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和形式的问题.doc
《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和形式的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和形式的问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高永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研究得比拟多;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研究得比拟少。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失衡。只讲内容,不讲形式或讲得极少,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内容与形式本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范畴根本范畴都是成对出现的,这种对偶性,是唯物辩证法根本范畴的突出特点。现实事物都不得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内容与形式是反映客观事物内在要素与外在表现方式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人们通常对内容下的定义是构成事物各种内在要素的总与,或者说是指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存在的根底。形式是指事物内在诸要
2、素要的构造或表现形态,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的内容与形式是严密结合在一起的。比方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形式是语音与文字,语文与语音或文字的结合,构成了语言。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居于决定地位,形式必须适合内容。形式虽然受制于内容,但对内容有反作用,形式与内容不相适应,就会对内容的开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二、内容与形式又是构成文章的两个根本因素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得有它的内容与形式,文章自然也不例外。文章的内容是就构成文章的各种内在要素的总与。这些内在要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事件等。具体讲,文章的内容是指作者所描写的,并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社会生活,它既包括了客观因
3、素,又包括了主观因素,主客观因素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章的丰富的生活与深刻的思想的有机统一。文章的内容不孤立地存在,它必须要与相应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文章的形式就是文章内容的显现。具体说,就是文章的组织构造与表现手段。这一点,从作者的写作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作者写作的第一步,要确定内容。内容确实定要通过素材的积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人物的孕育等才有可能实现。第二步,要固定体裁。有了一定的内容,还要用一定的体裁将其固定下来。第三步,组织内容。比方层次构造的安排,主次、详略的考虑,开头、过渡、结尾、展开、高潮等的设计。最后还要根据内容确定语言的色调,一字一句推敲语
4、言。以期用恰当的语言把内容具体描写出来。由此可见,离开了一定的体裁、层次构造的语言等形式因素,文章的内容就推动了载体的而无法显现。其实,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我们只能在理论上把它们加以区分,而在具体的文章中,内容与形式根本无法割裂,要想把形式从内容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要想把内容从形式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形式。在具体的文章中,内容与形式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严密结合在一起的。三、 阅读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与理解课文形式的统一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与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了。阅读教学无非是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与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这所
5、以在这里强调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是想说明,阅读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与形式的理解的统一。因为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对内容与形式的理解,确实存在着比例失调的问题。强调一方,偏废一方,实际上都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学习阅读,显然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有所不同,更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阅读。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内容,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识活动。一般地来说,读者只要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了。比方学生阅读数学、化学、历史等教科书,只要求理解课文的内容,至于课文的形式那么不必过问。学习语文的阅读就不同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字了什么,还要理
6、解作者是怎样写的。就阅读教学而言,小学生读课文,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然后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形成意义上的联系,但是,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任务,还担负着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因此,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全过程的一半,只是“知其然的过程。学生在经历了这一过程后,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对文章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这样的过程是由思想到语言,由内容到形式,由内部到外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前面“知其然即理解文章写了什么的过程开展而来“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即了解作者是怎样写与为什么这
7、样写的过程。简言之,即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这样学生不断地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得到启发,从而学到运用语言文字处理,表情达意的方法。因此,可以这样讲,语言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是不完整的教学,最多只能说完成了教学的一半。只有把理解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结合起来,才能说走完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否那么就不是语文的阅读教学。四、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写文章要先立意,先有内容,然后再行文,再由意去“逮文,根据内
8、容选择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变成了空洞的、毫无价值的容器。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在感知语言文字的根底上,才有可能理解文章的形式。因此,理解内容是理解形式的前提。当然,理解内容与理解形式并非如理论上讲得这样泾渭清楚,特别是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两个过程常带有同步穿插进展的现象,如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也就理解了形式。但是不管怎么说,理解形式是以理解内容为根底、为前提的,不理解内容,就谈不上对形式的理解。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第一步,那么应该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经过一个由感知语言文字处到理解思想内容,由外部到内部,由局部到整体的多层次的分析、综合过程,并通过这样分析、结合的过程,舍弃原先
9、生动、具体、感性的材料,思维由具体走向抽象,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是以正确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为标志的。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这是阅读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肩负着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任。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作者所描述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的思想与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增长他们见识,陶冶他们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品质与对是非美丑的鉴别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将得到提高与开展。
10、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对一篇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其实,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当然有关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因此,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虽然在理解内容的教学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对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提法产生疑心,我们应该纠正的是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错误倾向与错误的做法,而不是从根本上否认与推翻之。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大体上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教学程式千篇一律,教法一成不变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程式的千篇一律,教法一成不变的现象,
11、存在非常普遍,尤其在小学的中、高年级更为严重。教学一篇课文,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更改的模式与过程。是不是篇篇课文都要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呢?这要因文而异,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提出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方法。因为无论分段、归纳段意还是概括中心思想,无非都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都是为全面、深刻、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效劳的。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都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在教学的某一阶段,这样的训练应该做为当时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在整个语文教学的长河中,篇篇课文都要这样,教学就必然陷入了僵死的、呆板的、程式化的
12、泥潭。有这课文的段落很明显,段意也很容易归纳,那么没必要按部就班地去分段,去归纳段意。有些课文的中心思想很不明显,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比方?挑山工? 、?鱼游到了纸上?,这些富有哲理的课文,那么有必要帮学生概括一下中心。2 抽象概括多于具体形象阅读能力其实就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处理的感知与理解,是对全文内容理解的前提与根底。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情境无一不是寓于语言文字处理之中。对文章的内容进展全面、深入、正确地理解,只能来自对语言文字处的具体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因此,要使学生真正从本质上、理性上理解课文的内容,首先必须具体、形象地理解语言文字。小学生对语言
13、文字处理的理解,多来自他们的生活经历、生活实际。多数情况下是凭直觉,而不是凭借概念、定义。抽象、概括的理解往往产生在具体、形象的分析之后,起码也是产生在与具体、形象分析的同时或穿插进展。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对语言文字的意义进展具体,形象的分析之后,再进展抽象与概括。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往往超越这必不可少的感情认识阶段,直接便进入理性认识的过程。对课文的理性认识,一般都表达了理解的结果,我们更应该重视理解的过程。而阅读过程,那么主要表达在对语言文字处理的分析与理解上。这一过程最具语言教学的特点。最精彩的,最生动活泼的,最各副其实的教学主要那么应表达在这一过程中。高超的语文教师往往会在这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教学 理解 课文内容 形式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