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共26页).doc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共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共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讲 师 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 2013年3月-2013年6月 1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众所周知,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同一时间完成的,须相互协调与平
2、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从整体来说在我国电力系统建设中,继电保护的理论研究、继电保护装置的生产和应用能满足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进而继电保护装置作为变电站重要二次设备,对一次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迅速反应异常和事故,然后作用与断路器,进行保护控制。因此继电保护系统在变电所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四点: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和可靠性。我选择设计本课题,是对自己已学知识的整理和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学习和掌握1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11
3、0KV变电变电所继电保护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从而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本次设计是在掌握变电站生产过程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它我不仅复习巩固了专业课程的有关内容,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工程观念,培养了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的能力。同时对能源、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有个详细的概念,能熟练的运用有些知识,如短路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接线的设计、导体电气设备的选择以及变压器的运行等。 继电保护的意义: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故障当时以及故障产生后的恢复过程中,许多控制操作日趋高度自动化。这些控制操作的技术与装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为保证电
4、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经济性和电能质量的自动化技术与装备,主要进行电能生产过程的连续自动调节,动作速度相对迟缓,调节稳定性高把整个电力系统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调节对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内容。二是当电网或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自动切除故障设备和消除异常情况的技术与装备,其特点是动作速度其性质是非调节性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概况: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
5、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可以说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 发展趋势综述: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追求更可靠、更完善的保护体系,提出了继电保护技术新的要求与发展新趋势,即继电保护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变电站的保护也正朝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它改变常规的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取代常规的测量系统,如
6、变送器、录波器、指针式仪表灯;改变常规的操作机构,如操作盘、模拟盘、手动周期及手控无功补偿等装置;取代常规的告警、报警装置如中央信号系统、光字牌等;取代常规的电磁式、机械式防误闭锁设备取代常规的运动装置等。总之,综合自动化的微机保护向着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更方便、快捷、安全、灵活的方向发展。3 研究内容、目标及可行性分析3.1设计的基本内容本次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继电保护的设计、配置、整定、调试等技术,确定继电保护方式,变压器、母线及线路(110KV、10KV)的继电保护方式确定,以及各种设备(主变压器、母线和线路110KV、10KV)保护整定技术。难点在于各种保护方式的确定与整定计算。整定
7、计算一般包括动作值的整定、灵敏度的校验和动作时限的整定三部分。并且分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动作时限的整定。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遵循电力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前提下,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负荷分析并求出计算负荷,确定总降变压器容量、数量,完成电气主接线设计,计算短路电流以及对部分主要设备进行灵敏度校验。继电保护整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对各种继电保护给出整定值,而对电力系统中的全部继电保护来说,则需要编出一个整定方案。整定方案通常可按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或者设备来编制,并且还可按继电保护的功能划分小方案分别进行。例如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可分为:相间短路的电压、电流保护,单相接地
8、零序电流保护,短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等。3.2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拟采用途径:根据原始资料中有关数据确定该地区的负荷大小及所用电大小、主变压器的容量大小、负荷性质、主接线形式、短路的保护方式,从而得出输电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与电压保护、接地短路的电流保护、双侧电源的方向性电流保护等保护装置建立的相关原理、整定计算、接线等理论知识。根据主接线运行方式、供电可靠性和各级负荷的距离、重要程度等因素分别确定母线的继电保护方式和线路的保护方式,最后确定设计的总方案。利用的主要方法有纵联差动保护、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定子绕组接地保护、电流速断保护等。另外,继电保
9、护设计一般可以按照反应的物理量不同、被保护对象的不同、组成元件的不同及作用的不同来选择。3.3可行性分析1:已经学习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过程控制和自动化仪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现代控制理论等课程,基本具有了分析和设计继电保护系统的能力。2:实验室已有的控制理论实验室和继电保护实验综合台等所需电子器件,具备了实验的基础,还有老师的指导,可以解决不懂的难题,利于设计的开展。4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本次毕业设计的整体安排是2013年3 月1 日2010 年6 月10 日毕业答辩初步定于6月初 现对具体工作做一下安排 3月1日-3月7日 收集、查阅变电所的原始数据和有关变电所主接线和继电保护
10、系统的参考书籍和资料。 3月8日-3月15日 对所收集的理论知识、基本数据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消化、学习并掌握。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3月16日-4月15日了解所设计变电站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变电所各电压等级电气主接线设计。 4月16日-5月15日: 完成继电保护系统的整定与电力的计算,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设计、配置、整定、调试等。检验各保护设备和系统的灵敏度和指标,初步完成设计具体方案。5月16日-5月21日整理材料和数据完成毕业设计的初稿,并送指导老师查阅。5月22日-6月10日对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对设计进行修改,撰写完整的毕业设计与论文。 5主要参考文献 1
11、都洪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福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 2柯志敏.索娜.继电保护基础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 3陈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3 4李火元.电力系统保护及自动装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6 5翁双安.供电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6马英丽.供用电网络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9 7陈增田.电力变压器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7.9 8王永康.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5 9能源部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水利电
12、力出版社,2006.6 10贾昌奇.继电保护中电流互感器的选择计算和研究J.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2010,(7)(24):(15-17). 11Dumitrescu, M. Fuzzy critical analysis comfor an electric generator protection systemM.New york,N.Y,2003 12SUM R B.An Expert System for Setting Calculation of Relaying Protection in 110kV Power NetworksJ. ISSN : 1671-8380(2
13、002)02-0005-03 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目前,国内110kv及以下中低压变电所,主接线为了安全,可靠起见多选单母线接线。另外,合理的选择各种一次设备也能够提高变电所的安全系数及其经济性。在我国电力系统继保护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概述了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成就,提出
14、了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将是:计算机化,电网络化,保护,控制,调查结果显示,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 关键词 】变电所 安全 可靠 继电保护现状发展 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电能的发、变、送、配电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须相互协调与平衡。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语的。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因此,变电所的作用显得有为重要。首先要满足的就
15、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安全可靠地发、供电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的首要要求。(1)变电所的设计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2)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3)变电缩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的确定设计方案。(4)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其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要求,综合考虑确定。设计一所安全、经济、灵活的变电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选定电气主接
16、线是整个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干。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指的是变电所中汇集、分配电能的电路,通常称为变电所一次接线,是由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母线、避雷器等电气设备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它是电力系统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份。变电站主接线形式应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且应满足运行可靠、简单灵活、操作方便和节约投资等要求。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为:(1)供电可靠性。主接线的设计首先应满足这一要求;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停电范围小,恢复供电快。(2)适应性和灵活性。能适应一定时期内没有预计到的负荷水平变化;改变运行方式时操作方便,便于变电站的扩建。(
17、3)经济性。在确保供电可靠、满足电能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用地面积。(4)简化主接线。配网自动化、变电站无人化是现代电网发展必然趋势,简化主接线为这一技术全面实施,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5)设计标准化。同类型变电站采用相同的主接线形式,可使主接线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系统运行和设备检修。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亦有了很大变化。目前常用的主接线形式有: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单母线分段带旁路、双母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1个半断路器接线、桥形接线及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等。从形式上看,主接线的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再由
18、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在70年代,由于当时受电气设备制造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条件的制约,为了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产生了从简单到复杂的主接线演变过程。在当今的技术环境中,随着新技术、高质量电气产品广泛应用,在某些条件下采用简单主接线方式比复杂主接线方式更可靠、更安全,变电站主接线日趋简化。因此,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应根据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及技术环境统一性来决定。电气主接线方案的选定对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现场布置,保护与控制所采取的方式,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检修、运行维护的安全性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选择优化的电气主接线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二、 选择更安全可靠的一次电气
19、设备。变电所主要电气设备及其作用:(1)高压断路器(或称高压开关)线路正常时,用来通断负荷电流;线路故障时,用来切断巨大的短路电流。断路器具有良好的灭弧装置和较强的灭弧能力。按灭弧介质划分,断路器分为油断路器、空气断路器、SF6断路器等。(2)负荷开关 线路正常时,用来通断负荷电流,但不能用来切断短路电流。负荷开关只有简易的灭弧装置,其灭弧能力有限。负荷开关在断开后具有明显的断开点。(3)隔离开关(或称高压刀闸)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其灭弧能力很小。仅当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时,用来隔离电源,造成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工作安全。(4)高压熔断器 在过负荷或短路时,能利用熔体熔断来切除故障
20、。在某些情况下,熔断器可与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配合使用,以代替价格昂贵的高压断路器,以节约工程投资。17(5)电流互感器 将主回路中的大电流变换为小电流,供计量和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流通常为5A或1A,16使用中二次侧不允许开路。(6)电压互感器 将高电压变换成低电压,供计量和继电保护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压通常为100V,16使用中二次侧不允许短路。(7)避雷器 避雷器主要用来抑制架空线路和配电母线上的雷电过电压可操作过电压,以保护电器设备免受损害。(8)所用变压器 向变电所内部动力及照明负荷、操作电源提供电力。8如上所述,各种电器对我们的变电站设计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合
21、理的配置是关键中的关键。首先就要说到具备更高可靠性的SF6和真空断路器全面取代少油或多油式断路器。设置旁路设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在断路器检修时对用户供电的影响。SF6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的检修周期可长达20年,在变电所中选用了SF6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后,断路器检修几率大为减少,提高单回线路供电可靠性的根本措施转变为建设第二供电回路因为在单回线路供电情况下中断供电的主要因素已经是线路故障而不是断路器检修。故随着近十多年来SF6和真空断路器在110kV变电站中的普遍应用,带旁路母线的接线方式在110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已告别了历史舞台。其他设备我们也应该按照计算和设计的需要合理选择,从而保证安全性和经
22、济性。1、隔离开关的配置(1)中小型发电机出口一般应装设隔离开关:容量为220MW及以上大机组与双绕组变压器为单元连接时,其出口不装设隔离开关,但应有可拆连接点。(2)在出线上装设电抗器的610KV配电装置中,当向不同用户供电的两回线共用一台断路器和一组电抗器时,每回线上应各装设一组出线隔离开关。(3)接在发电机、变压器因出线或中性点上的避雷器不可装设隔离开关。(4)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普通型变压器均应通过隔离开关接地;自藕变压器的中性点则不必装设隔离开关。2、电压互感器的配置(1)电压互感器的数量和配置与主接线方式有关,并应满足测量、保护、同期和自动装置的要求。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应能保证在运行方式
23、改变时,保护装置不得失压,同期点的两侧都能提取到电压。(2)6220KV电压等级的每组母线的三相上应装设电压互感器。旁路母线上是否需要装设电压互感器,应视各回出线外侧装设电压互感器的情况和需要确定。(3)当需要监视和检测线路侧有无电压时,出线侧的一相上应装设电压互感器。(4)当需要在330KV及以下主变压器回路中提取电压时,可尽量利用变压器电容式套管上的电压抽取装置。3、电流互感器的配置(1)凡装有断路器的回路均应装设电流互感器其数量应满足测量仪表、保护和自动装置要求。(2)在未设断路器的下列地点也应装设电流互感器: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出口、桥形接线的跨条上等。(3)对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0 KV 变电站 保护 系统 设计 2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