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训练】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培优卷)含答案 部编版.pdf
《【分层训练】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培优卷)含答案 部编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层训练】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培优卷)含答案 部编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层训练】六年级语文下册【分层训练】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 (培优卷)含答案(培优卷)含答案 部编版部编版 班级 姓名 成绩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一、读拼音,写字词。1.过年了,孩子们十分兴奋,在大年三十晚上都要 tng xio()守岁,qng h()新年。第二天一起床,孩子们就穿着新衣服,到亲戚家去 bi nin()。2、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xio fn()们就在庙外 bi tn()。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 lu tuo()的。3.妈妈拿起一把铲子在锅里jio huo()起来,不一会儿,锅里的l()八zhu
2、()就变得 nng chu()了。二、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正月 正确 正直 端正 B.纤细 纤绳 纤维 纤夫 C散步 松散 散开 散漫 D喷撒 撒种 播撒 撒了汤三、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请仿照写一写。(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1)过年的时候吃鱼:(2)建筑上雕刻蝙蝠:(3)中秋的时候吃月饼:四、给加点词选择怡当的解释。资格: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由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的时间长短所形成的身份。1.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2.他在我们车间里是资格最老的了,我们遇到问题一般都听听他的意
3、见。()五、补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并完成练习。()灯结()能歌()舞()心所()()然不同独出()()开山()祖 两()三()()堂大笑 1.画“”的词语含有一对近义词,这样的词语还有:2.这两篇文章,尽管风格上 ,但内容上却有相通之处。(选词填空)六、填空题。1.照样子,写词语。(1)例:各种各样(各各式词语)、(2)例:糊糊涂涂(AABB 式词语)、(3)例:哄堂大笑(形容笑的四字词语)、2.关联词语填空。(1)这()粥,()小型的农业展览会。(2)()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3)()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大家都承认味道 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4
4、)北京的春节()讲排场,()分外热闹.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B 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C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D“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菖蒲随风摇摆,在对岸与人相望,似乎在说:“终于想起我了吧!”犹记儿时端午节这天,母亲清早背上背篓,拿把镰刀往山上走去。途中,碰见三三两两的人都是趁早上凉快去山里割艾草的。母亲从山上回来,径直往村前走去。家乡村前有一小河,在淤泥冲积而成的河滩上,生长着一丛丛碧绿的菖蒲。早上的河水
5、有些凉,村人不怕,脱下鞋蹚水而过,弯下腰拔菖蒲,菖蒲的清香顿时从手中往鼻子里钻。回到家,母亲选出两根修长粗壮的菖蒲和艾草郑重地挂在大门的两侧上。A之间 B之间 C之间 D之间 九、课文直通车。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好处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令读者印象深刻。()(2)腊八粥一文不惜笔墨介绍腊八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是为了表现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作铺垫。()(3)迢迢牵牛星主要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填空题。(1)盈盈一水间,。(2)“,寒食东风御
6、柳斜。”这两句诗出自 ,写了 (节日)时的景象。(3)“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两句诗表达的是 之情。表达类似情感的诗句有“,。”(4)长歌行中告诉我们年轻时要珍惜时间的诗句是“,。”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 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十、句子游乐场。1北京的春节,不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改为反问句)2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修改病句)3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4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仿写句子)赛场夺金的_,戍守边防的_,旅居海外的_,谁不是对祖
7、国充满了_呢。十一、课内阅读。(8 分)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 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1.文段第 1 句话与后面儿句话是 关系。(2 分)2.文段从多个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读句子选一选。(3 分)A.视觉 B.听觉 C.嗅觉(1)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2)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3)鞭炮声日夜不绝。()3.读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
8、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 分)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2 分)【材料一】明清之后儿童的颈上多了一种饰品长命锁。其实,它是由古人佩戴“长命缕”的习俗演变而来。在讨论端午节习俗时,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有佩戴长命缕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荆楚岁时记 风俗通 岁时广记等古籍记载,自汉代起,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材料二】百家锁是小孩的家人挨户乞讨,每户要得一文钱,然后把这些钱另铸成一把锁挂在小孩脖子上,为的是用百家福寿锁拴住他的生命。这种做法在北方很流行,北京称为“化百家锁”。南方有种异曲同工的做法,把七粒白米和七叶红茶用纸包好,送给亲朋,
9、亲朋还赠碎银,用碎银铸成锁,正面镌刻“百家宝锁”,反面镌刻“生命宝贵”,把锁系在小孩脖子上。【材料三】在黑龙江地区,小孩出生后,产家要向街坊要来七色彩线和七枚大钱,把大钱用七根一股的彩线并排穿成连环形,一端饰以流苏,挂在婴儿项上,叫作“长命锁”。1.理解下面的词语。(2 分)以避不祥:_ 异曲同工:_2.佩 戴“长 命 锁”的 习 俗 最 早 产 生 于 _,由 古 人 在 _ 节 佩 戴“_”的习俗演变而来。(3 分)3.“长命锁”在有的地方又称为_,是孩子的家人向_或_讨来或换来的_铸成的。(2 分)4.结合上面的材料,说说这个风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企盼。(2 分)5.有人认为以上这些风俗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层训练 【分层训练】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培优卷含答案 部编版 分层 训练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测试 培优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