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 1 课古诗词三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 1 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范成大。这首诗写的是夏季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乡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形有色。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描写了南方乡村的暮春景色。在一派田园风光中,诗人描写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童趣。清平乐村居 的作者是辛弃疾。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乡下某人家的生活图景。辛弃疾用极其简练的文字,勾画了一幅乡下某人家依水而居,勤于农时,满足、悠闲的生活画面。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经过前面对古诗词的学习
2、,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注音和工具书将古诗词读通顺,并且能够通过注释简单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3.了解古代的词和词牌。4.理解诗词的内容,想象古诗词描绘的生活情景,体会古代儿童的快乐及乡村生活的纯朴和谐。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古诗词内容,想象古诗词描绘的生活情景,体会古代儿童的快乐及乡村生活的纯朴和谐。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清平乐村居的音乐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一
3、、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乡村吗?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那一幅幅和谐的画卷,定会给你别样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乡村美景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板书课题)2.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是指四个季节。“田园”指田家,乡村。“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n”,“杂”是平舌音,“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题目的意思是:(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其中的第二十五首(关于夏季的诗)。3.了解作者。作者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家”。著有石湖集 吴船录等。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古诗学习对于学生来
4、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二、学习古诗,感知诗意二、学习古诗,感知诗意 (一)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这首诗。读准平舌音“杂”,读通诗句。2.指名朗读,齐读。3.默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想办法解决。4.学习生字:杂、篱 “篱”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离=篱(二)理解古诗1.根据节奏划分,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理解第一句诗。(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梅子、杏子、麦花、菜花。)(2)它们生长得怎样?(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3)理解这
5、句诗的意思。(果园里梅子成熟了,金灿灿的,杏子也长得很肥美。田野里小麦开花了,雪白一片,油菜花渐渐凋谢了。)(4)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两句诗作者写得是静景,有花有果,有形有色。抓住了梅子,杏子,麦花,菜花这四种景物的特征,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5)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想象到的画面吗?学生汇报:来到果园,我看到了:金黄色的梅子和肥硕的杏子挂满果树,仿佛肉嘟嘟的娃娃在冲我欢笑。来到田野,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荞麦花仿佛被一片白雪覆盖,旁边的油菜花地里,金黄色的油菜花因为花已凋落显得稀稀落落。(6)指导朗读。这幅画面是不是很美呢?快来对着美景,带着对这幅美景的喜爱之
6、情朗读一下吧!3.理解第二句诗。(1)重点理解“日长、篱落、蛱蝶”的意思。(2)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3)“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什么?(4)这两句诗写出了什么?(这两句诗有动有静,运用动静结合,写得很巧妙。画留空白处,诗有言外意,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余味无穷。)(5)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表现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因此,在朗读时要放慢节奏,读得舒缓,读出田园的宁静、闲适。(6)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7)教师引导想象:蝴蝶和蜻蜓飞来飞去,可爱极了,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他们都到哪儿去了?(让学生结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充分的讨论,了解夏天人们的劳动情况,感
7、受农民的繁忙和劳动的辛苦。)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感悟诗句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的过程中,辅以画面帮助,在联系中发现理解古诗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掌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三、背诵积累,实践拓展。三、背诵积累,实践拓展。1.背诵古诗。2.选择你喜欢的古诗,结合里面的诗句,给古诗画一幅配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制作“诗配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并与美术学科相整合,强化诗的美育功能。这一过程还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古诗的习惯。四、巩固生字,指导书
8、写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杂、稀、篱、蜻、蜓、蝶。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杂、篱”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稀、蜻、蜓、蝶”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蜻、蜓、蝶”部首相同,都是“虫”字旁。3.教师范写:杂、稀、蝶。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及时指导。5.集体评议。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写字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靠熟习。本环节意在给学生一定的书写时间,培养学生先观察再书写的良好习惯,通过指导和练写,不仅使学生重视写字,教师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谁能背一背?(指名背诵)2.
9、谈话导入: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充满自然美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又将走进杨万里,向我们展示的那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风光!(板书课题)3.理解题目。宿新市徐公店:“宿”是住宿。“新市徐公店”诗人投宿的地方。题目的意思是:从题目来看,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投宿徐公店时的所见之景。4.了解作者。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家”。著有诚斋集等。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以此为兴趣点,引入新诗的学习。而让学生把理解诗题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能激励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同时也降低了诗题的理解难度。二、学习古诗,感知诗意二、学习古诗,感知诗意 (一
10、)学习生字词 1.师引导: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在徐公店附近漫步,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生字。(3)朗读诗句,学习认读“徐、疏”。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疏”读“sh”。“徐”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彳+余=徐。课件出示“疏”字的汉字演变。(二)理解古诗1.根据节奏划分,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理解第一句诗。(1)师引导看插图,指导理解“篱落”“树头”。(2)引导理解“径”。师引导:我们学过的山行 中有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回顾一下,这里的“径”是什么意思?预设:小
11、路。师引导:“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的“径”也是小路的意思。(3)这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指生汇报:诗句中写到的景物有“篱”“树”“径”,第一句诗写的是远景,第二句诗写得搭石近景,一远一近,给人以悠远宁静之感。(4)理解诗意。生说,师归纳: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还未形成浓郁的绿荫,树枝上绽出嫩绿的新叶,迎着春光生长。(5)指导朗读。“篱落疏疏”读时要轻快,“疏疏”语气不要太重;“一径深”画面悠远灵动,读时要舒缓,重音落在“深”。3.理解第二句诗。(1)指生朗读。(2)理解诗意。(3)指导朗读。“儿童急走”“飞入菜花”等词语浅显易懂,读时要轻快,“菜花”语气不要太重;“无处
12、寻”读时要舒展,重音落在“寻”,语音绵长,给人意犹未尽之感。4.师引导: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边读边想,诗人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请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1)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2)示例:诗句中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菜花”“儿童”“黄蝶”“径”。(3)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生交流汇报。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首诗的静景美丽,动景有趣,快来带着对这幅美景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从诗中找景,再看插图理解,能使学生快速进入诗中所营造的意境,领略诗中风光,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学习方法。三、背诵积累,实践拓展。
13、三、背诵积累,实践拓展。1.师引导: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请联系诗句大胆地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在说之前,同学们可以想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诗中所提到的景物。2.想象诗的意境。(1)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2)示例: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幽深的小径,小径旁的树上刚刚长出来的叶子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相机板书:儿童追黄蝶菜花)(3)创设情境朗读。师指导: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感受呢?生大胆想象交流。师相机引导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感受最深的诗句。指导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三首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下册 古诗词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