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通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行动计划.doc
《传输通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行动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输通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行动计划.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输通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行动计划一、现状与问题(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近年来,及传输通道城市PM10、PM2.5、SO2、NO2和CO浓度下降幅度逐年变小,臭氧浓度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区域PM2.5和臭氧平均浓度分别为40、138微克/立方米,较省均值分别高5、11微克/立方米;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6.0%,较全省均值低5个百分点,其中,以PM2.5和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平均占比分别为66.1%和28.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总计22天,占全省总数的88.0%。PM2.5和臭氧是当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关键大气污染物。2021年,城市群PM2.5和臭氧平均浓度分别为4
2、2、14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4.2%,以PM2.5和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平均占比分别为65.3%和30.1%,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总计17天,其中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比例和PM2.5平均浓度排名分别为第18、19和29位。近五年来,PM2.5浓度改善率较周边省市低9.016.3个百分点。(二)面临的主要问题三大结构整体不优,清洁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产业结构方面,2021年区域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为7.1:42.4:50.5,其中,“两高”行业占比仍较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还需加强。能源消费方面,区域煤炭消费占比较大,新能源发展不充分,2
3、020年煤炭消费占比分别达80.0%,非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平均仅为15.3%。运输结构方面,公路货物运输量占比大,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总体占比超过85.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0%)。重点领域排放居高,污染专项治理力度亟待加强。区域移动源NOx和VOCs排放量分别占区域人为源排放总量的50.8%和24.8%,其中中、重型柴油货车与非道路移动源NOx排放占区域排放总量的32.5%。区域水泥、砖瓦、钢铁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显著,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占工业污染物总排放的35.6%63.0%。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石油化工对区域人为源VOCs贡献凸显,占工业源VOCs排放总量的30.2%。以扬尘、农业
4、氨源为代表的面源污染排放对大气PM2.5的贡献依然突出,在贡献可达30.0%。基础能力有所欠缺,科学精细监管体系仍需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有待优化,组分站、边界站、小微站、光化学监测站等的建设还需加强,工业源自动监控覆盖范围较小,移动源监管手段不足,区域监测数据联网共享与分析运用水平亟需提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颗粒物与臭氧来源解析等基础研究工作尚未常态化开展,污染过程预警预报和成因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综合、智慧、精细、动态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支撑平台需进一步升级,部门联合执法能力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体制尚需提升和优化。当前,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已进入瓶颈期和攻坚期,要进一步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实现全
5、面达标,亟需全面开展产业、能源和运输三大结构调整行动,系统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治理、面源系统整治四大攻坚行动,深入推进监测监控、执法监管、科技支撑能力提升行动。二、总体要求(三)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要求。以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三大结构调整和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为抓手,以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面源系统整治四大标志性战役为重点,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补齐大气污染防治突出短板,解决大气环境突出问题,完善大气环境管理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多元共治、协同高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格局,实现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6、增强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和获得感。(四)基本原则坚持优化结构、标本兼治。大力推进能源、产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提升重点领域清洁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深入开展柴油货车、扬尘及农业面源等专项整治。坚持系统科学、协同增效。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强监测监管与成因分析,突出重点时段、对象,科学确定有效实施防治措施。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推进区域协同治理和联防联控。坚持齐抓共治、压实责任。明确主体责任、任务分工和职责清单,加强部门协作和统筹指导,形成治污合力。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督察,严格监督考核,推动大气污染治理责任落实、措施落地。(五)行动目标到2025年,及传输通道城市P
7、M2.5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35微克/立方米)。臭氧超标风险显著降低,优良天数平均比例达到87.1%,区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总数控制在9天以内,各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区域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累计减排量合计分别达到2.16万吨和1.52万吨。三、主要任务(六)实施能源结构调整专项行动能源清洁供应和输配网络建设行动。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入省外优质能源,构建能源高效调运体系。加快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到2025年,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均降至300克标煤/千瓦时以内。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高
8、新能源装机占比。推进”直流特高压和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建设,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络,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油气运输管网建设,不断提升油气管网覆盖范围和输配能力。能源利用低碳化和高效化行动。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降低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电煤消费占比。有序推进工业、服务业、公共机构、居民领域“煤改气”“煤改电”工作,加快天然气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在负荷中心建设一批天然气调峰电厂,推进天然气进镇入乡,扩大居民商服用气市场;加快实施电能替代,推广使用工业电锅炉、电窑炉、电热釜等生产用电设备,持续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提升终端消费领域电气化水平。按照“整
9、体推进、一企一策”的要求,对标国家明确的钢铁、有色、建材等19个重点行业企业,积极推进节能降碳工作。推动建筑、工业、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能效提升,推进智慧能源管理,促进能源灵活高效利用,推进综合能源示范中心建设。(七)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行动严格新建项目准入。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建立在建、拟建、存量“两高”项目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和台账管理,深化“两高”项目准入及管控要求,落实产能淘汰任务,严格审批涉VOCs排放的工业项目,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生产和使用非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要求。提升行业绩效水平。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科学制定重
10、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先进装备制造、先进计算、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等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区域特色制造业龙头品牌。重点企业全面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全流程清洁化、低碳化改造。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有计划支持创建工作,“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国家级绿色示范园区3家,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12家,省级绿色园区17家,省级绿色示范工厂50家。传统产业集群综合整治。按照“一群一策”原则制定整治提升方案,组织完成产业集群排查,开展涉气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统筹园区布局和产业衔接,到2025年,制造业企业入园率提高到85%以
11、上。优化产业链区域布局,强化中心城区空间管控,适当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着力推动三地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布局。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链,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国内领先的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集群。支持相关核心技术研发,促进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推进政府绿色采购,鼓励汽车维修等政府定点招标采购企业使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料,对使用财政资金的政府采购项目,明确将两型(绿色)产品作为评审因素,在采购文件中明确具体的优先政策。(八)实施运输结构调整专项行动交通运输轨道化行动。构建客货统筹铁路网,贯通区域铁路运输主
12、要通道,加快发展高铁快运,在有条件的通道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推进既有普速铁路通道能力紧张路段扩能提质,加快实施电气化改造,推动铁路场站进行适货化改造,重点补强既有通道货运能力。精准补齐工矿企业、港口、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短板,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原则上具备铁路专用线。内河航道网络化行动。加快构建骨干的区域航道网,推进建设益芦、澧资等湖区骨干航道,实现湖区高等级航道通江达海,加快现代化港口群及集疏运体系项目建设,完善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配套设施。以多式联运主骨架为节点,形成辐射周边及流域的综合集疏运通道,推动区域港区规模化、标准化协同发展。完善港口岸电设施建设
13、,推进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强港口智慧技术推广应用,引导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库场智慧化改造。交通工具清洁化行动。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区域新增或更新的城市公交、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出租车、网约车、公务用车、环卫车辆等优先使用新能源。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均不低于20%,城市公交车均实现新能源化。开展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因地制宜推进相关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积极推进电能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全力打造港口船舶绿色低碳样板,鼓励LNG动力船舶建造和改造。加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充电桩、下游LNG加注站建设,推进民用机场在用廊桥配备APU替
14、代设施建设,桥电使用率达到95%以上。交通运输低碳化行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提高铁路与水路集装箱联运效率,积极推动国际集装箱港无轨站的铁水联运发展。推广“外集内配”的城市物流公铁联运和旅客联程联运发展,推动高铁、动车、城铁的多式联运。推进大宗货物通过铁路、水路、管道、新能源或国六货车等清洁方式运输,到2025年,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含砂石骨料)等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完善“最后一公里”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九)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专项行动重污染天气有效防范行动。强化轻中度污染天气分级分类管控,确保污染源常规防治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开展错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输 通道 城市环境 空气质量 达标 攻坚 行动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