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的: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加深对对万以内加减法 复习重、难点:正确地掌握笔算的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做第120页第一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黑板上的这道题错在哪里? 想一想: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 然后完成第一题,可选2道题进行验算。 订正,结合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进行验算? 2、完成练习二十六第一题 独立完成,订正。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解决问题 1、第120页第二题 仔细读题,
2、观察图 笔算之前可先估算一下,然后列式计算。 订正。 2、练习二十六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现有的书的本数该怎样进行计算, 使学生理解要求现有书的本数要从原有的书的本数中去掉借出的,再加上还回的。 三、小结 让学生结合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说说笔算万以内加减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复习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复习目的: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复习重、难点: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1、完成第120页第3题 学生
3、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笔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口算时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 2、口算练习 7 3= 18 4= 16 7= 25 4= 22 5= 43 8= 2、笔算 27 6= 38 6= 36 8= 58 7= 75 9= 44 5= 二、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1、完成第121页第4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说说是怎样想的。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练习二十六第3题 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说说是怎么想的。 3、练习二十六第4题 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小结: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三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 复习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
4、复习目的: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能够比较熟练的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3、能够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难点:能够比较熟练的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提高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完成第121页第5题 先估算,连一连,再计算。 订正。 2、练习二十六第5题 独立做,订正。 针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说说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3 、笔算以下各题: 31 3 = 206 9 = 230 3 = 372 7 = 1458 4 = 276 6 二、 解决问题 1、第
5、121页第6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可先让学生估算一下收入大约是多少,再进行计算。 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练习二十六第6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时说说怎样想的。 弄明白这次旅游究竟要买多少张火车票 2156,3个人来回要买6张车票。 三、小结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应该注意什么? 第四课时:四边形 复习内容:第四单元的知识 复习目的: 1、进一步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2、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复习重、难点:正确掌握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四边形 1、学生交流 2、做12
6、1页第7题 独立画,然后交流,说说怎样才能画好平行四边形。 二、复习周长 1 、什么是物体或图形的周长?下面几个图形的周长怎么找?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3、如果已知周长如何求边长或长、宽? 4、第122页第8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说说怎样计算的。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5、练习二十六第7题 学生读题,先明确题意。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解答方法,使学生知道只要分别求出正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再加上15厘米,就是所求的结果。 三、小结 说说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第五课时:时、分、秒 千米和吨 复习内容:复习时、分、秒,千米、吨, 复习目
7、的: 1、进一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和重量单位(吨、千克)之间的进率及其相互改写,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3、培养学生解题时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反复检查的良好习惯。 复习重、难点: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及1吨的质量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进率及单位换算 1 、口答: 1 厘米=( )毫米 1 分米 =( )厘米 1 千米=( )米 1 吨 =( )千克 3分( )秒
8、 6时( )分 120秒( )分 240分( )时 2 、把学过的计量单位整理如下,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1000 10 10 10 千米 - 米 - 分米 - 厘米 - 毫米 重量单位间的进率: 1000 1000 吨 - 千克 - 克 60 60 时 分 秒 3、第122页第10题 独立做,订正,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 、估计 1、用手势比划出 1 毫米、 1 分米有多长。 2、用具体事物来说一说 1 吨、 1 千克、 1 克有多重。 3、说一说1小时、1分、1秒都能做些什么 三、简单计算 1、 第122页第9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订正时说说应该按什么时间进行计算。使学生明确应当按牌子上的
9、放映时刻进行计算,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 练习二十六第8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订正时交流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复习内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2、会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 复习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的意义 1、 涂一涂 2、第123页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按顺序思考。 订正。 3、第123页12题 学生独立做,订正。 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复习分数大小的比较 1、 比一比:涂色部分和没涂色部分谁大谁小。 2、比较分数的大小 3
10、、全班交流 说说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 三、分数的简单计算 1、计算下面各题 2、练习二十六第9题 独立完成,订正。 说说是怎样算的,在进行分数的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练习二十六第10题 学生独立填,订正。 说说怎样想。 四、练习 1、练习二十六第11题 同位合作,完成表格。汇报 2、第123页思考题 学生先试做,说说想法。 3、第126页思考题 试做,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七课时: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复习内容: 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复习目的: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加深对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知识的理解,达到灵活握、运用计算法则的目的,进一步提高计
11、算能力。 复习重、难点: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 0 的乘法和除法口算 出示以下算式: 30 2 = 5 0 = 0 15 = 400 4 = 0 5 = 0 0 = 0 3= 0 6= 0 4= (还可以怎样读) 提问: 30 2 = 表示什么?你是怎样口算的?后面题计算的结果为什么都得 0 ? 二、复习因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1 、全体学生在课本上做第 108页上第1题,同时指定中等水平学生板演。 共同批改时要求学生说出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和法则。 然后提问:那道题有简便运算?谁用简便方法计算了?(对自觉用简便算法计算的学生给予表扬。
12、) 教师小结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笔算的各种情况及法则。 2 、笔算以下各题: 31 3 = 20 9 = 230 3 = 3456 5= 6575 4= 547 2= 三、复习口算: 用卡片分别出示下面各题,让学生口算并说出应该怎样算,才能算得又对有快。 85 6 = 372 7 = 1458 4 = 24 3= 136 4= 64 4= 小结后学生各自做以下口算题: 24 4 = 60 5 = 400 6 = 230 3 = 160 6 = 700 8 = 57 3= 88 4= 600 4= 240 3= 120 4= 640 4= 五、练习 第八课时:混合练习 复习内容:第一、二单元知识 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复习计划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