入地下管线属性数据的依据。搜集地下管线资料,其内容包括:a) 地下管线设计图;b) 地下管线的施工图、技术说明;c) 地下管线竣工图、技术说明;d) 原有综合管线图;e) 其他已有管线资料。5.1.2 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应首先根据管线竣工图所示尺寸进行转绘,如无竣工图及竣工测量资料的管线,根据其设计图和施工图及有关资料进行转绘。5.1.3 调绘图应按管线特征点的坐
17、标数据进行展绘。如无坐标数据,根据管线与邻近的建(构)筑物、明显地物点、现有路边线、道路中心线等的相互关系展绘。5.1.4 现况调绘图采用彩色笔并按照附录 A 所规定的管类颜色转绘,线粗不大于 0.7 mm。转绘图式按附录 B 图例执行。现况调绘图应注明管线的权属单位、规格(管径或断面尺寸)、材质、埋设年代。5.1.5 现况调绘完成后,管线权属单位向探测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a) 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b) 已有地下管线成果表;c) 其他资料。5.2 技术准备5.2.1 地下管线探测前,应全面搜集和整理测区范围内已有的地下管线资料和有关的测区控制资料。需要收集资料包括:a) 各专业管线现况调绘图;
18、b) 各种管线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技术说明资料;c) 测区内已有的测量控制成果资料;d)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5.2.2 对测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交通和地下管线的分布等情况。5.2.3 踏勘结束后,进行物探方法试验,试验应选择不同管线种类和不同物理场条件的区域。然后编写物探方法试验报告和测区技术设计书。测区技术设计书的内容应包括:a) 工程概况:包括探测工作的目的、任务、探测范围、计划工期;b) 测区自然地理条件分析:包括人文、地理、交通条件、地球物理场特征等因素可能对探测工作造成的影响;c) 已有资料分析:包括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测量控制资料分析;d) 地下管线探测的技
19、术措施:包括控制量与管线点测量、管线数据处理、管线图编绘的工作方法、工序流程及具体技术措施;e) 地下管线探测项目执行的技术依据;f) 探测质量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g) 风险分析与探测安全措施;h) 工作量估算及工作计划进度;i) 项目组织、资源配置(技术力量、仪器、设备计划);j)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k) 提交的成果资料。5.2.4 仪器方法试验应选用仪器及不同工作方式,并选择不同物理场条件和有代表性的路段(不同管线与埋深情况)进行方法试验,通过在当地已有地下管线上的数据比较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开挖点验证、校核,确定该方法和仪器的有效性及精度,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法、合适的工作频率、最佳收发距,并
20、确定该方法和仪器测深的修正方法和修正系数。5.2.5 测区技术设计书由管线探测单位编写,经建设方审批后进行探测作业。5.3 地形图要求5.3.1 管线图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背景图。地形图图幅号命名规则按当地城市规划建设地形图分幅要求确定。5.3.2 当无适合管线探测地形图时,地下管线测量时应同步实测或修测管线带状地形图,宽度测至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所涉及的建筑物应测绘完整。没有建筑物的地方应测至现状道路红线外 20 m, 并详细标注相关单位及地理名称。非道路红线内的管线,其带状地形图宽度应测至两侧最外一条管线外20 m。5.3.3 当地形图作为管线成果图的背景图不能满足需要时,应及时进行修
21、补测量或更新测绘。带状地形图更新测绘时,原图上的地物、地貌有超过22倍中误差的粗差时,应予以纠正。新测地物地貌应与原地物地貌进行图形和属性接边,做到位置准确、形态合理、属性一致。5.3.4 地形图应实时动态更新。5.3.5 地形图修测(补测)时,应按照相应规程执行,质量应符合 CJJ/T 8 的规定,数据成果应满足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6 管线探测6.1 一般规定6.1.1 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与测注的项目按表 2 的规定。表2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与测注的项目管线种类建(构)筑物特征点弯头、变径点、变材点、附属物阀门、放水口、排气量注项目测注高程位置给水水源井、净化池、给 多通点、预留口、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_T 2253-2022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系统技术规程 2253 2022 地下 管线 探测 信息系统 技术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