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高考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共六组附参考答案).doc
《高中语文新高考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共六组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新高考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共六组附参考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掷地有声地提出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论断,借“_,_”两句告诫统治者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2)高适燕歌行中以“_,_”两句写出了无休止的战争对人们的摧残,战士与家人天各一方,思念亦是徒然。(3)“西风”意象历来为文人所青睐,在诗词歌赋中用以表达悲凉萧瑟之感,如“_,_”。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春江花月夜暗示“雁儿”“鱼儿”不能传书的两句是“_,_”。(2)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_,_”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王籍入若耶溪)都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3)“烟”在古人笔下形态万千,所传达的诗情也不尽相同。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烟”字的连续两句“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开路人永被缅怀。蜀道难中,经历了“_”的巨大牺牲,才有了通天险路。蜀道之高,行人“_ ”,与李白的“手可摘星辰”有异曲同工之妙。(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 ”两句,运用反问句式,痛斥了秦朝统治者搜刮珍宝时唯恐未尽却又对其毫不珍惜的行为。(3)“夕阳”意象在古诗词中或写人生迟暮之悲,或言苍凉衰败之景,或抒烈士暮年豪情,含义多种多样,比如“ 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南朝诗人鲍照在代白头吟里
3、说“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亦有类似语句:“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尔而对,孔子的态度是“ _ ”。这与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应当“_ ”的主张是一致的。(3)对于六国灭亡的原因,苏洵与杜牧各持己见。苏洵在六国论中直截了当地提出六国灭亡“_”的论点。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_ ”的拒秦之道,间接点明六国灭亡的原因。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2)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描写音乐的名作,前者的“_”,用战场
4、上的厮杀场面描摹琵琶的铮鸣之声,惊心动魄;后者的“ _”,以有形的花容摹写无形的乐声,形神兼备。(3)“七夕”是我国具有浪漫主义悲怆色彩的传统节日,但秦观在鹊桥仙中却用“_,_”来赞叹牛郎织女的“七夕”短聚胜过了人间凡俗之爱。(二)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多处出现“月”的意象,其中“ _ ”一句,以萧瑟秋景烘托与友人的离情别绪;“ _ ”一句,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了音乐的感人魅力。(2)陈情表中,作者在文章结尾用“ _ ,_”来表明白己的忠贞之情。(3)“ _,_ ”,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这两句话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玩物丧志。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
5、分。(1)论语里仁中“_,_”两句是指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两句以云鸟自喻,写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疲倦的鸟儿飞回巢中。(3)花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代诗人常用“花朝”来表现百花盛开的春光。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过这样的诗句,如“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和秦王朝的覆亡都是因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并假设如果秦王朝爱护六国的人民,“_,_?”这一观点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2)作为一个诗歌意象,“沧海”既可以表达开阔的胸襟与奋发的情感,又可以承载别离
6、的伤感与忧伤的思绪,前者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后者如李商隐的“_,_”。(3)“九州”是古代中国的代称,当它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往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政治理想,如“ 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说自己治理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但“ 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在写歌台上歌声温柔,一派春光融融的景象后,以“ _,_”与之对比,写出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3)除了风、雨、雪,“霜”这种天气现象也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_,_”。5.补写出下
7、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往往历经磨难而又奋发有为,成就一番伟业。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列举了七位人物的事迹,并最终以一部作品进行总结综述的句子是“_,_”。(2)苏幕遮(燎沉香)中,表现出作者思念江南故乡,对在开封府中的仕途生活早已厌倦的句子是“_,_”。(3)古代诗人词家们往往巧妙地把数字引入诗词创作中,把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从而获得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十”“百”“千”“万”等数词在古代词作中屡见不鲜。其中,带有“千”字的古代词句有“_ ”;带有“万”字的古代词句有“_ ”。(三)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青年人承担
8、着历史使命,肩负着时代责任,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韧的品质,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正如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_,_”。(2)化用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 如王实甫牡丹亭长亭送别中的句子“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3)“马”的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经常出现,多用来传达豪迈奔放、积极向上的精神,如“_,_”。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_,_”两句,概括了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胜后,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之事。(2)书愤中“_,_”两句不仅赞叹诸葛亮的业绩,更以诸葛亮自况,表明矢志恢复中原的志向。(3)“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
9、相关,古人常揽镜自照以表达情感,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_”,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弹奏地点的诗句是“_”。(2)贾谊过秦论中“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3)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_,_。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中,如“_,_”。(2)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_”为过渡,巧妙地将对阿房宫的描写由整体外观转到内部的建筑
10、。(3)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指出,雕刻时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但是“_,_。”(2)苏轼写给好友的信中说“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指的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词中用“_,_”生动地描绘千百猎手满山遍野围猎的威武气势。(3)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公元89年,将军窦宪打败匈奴进犯,乘胜追击,“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之后“勒石燕然”就成了胜利的代名词。“燕然”作为一个地理名词,也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四)1.补写出下列句
11、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 ”两句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亡秦覆辙。(2)短歌行中,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广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3)借代手法能够更形象地突出事物特征,因此在诗词中常被运用,如“_,_”。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指出诗可以用来侍奉君父的两句是“_,_”。(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司马光的指责“_,_”为靶子,逐一反驳,表明了变法的坚定决心。(3)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征夫以此来保家卫国,文人常常借此来表现战争或战斗生活,如“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的登岳
12、阳楼中“_,_”两句诗虽没出现“水”字,却专门写了洞庭水。(2)屈原在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两句是“_,_”。(3)不同的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格调、气派和趣味不同,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飘逸洒脱,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顿挫,苏轼“_,_”的旷达豪放。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登泰山记中,“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2)在山居秋暝中,“_,_”两句,将自然的纯净和人的淳朴巧妙结合起来,描摹出了人和生活之美的场景。(3)“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手段,烽火的
13、燃起表示战事的出现,因而烽火常作为战争的代称出现在诗句中,如“_,_”。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用“_,_”写出了作者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在谈种树,而是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两句是“_,_”。(五)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园田居(其一)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句子是:“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
14、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3)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用“_”一句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则用“_”一句表现了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克庄的贺新郎中,“_,_ ”表达应“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2)王维的山居秋暝中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 _,_。(3)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 _”和 “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两句描绘树上藤蔓的形态,准确而传神。(2)杜牧阿房宫赋中,惯用数字夸张,如“_”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新高 理解 默写 汇总 练习 共六组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