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标识运营管理规范(T-CIITA 503—2021).pdf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标识运营管理规范(T-CIITA 503—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标识运营管理规范(T-CIITA 503—2021).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35.020CCS L 00.09团体标准T/CIITA 5032021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 标识运营管理规范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electronicinformation-identific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中中国国信信息息产产业业商商会会发发布布2021-12-22 发布2022-01-22 实施T/CIITA 5032021I目次前言.III引言.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运营管理要求.24.1
2、一般要求.24.2组织与人员要求.24.3制度要求.25平台运营管理.25.1运营规则.25.2用户管理.35.3标识编码注册.35.4标识解析和标识查询.35.5信息管理.35.6系统对接.46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46.1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人员.46.2设备维护管理.46.3资产和媒体管理.56.4隐私保护.56.5安全网络与安全传输.66.6应急管理预案.66.7灾难恢复计划.66.8灾备中心.67运营管理达标评价.6附录 A(资料性)平台运营达标评价标准.8T/CIITA 5032021I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3、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工业互联网分会提出。本文件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团体标准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威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恒茂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长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信通院(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电凯杰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漳州信产智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立锋、周在龙、胡单、靖琦东、严佳龙、陈金霞、罗曼、任聪亚、翟值楚、李倩、叶霆、何涛、杨松柏、郭敏、安绍平、田陆、刘志勇、陈
4、治娟、兰宇、洪立颖、徐立文、叶烨、黄子沛、李唯、廖前忠、肖小文、周熙、胡伟。T/CIITA 5032021V引言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成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工业互联网具有较强的跨领域综合性,正在形成全球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加强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对于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意义重大。2019 年 1 月,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加快建立统一、综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2020 年 12 月 22 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印发工
5、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作为新一轮指导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要实施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程,完善标准体系,研制关键标准。2021 年 7 月 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1 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 2023 年,基本形成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到 2025 年,制定涵盖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需求等标准 100 项以上,基本建成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形成标准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2019 年 6
6、月工信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导则(试行版),提出了二级节点运营要求。2020 年 12 月 25 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工信部信管2020204 号),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机构的职责和相关规范。然而,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电子信息行业标识运营管理规范在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中仍处于待制定状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大决策部署,抢抓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领域的创新发展机遇,占据标识解析领域技术研究与标准研制工作的先机,特组织编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 标识运营管理规范,首次规范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行业二级节点运营管理规
7、则要求,将保障解析服务的安全稳定运行,加速产业聚集,推动技术创新和标识产业生态培育。T/CIITA 50320211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电子信息 标识运营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电子信息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的运营管理要求、平台应用管理要求、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运营管理达标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电子信息)运营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开展标识运营与管理等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87-20
8、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9361-201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8447-2012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规范GB/T 30285-2013 信息安全技术 灾难恢复中心建设与运维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工业互联网标识 industrial internet identification工业互联网中使用的用于唯一识别和定位物理对象或数字对象及其关联信息的字符。3.2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 national-level node of identification
9、and resolution面向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顶级标识解析服务,以及标识备案、标识认证等管理服务的公共节点。3.3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电子信息)second-level node of 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electronic information)面向电子信息行业提供标识服务的公共节点组织,又称电子行业应用服务平台,简称“平台”。3.4用户 user在平台注册、认证的电子信息企业。T/CIITA 503202123.5标识运营管理 identific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取得相应许可的机构通过对接国家顶级节点,面向用户
10、提供标识注册、标识解析、标识查询、标识数据管理、业务管理等服务,并与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家顶级节点保持常态化联系。4运营管理要求4.1一般要求4.1.1平台责任主体应为依法设立的法人,该法人及其主要出资者、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并应取得主管部门相应的许可。4.1.2平台责任主体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及市场状况制定完善的业务发展计划和运营方案,策划和控制运营管理所需的过程,并应当具有与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标识运营管理相适应的场地、资金,其中,场地建设及场地安全应符合 GB/T 2887-2011 和 GB/T 9361-2011 B 等级及以上相关要求。4.1.3平台应稳定运营,为用户提供安全、
11、可靠的服务,并制定了处理异常情况的措施。4.2组织与人员要求4.2.1平台应设立运营管理机构,机构成员包括平台运营负责人及运营管理、鉴别与验证、技术服务、安全管理等业务主要负责人,并配备专职的运营管理人员。4.2.2平台运营管理职责应包括以下内容:a)统筹协调运营管理工作;b)决策中长期运营管理规划和投入;c)制定运营规则、标识编码注册规则、用户管理等运营细则;d)用户过程服务;e)督导运营制度执行情况。4.2.3平台负责人和运营管理人员应具备与运营活动相适应的知识与管理能力。4.3制度要求4.3.1平台应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工作制度,规范运营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a)运营管理制度;b)安全管理
12、制度;c)岗位管理制度;d)风险管理制度。4.3.2平台应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实际运行情况,至少每年开展 1 次制度适宜性、有效性、充分性的评审工作,并根据评审情况及时修订管理制度。4.3.3平台应保留管理制度执行及评审的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 36 个月。5平台运营管理5.1运营规则5.1.1平台应确保所策划的运营过程合理。5.1.2平台应确保对运营各项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实现预期目标。T/CIITA 503202135.1.3平台应确保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成文信息。5.2用户管理5.2.1平台应要求用户实名注册,且至少符合以下条件:a)注册用户应为具备完全民事权利能
13、力和所从事的民事行为相适应的行为能力的电子信息领域法人;b)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身份信息。5.2.2平台应要求用户提供具有复杂度的身份鉴别信息,并定期更换。5.2.3平台应通过合法可行的方式,对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验。5.2.4平台如发现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应当要求其予以补正。用户不补正或者提供不真实的身份信息的,不得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5.2.5平台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电信管理机构要求设立投诉受理机制,并在其网站首页和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布投诉受理方式,及时妥善处理用户投诉。5.3标识编码注册5.3.1平台应向通过核验的用户提供企业节点接入凭证。5.3.
14、2平台应根据相关编码规范,向通过核验的注册用户分配企业代码。5.3.3企业节点应向平台提交注册申请信息,包括企业节点责任主体基本信息、所属行业、联系人等注册主体数据以及解析路由等解析记录数据。平台审核企业节点信息通过后,上报国家顶级节点审核。5.3.4企业节点应根据相关编码规范,对特定对象进行可寻址标识,并根据特定对象标识与可寻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特定对象标识编码注册。5.3.5平台应要求企业节点上报注册标识,并将注册数据上报国家顶级节点。5.4标识解析和标识查询5.4.1平台应提供所分配标识编码的网络定位及其对应标识对象的信息查询。5.4.2平台标识解析应支持接入认证,保证解析过程安全可
15、信。5.4.3平台应支持标识查询,包括通过企业名称、标识前缀、关键字对已注册的企业节点信息进行查询,并具备查询拓展能力。5.4.4标识查询应支持权限控制管理,根据不同角色用户设置标识数据查询权限,同时对角色和用户进行管理。5.5信息管理平台应具有符合主管部门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业务管理和数据管理。5.5.1业务管理平台应进行业务管理,并具备以下功能:a)平台应支持相应的用户管理、计费、审核等业务功能;b)平台应支持企业用户审核备案,支持企业代码分配、启用、停用、删除等功能;c)平台应支持企业节点统计量、标识注册量、标识解析量等信息的统计和查看等功能。5.5.2数据管理平台应根据如下要求管理
16、其标识注册数据、标识解析数据和标识业务数据:T/CIITA 50320214a)平台应要求企业节点上报注册标识,注册量、解析量数据,并实时更新和维护平台和企业节点的注册数据,保障其准确性;b)平台与企业节点进行通信时,应对企业的合法身份进行鉴别;c)平台应支持按企业、行业等维度进行标识分配量、标识解析量统计分析,对应用情况、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上报到国家顶级节点;d)平台应支持企业节点数量统计,企业审核状态、审核历史数据分析,并将结果上报到国家顶级节点。5.6系统对接5.6.1平台应遵照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体系架构和技术标准来构建。5.6.2平台应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实现电子信息
17、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与国家顶级节点互联互通,实现统一管理和统一技术支持。主要包括:a)标识注册接口对接,实现电子行业标识数据同步至国家顶级节点;b)标识解析接口对接,实现被分配后的资源记录同步至国家顶级节点;c)安全认证接口对接,实现身份可信、内容可信、行为可信、可信审计;d)标识监测系统对接,通过国家顶级节点对电子行业二级节点主动探测分析或电子行业二级节点主动上报解析日志方式,实现监测数据互通共享;e)二级节点互联互通,实现电子行业与其他行业间二级节点互联互通。5.6.3平台应与企业节点对接,实现电子信息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与企业内部标识解析系统互联互通。主要包括:a)标识注册接口对接,实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标识运营管理规范T-CIITA 5032021 工业 互联网 标识 解析 电子信息 运营 管理 规范 CIITA 503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