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刺法操作技术规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梅花针刺法操作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花针刺法操作技术规范.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梅花针刺法操作技术规范 (1) 物品准备:治疗盘、75酒精棉球、无菌梅花针(即以 57枚不锈钢针固定在略有弹性 2030cm 长的针杆一端制成)、无菌镊子、弯盘。 (2) 体位:以充分暴露叩刺部位,病人感舒适,不易受凉为宜。 (3) 操作方法: 暴露叩刺部位,以 75酒精棉球充分消毒皮肤。 术者以右手握住针柄后端,食指伸直压住针柄前端,运用腕关节上下弹力进行由轻到重叩击。 叩刺时要求针尖与皮肤呈垂直点,针尖触及皮肤即迅速弹起,动作连续,一般每分钟约 6080 次。 根据部位大小,掌握叩刺时间,一般每次 515 分钟。 叩刺完毕,再用酒精棉球消毒叩刺部位。 将梅花针用棉球擦净,泡入消毒液中。 (
2、4) 护理: 叩刺前应检查梅花针有无倒刺或不平整现象,有则不宜使用。 叩刺时用力须均匀、稳准,切忌拖刺、斜刺。 根据病情可分轻、中、重三种不同手法叩刺,一般初次接受治疗宜轻刺,即皮肤经叩刺后呈潮红状,不出血为度。中叩刺即以皮肤潮红有丘疹为度。对某些顽固病症,如神经性皮炎,即可重刺,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 局部皮肤有外伤、溃烂者,禁用此法。叩刺后,局部皮肤偶有搔痒,嘱患者可用酒精棉球涂抹,避免抓破皮肤。 五、耳针 (1) 物品准备:治疗盘、75酒清、无菌棉签、胶布、镊子、无 、探测仪或圆头压棍。菌针盒(内盛无菌揿针或王不留行药籽) (2) 操作方法:根据病情,在耳壳相应部位用探测仪或压棍测定反应点
3、(一般局部可见变色、凹陷、小丘疹或压痛明显者),并作标记。 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耳壳针刺部位皮肤。 以无菌镊子夹取揿针的针圈,将针尖对准穴位或反应点垂直揿入,用小块胶布固定针圈。若用王不留行药籽,可将药籽放入小块胶布中间,以镊子夹取胶布,将药籽对准穴位,压紧即可。 固定后以手指压迫穴位处,以疼痛明显为宜,留针期每日按压34 次(3) 护理:耳壳结构菲薄,末梢血管不丰富,感染后较难愈合,故应注意无菌操作。 取穴以少而精为宜,应根据主要病症取其反应明显的穴位。 留针期间,避免洗涤针处,若留针处出现剧痛或发热不适时,应及时取出并局部予以消炎处理。 留针时间一般 37 天,夏季出汗较多,可减少留针时间,以免感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梅花 针刺 操作 技术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