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docx
《“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规划以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基础,对市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总体设计和安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适用范围为市行政辖区,规划实施期限为20212025年。第一章现状和形势第一节工作成效市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降低能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完善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富饶和谐安宁”的发展定位,确定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方式。
2、经过“十三五”期间的扎实工作,市生态环境有效修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能耗双控指标高效完成、清洁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树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各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能耗双控考核高效完成。2020年,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1255.66万吨标准煤,完成区能耗增量控制目标。低碳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6.633.140.3演进为2020年的24.827.947.3,“十三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7.0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煤炭、电力、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转型升
3、级,冰雪、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十三五”时期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00万吨,对全兴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退出粗钢产能7万吨,持续开展打击取缔“地条钢”工作,坚决严控新增水泥产能。能源结构显著优化提升。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多元绿色电力供给系统逐步形成。“十三五”期间,全市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总容量由102.97万千瓦上升到144.61万千瓦,增幅40.44%,占比全市总发电装机容量由12.66%上升到17.01%;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由13.57亿千瓦时上升到35.33亿千瓦时,增幅高达160.35%;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全市总发电量由4.19%上升到9.46
4、%,增长近1.3倍。202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中,风电占比最大,分别达到52.71%和56.75%;太阳能发电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2020年装机量为36.64千瓦;生物质能发电为2019年布局,两年来装机量累计达6万千瓦,发电量为1.3亿千瓦时。低碳城镇建设持续完善。绿色建筑迅速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区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在完成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同时,对新增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要求逐年提高。2020年全市通过施工图审查的绿色建筑250万平方米,占通过施工图审查的建筑总面积比例达到85%。绿色交通全面铺开。加快了老旧渡船、游船的强制报废,先后注销排放不达标的老
5、旧船舶5艘、强制报废船舶5艘,注销中渡船57艘、旅游船5艘。开展柴油货车污染专项治理。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公共机构节能成效显著。成立了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实施远程计量仪表安装及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实现了节能降耗分项计量、实时监测、动态管理。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医院和市教育系统、市检察院等一大批公共机构低碳节能项目建设完成。全市63个市直机关完成45个节约型机关创建,创建率达到71.42%;12个市区591个机关完成423个节约型机关创建,创建率达到71.4%,提前超额完成区下达的创建任务。2020年,全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降至953.94公斤标煤/人,单位面积
6、能耗降至45.16公斤标煤/平方米。生态碳汇能力稳步提升。全市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形成点、线、面结合,一体化推进的大绿化格局,扎实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草原质量稳步提升。20162021年全市森林面积增加15.0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1.75%增长到52.35%,提高了0.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由12.1亿立方米增长到13.15亿立方米,累计增加1.05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完成退牧还草447.84万亩,草原生态得到了有效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步提升,草原植被盖度稳定在70%以上。试点示范建设稳步推进。自2012年底市获批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以来,
7、全市按照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低碳城市的创建工作,完成全市碳排放历史情况核算工作,编制了20142020年市低碳发展规划市温室气体清单及碳峰值测算报告。持续推进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制定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92025年)和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气候适应能力持续提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2020年自然灾害受灾26.03万人,因灾死亡0人,紧急转移安置489人,倒塌房屋0间,直接经济损失6.08亿元,比2015年分别下降8.05%、100%、65.73%、100%、55.75%。全市灾害监测
8、预警站网建设不断完善,高新技术装备广泛应用,重大水利工程、气象水文基础设施、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应急避难场所、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设防水平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270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面积2439.89万亩,无害化防治率达95%以上。深入实施沙区综合治理。河湖长制全面推行,“一河(湖)一档”管理数据基本形成,水资源总量达到316.19亿立方米。第二节面临的形势从区形势来看,由于区作为能源战略基地,承担着外送电力的重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区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有所增加,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为积极响应“碳达峰
9、”、“碳中和”战略,区将进一步加强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全面践行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理念。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艰巨。一是碳排放减排任务艰巨。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能源生产、运输等都围绕煤炭构建,传统高耗能产业有待压减,产业链条有待完善,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目前尚处于发展不充分的阶段,加之气候原因,取暖期较长,未来一段时期能源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能源供应系统无法在短期内摆脱高碳的格局。因此,的碳减排工作较为艰巨,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
10、统工程。二是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仍然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从工业结构看,市较为依赖资源型产业,工业增加值大部分集中在煤炭、电力和有色等重型工业,轻重比例失调、没有形成多点支撑、民营经济体量较小、制造业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凸显。因此,在传统能源产业“提档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孵化”方面存在较大的挑战。从能源结构上看,市的能源消费结构目前仍然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小,占一次能源比例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空间仍需拓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且发展潜力较大,但是由于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畜产品基地,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因此很多区域属于区主体功能区划规定的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寻找合
11、适的地点建设风力、光伏发电厂成为一大难题。另外,本地高碳产业基础牢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存在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的提高。从服务业结构看,规模以上高附加值的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整体规模偏小,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农业、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物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从经济发展方式看,从前依赖的资源型产业的驱动力正在快速减弱,但新型产业的支撑尚未建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三是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不断加剧。随着全球升温幅度的进一步加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风险正在持续增加,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出现频率可能进一步加大,全
12、市市政、水利、能源、应急、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和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还有待提升。20152020年,市年平均气温已连续六年高于常年(分别高1.4、0.1、0.9、0.3、1.2、0.9)。“十三五”期间,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是暴雨洪涝、冰雹,其次是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和霜冻。但从影响大小来看,造成损失最大的灾害类型是干旱,其次是暴雨洪涝、霜冻等。四是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尚有待完善。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目前工作合力还未发挥、底数还未完全摸清、考核机制还未完善、资金保障还不充足、技术支撑和人员队伍有待加强。污染减排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作用未发挥,目前对协同治理
13、的机理认识还不深入,在管理措施协同、减排项目协同、技术手段协同等方面缺乏研究,碳减排和污染物减排未同步实施,协同治理的效果还不明显。第二章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牢牢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深入落实区关于东部盟市发展的工作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
14、整体布局中去,加快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筑牢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更加美丽富饶和谐安宁。第二节基本原则全面统筹与协调联动共同发力。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将政策与措施有机结合,落到实处。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创新低碳技术、低碳发展模式,探索建立一批低碳试点,发挥带头模范作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污染减排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充分考虑污染物减排和温室气体减量协同化治理,强化治理目标一致性和治理体系协同性,加强全过程监管,全面提高治理效果,促进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同步推进
15、。强化目标的约束作用,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气候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引导和公众参与紧密结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促进企业绿色生产,推进公众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转型。第三节总体目标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速继续减缓,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区要求。能耗双控任务全面完成,能源消费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率达到区要求。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持续增加,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48%,森林蓄积量达到14.65亿立方米,草原综
16、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5%以上。低碳发展模式得到全面提升。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高耗能行业低碳发展模式得到有效推广,低碳发展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加速发展,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8.6%以上。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构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建筑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得到全面实行,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100%,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3%,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5%。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大幅提升。城乡基础设施适应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安全得到全面保障,生态农畜林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生态系统质量显著提升,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
17、能力显著提升,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到2025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能力全面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现代化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全面建立,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体系试点工作有效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卓有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展望2035年,市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大幅跃升,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形势日益明显,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城市、农牧业、自然生态系统、生态脆弱区、人群健康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气候韧性明显提高,草原更碧绿、森林更茂密、河湖更
18、清澈、空气更清新,全市达到更高水平的美丽富饶、和谐安宁。第三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第一节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围绕实现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贡献目标,在深入研究和综合研判市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战略定位、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市碳排放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峰值目标和路线图,在“十四五”期间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和手段措施推动实施,确保在2030年前全市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战略目标。推进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推动能源、工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工作。重点控制煤电、化工、有色金属等高碳排放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引导市内重点高碳排放企
19、业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鼓励高碳排放行业和重点企业制定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方案,降低煤炭消耗。鼓励国有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实现达峰。加大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按照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选择适宜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专栏1推动市能源和工业领域碳排放达峰市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工业领域。能源领域主要是发电和产热产生的碳排放,工业领域排放涵盖了有色、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工、建材等行业化石能源消耗的直接排放。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市应重点推进能源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终端能源电气化为抓手,寻找聚焦产业,淘汰落后产
20、能,加快传统工业低碳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第二节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立足市供暖期长的地区特点,优化升级传统能源,进一步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统筹产业政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依规、坚决有序淘汰部分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加快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改造升级,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广应用,组织实施热电联产、锅炉(窑炉)、电机系统、余热余压利用、新能源发电等节能改造工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顺应产业低碳、智能、高端、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围绕生物科
21、技、冰雪经济、通用航空、中医药(医药)等领域,培育产业集群。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进和培育现代装备制造、数字经济、贸易物流、会展商务、通航产业、生物科技、高端乳业、智慧农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以特有的自然资源为基础,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旅游服务业,推动实现从单一知名的草原旅游地到生态体验、康养度假、冰雪时尚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增强龙头骨干带动作用,完善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保障制度,实现“旅游+”融合发展。大
22、力促服务业发展扩量提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促进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发展低碳农业。按照“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思路优化调整农牧业结构,以草原畜牧业产业带等农牧主产区为重点区域,推进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能产业、农牧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高效有机肥产业、休闲农牧业等多种产业循环链接和集成发展。大力推动农牧业绿色化发展,持续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牧业节水增效、农牧业污染治理技术开发等生态建设组合拳,着力解决农牧业污染,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
23、,全市预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00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专栏2 低碳产业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传统产业结构优化项目:统筹产业政策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技术标准,依法依规,有序推动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围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加快有色金属、化工、水泥建材、煤炭、电力等传统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挥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绿色农牧业增量增质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减少物化投入,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计划并进行示范推广。提升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鼓励推广大型农业机械,完善农机
24、服务体系,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研究创新农业生产活动的低碳化新模式,形成适合实际的粮食高产低碳栽培技术模式。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严格实行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增强土地抗旱节水能力,优化节水灌溉地块种植结构,推广耕地轮作。发展沙地经济,推广沙生植物林下共生技术。在东部肉牛、草原牧区肉羊等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坚持“以养定种的原则,实行牧区饲草灌溉总量控制,推广旱作饲草,实施牲畜饮水总量控制,鼓励开展屠宰废水等农牧产品加工废水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到202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99万亩,改造提升32万亩。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现代旅游服务业建设项目:建立生态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四五 应对 应答 气候变化 规划 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