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小高考理科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共179页).doc
《2013年江苏省小高考理科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共17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江苏省小高考理科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共179页).doc(1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理科政治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一、生活和消费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A)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a.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b.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c.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a.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b.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c.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A)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
2、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一般等价物。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B)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形式:观念上(想象中)的货币。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流通手段不同于商品流通)考点4:纸币含义及发行规律(A)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发行规律: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3、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考点5:信用卡的含义和功能(A)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注意:并不是在所有的消费场所或营业机构消费、存取现金或转账。)信用卡的功能: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考点6:外汇和汇率(A)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考点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C)要辩证地(正确地)看待金钱,金钱不是万能的
4、,但没有金钱也是不行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种中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考点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B)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供过于求,价格
5、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考点9:价值与价格的关系(B)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班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考点10: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成正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考点11: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B)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6、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考点12: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C)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注意:等价交换中的“等价”是什么意思?)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考点13: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
7、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在互为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考点14: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A)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
8、收入预期的影响要改善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要缩小收入差距。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要稳定物价。考点15:消费的类型(A)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此外,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考点16: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恩格尔系数(B)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9、(思考过大影响如何?)考点17: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是不健康的。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考点18: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C)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节俭不可取)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
10、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二、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B)(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
11、力的质量。考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B)(1)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致超过发达国家;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考点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B)(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
12、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考点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A)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点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B)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局面(两个“毫不动摇”)
13、。考点6:企业的含义(A)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考点7:公司的含义(A)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考点8: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B)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品牌)。考点9: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作用(A)劳动的意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光荣属于劳动者。就业的作用:(1)就业
14、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点10:树立正确的择业观(C)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树立竞争就业观。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临时工、家政服务等就业方式可更加灵活地选择。还可以
15、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选择职业,实现就业。考点1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的主要权利(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劳动权利。考点1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B)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法律。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考点13:储蓄存款的种类(A)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考点14:我国的商
16、业银行及主要业务(A)含义: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考点15:股票的特点: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出资不可返还性、可流通性。考点16: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A)区别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发行主体中央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风险情况风险最小安全性较国债低,比企业债券高风险最大收益情况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他债券高于政府债券,低于公司债券收益最高流通情况最强
17、较强最低考点17:商业保险的含义和种类(A)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种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考点18: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C)不同点:储蓄:便捷的投资 债券:稳健的投资 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相同点:都是一种投资方式,都有一定的收益和风险,都有优缺点。三、收入与分配考点1:
18、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按劳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考点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A)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2、按生产要素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
19、术、管理等。意义: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 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B、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考点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B)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当前,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考点4:收入分配的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B)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
20、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区别。意义:A、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B、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C、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考点5:我国财政的作用(B)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论述略);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论述略);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论述略)。考点6:财政收入的来源(A)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
21、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考点7:财政支出的种类(A)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种类: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考点8: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A)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盈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考点9:税收的含义(A)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有国就有税,由税必有法。考点10:税收的基本特征(B)税收具
22、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税收具有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纳税。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反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税收具有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它必须具有固定性。考点1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1)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
23、人利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2)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力度,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B)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高考 理科 历史 地理 生物 政治 学业 水平 测试 复习 讲义 17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