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河南地理高三水平会考真题(含答案).docx
《2018-2019年河南地理高三水平会考真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河南地理高三水平会考真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祝你考试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2018-2019年河南地理高三水平会考真题及答案班级:_ 姓名:_ 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完成下题。1.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作用风力作用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2.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A荒漠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针叶林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1.B2.C【解析】试题分析:
2、1.由表中资料可知A径流带降水量小于200mm,说明是干旱地区,外力作用应以风力作用为主;D径流带降水量大于1600mm,说明此地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作用为主。2.我国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的地区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植被为温带草原;降水量在8001600mm的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水量在400800mm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对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应选C。考点:该题考查外力作用及我国自然带分布。乌克兰四季比较分明,总体而言春夏比较短暂,冬秋较长。1月平均气温东北部为-8-7,克里米亚半岛南岸为24;7 月平均气温西北部为181
3、9,东南部为2324。年降水量东南部约为300毫米,喀尔巴阡山为12001600毫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关于图中四地中的年降水量和乌克兰主要自然带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地降水量最丰富,国内东南沿海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B地降水量最丰富,国内多温带沙漠带分布C地降水量最丰富,且此地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D地降水量最丰富,国内的温带草原带分布范围广4.以下关于乌克兰的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美国玉米带相比,乌克兰玉米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热量B平原面积占比国土总面积一半以下,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C第聂伯河的上游冬季有封冻现象D国内有大面积的黑土分布区【答案】3.D4.B【解析】试题分
4、析:3.题干中“喀尔巴阡山为12001600毫米”这一信息已经说明乌克兰降水最多的地区应该位于山区,根据题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可判断,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为山区,所以降水最丰富的区域是。乌克兰大部分地方降水少,所以国内分布面积最广的是温带草原带。D项正确。4.乌克兰纬度位置比美国大部分地区要高,“春夏比较短暂,冬秋较长”,所以其玉米种植的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是热量不足;因纬度高,第聂伯河的上游冬季河水结冰,有封冻现象;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从等高线分布可知,乌克兰近2/3的国土面积海拔在200米以下,属于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中东部。所以B项描述错误,符合题意。考点:世界区域地理。5
5、.下图是“我国某省区夏季0 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该省区是()。A黑龙江B贵州C江苏D新疆【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夏季0层高度和河流年径流量关系密切,自1970年以来,夏季0层高度波动上升,说明夏季气温在波动上升,河流年径流量也在波动上升,说明河流的补给方式增加了冰雪融水补给,出现冰雪融水补给方式的地方在我国西北地区(新疆)或者东北地区(黑龙江),但该河流年径流量较大,可排除西北地区(新疆)。6.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日23日在深圳召开,中国以75枚金牌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大运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A逐渐变慢B逐渐变快C先变慢后变快D先变
6、快后变慢【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考查地球公转的速度,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故7月初到1月初,公转速度越来越快,依题意,选A。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下图为我国长江干流三个水文站2010年、2011年和多年平均的水沙特征值对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长江干流三个水文站的水、沙特征值对比7.甲、乙、丙三个水文站按从上游向下游排列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8.与乙、丙两站相比,甲水文站2010年、2011年的年输沙量和多年平均输沙量差异很大,其原因最可能是A降水量远少于多年平均B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出色C三峡水库的建设D挖沙船作业【答案
7、】7.B8.C【解析】试题分析:7.长江为外流河,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越往下游河流流量越大,从第二幅图可见多年平均流量由乙、甲、丙逐渐降低,所以从上游到下游顺序为乙、甲、丙,B对。8.从第一幅图可以看出甲水文站2010年、2011年的年输沙量远小于多年平均输沙量,甲地区为中游,流量减少不多,不是降水量远少于多年平均,A错;上游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出色应当上游输沙量减小最多,B错;三峡水库的建设使进入中游的泥沙大量减少,C对;挖沙船挖不了多少,影响不大,D错。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流量、水库影响。如图示意陆地(用E代表)与海洋(用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
8、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题。9.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10.图己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B冬、夏季风均偏强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D冬、夏季风均偏弱【答案】9.B10.A【解析】试题分析:9.110E陆地与160E海洋分别为亚洲东部和太平洋,亚洲东部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地区,A、C、D错;从图中来看,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7月份海陆气压梯度最大的位置对应的纬度为30N左右,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夏季风最强。故
9、选B。10.从乙图来看,该年份1-4月份等值线密集,海陆气压梯度比多年平均状况偏大,说明该年冬季风偏强;夏季多年平均等值线为-5、-10,该年份为-5、-8,即气压梯度比多年平均状况偏小,且影响时间较短(从-5等值线的范围对应的横坐标来看),说明该年夏季风偏弱。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和气压中心。世界上最早准确测量子午线长度的是我国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他在黄河流域沿南、北同一条线上选择若干个点,分别测量每个点的北极星高度和它们任两点之间的地面距离,并由此计算出了子午线的长度。据此回答下题。11.若其中两点相距x千米,北极星高度相差y度,则子午线长度为()A1800xyB1800x/yC3600
10、xyD3600x/y12.假如僧一行有两次测量后算出的结果有偏差,则其原因可能是 ()A地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B两次测量时的季节不同C这种测量方法是错误的D测量时的误差【答案】11.B12.D【解析】试题分析:11.北极星的高度即是当地的地理纬度。已知两地北极星高度相差y度,即知两地纬度差为y度,子午线跨度为1800,由此可得出子午线长度为1800x/y。选B正确。12.地球的形状不影响他的测量,A错;北极星相对北极点是不动的,仰望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与测量季节无关,B错;子午线是相等的,都是半圆,跨度1800,这种测量是科学的,C错;僧一行有两次测量后算出的结果有偏差,只能是测量
11、时出现的误差。选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相关知识。13.据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海拔5200米附近的冰湖(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的)数量和面积有增加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下降,蒸发减弱B气候变暖,冰川退缩C引水灌溉减少,节约用水D降水增多,雨水补给为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的冰湖数量和面积有增加趋势,说明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加,冰川退缩,气温下降则冰雪融水减少,引水灌溉和节约用水对高山冰川没有影响,近30年来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降水没有明显增多。考点:该题考查水资源。下面是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题。14
12、.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15.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A巴拉那河B刚果河C湄公河D莱茵河16.受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在 ( )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答案】14.A15.C16.A【解析】试题分析:14.从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来看,处在南回归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因而高温、干燥、少雨。15.对北半球来说,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图示中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明显南移,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北半球
13、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正值旱季,湄公河进入枯水季节。16.、之间的地区是受东南信风影响的地带,撒哈拉沙漠在北半球,东南信风影响不到。A、B、D三地都部分或全部受东南信风影响。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河流、气候的影响。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气压带的移动判断南北半球对应的季节。明确对北半球来说,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夏季北移,冬季南移。17.2009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答案】A
14、【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升,环境污染有加重趋势,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东南沿海迁往我国中西部地价、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的地方,以降低生产成本,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也引发了我国农民工流动方向的改变,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农民工流动的原因。点评: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有关,学生只要对此有所理解就不会误选。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三农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城乡经济差异缩小;近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原东部地区很多制造类企业加速西进步伐,内地不
15、少省市就业机会增加、薪资待遇提高;区域之间比较优势的弱化,导致劳动力的分流;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劳动力需求大。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读“信风带某海区表层水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8.图示水温分布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A南半球B北半球C大陆东岸D大陆西岸19.图示洋流可能是()A墨西哥湾暖流B日本暖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巴西暖流【答案】18.AC19.CD【解析】试题分析:18.读图可知,越往北气温越高,应该位于南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等温线向温度低的方向凸出,应该为暖流,南半球暖流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岸。19.由上题可知,该洋流为
16、南半球的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和日本暖流都位于北半球。考点:该题考查洋流类型的判断和洋流分布。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科学家指出,格陵兰和南极冰盖融化的速度正迅速加快,成为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下图是格陵兰岛2002年与2010年冰架对比图,回答下题。20.海平面上升的相关影响是A风暴潮灾害减弱B海岸侵蚀加重C三角洲面积扩大D咸潮入侵增强21.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A扩大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以吸纳上升的海水B全部沿海建设堤防工程,并升高加固C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D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建设【答案】20.BD21.CD【解析】20.海平面上升会导致风暴潮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河南 地理 水平 会考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