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蒙氏数学教具的使用方法(共4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1种蒙氏数学教具的使用方法(共4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种蒙氏数学教具的使用方法(共43页).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1种蒙氏数学教具的使用方法 蒙特梭利数学教具系列之纺锤棒箱一、教具构成: 根纺锤棒,纺锤棒箱(两个样式相同的木箱各分为格,印有数字,一个箱子印,一个箱子印)。二、教育目的: 1、练习数量与数字的配对 2、理解“”的概念 3、数序的感知 4、为学习十位数作准备三、教具操作: 1、介绍教具,纺锤棒箱端放,安的顺序并排一起,放有纺锤棒的整理箱放在纺锤棒箱的右下方 2、引导幼儿按顺序认读纺锤棒箱中的数字。 3、家长指着纺锤棒箱中写有的格子读“”,然后右手从整理箱中取出根纺锤棒放在左手心,两手握住棒的中间将棒垂直竖起向幼儿展示,并同时说明:这是。说完将棒放进纺锤棒箱中写有的空
2、格中。 4、同样展示之后,引导幼儿以此方法依次操作纺锤棒。 5、操作结束后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纺锤棒箱的每个格子中都有纺锤棒吗?“”的格子里没有纺锤棒?为什么没有? 6、家长小结,“”就是没有,一个都没有就是表示,所以的格子不能放纺锤棒,它应该是空的。带幼儿读“”。专心-专注-专业 蒙氏数学教具之数字与筹码1、 教育玩具配置 1、圆形红色筹码55个 2、110的数字卡片10张(或110的活动数字字形) 3、文字卡片“奇数”、“偶数”各五张2、 主要学习目标: 1、数字和数量相结合的概念,以及数字的关系; 2、认识10以内的奇数与偶数。 3、10以内的基本运算 4、认识数的大小 三、活动提示 1、
3、筹码和数字的对应 a)从盒中取出110的数字从盒中取出来,请孩子按数的顺序横向 排列且互相间留有一定间距; b)指着1,请宝宝拿出相应数量的筹码放在数字卡的下方; c)依次方法,请幼儿取和2一样多的筹码,放在2下方分开排列,横向对齐,中间留一指宽间距; d)以同样方法做筹码和数卡3的对应的排列。排第三个筹码时,要另起一排,并放在上排两个筹码的下方,与上排左边的筹码垂直对齐; e)请幼儿按以上方法做余下的筹码与数卡间的对应排列。 2、认识奇数和偶数 a)指着1卡和它下面的1个筹码,说1下面的筹码是1个,它没有朋友,1就是奇数; b)指着2卡和它下面的2个筹码,说2下面的筹码2个,它们是朋友,2是
4、偶数; c)指着3卡和它下面的3个筹码,说3下面的筹码是3个,上面2个筹码是朋友,下面还有1个筹码没有朋友,3就是奇数; d)依此类推,将引导幼儿认识奇数和偶数。 3、10以内的基本运算 a)加法: 如计算3+2?题,“3”对应3个筹码,“2”对应2个筹码,两部分筹码合在一起,小朋友就能数出5个筹码,那么就算出“3+25”。这使加算不再抽象与枯燥,非常具体与好玩的操作使小朋友很容易学习加法。 b)减法: 10以内的减法练习,课例与加法类似。 c)合成加法练习: 如计算3+2+5?,方法与上述加法类似,很容易算出“3+2+510”。 d)合成减算练习: 如计算9-3-5?方法与上述加法类似,很容
5、易算出 “9-3-51”。 e)加减混合运算: 如计算9-3+5?,方法与上述加法类似,很容易算出 “9-3+511”。 f)10以内数的分解:如“5”由哪两个数组成,通过5个对应筹码的分列,可以得出结论:“5”可分解成“4”和“1”、也可分解成“2”和“3”。 4、认识数的大小: 通过数量的对应与比较可以轻松掌握数字大小的关系,如“2”与“3”哪个大?小朋友通过数数,可以观察到“3”的筹码比“2”的筹码多,那么“3”大于“2”。蒙氏数学教具之长棒一、教具构成:红色木棒10根,每根之间的差数为“1”二、教育目的:1、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正确的了解。 2、发展手、眼与
6、肌肉的协调性。 3、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三、教具操作: A.依长短顺序排列:1、让幼儿取出10根长棒,用手摸一摸(从头到尾),感觉每根棒的长度变化。 2、家长可以与幼儿每人任取一根,对齐一头对比一下,谁的长,谁的短,强化幼儿辨别长短的概念。3、让幼儿从10根棒中找出最长的一根,放在最上面,然后再找次长的放在最长一根的下面,左端要对齐,一直排列最短的一根。可以让幼儿说一说摆出的图形象什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4、让幼儿取最短的一根,从第二根开始接,第二根第一根与第三根一样长,一直比较到第9根(每次都用第一根接)。5、任取一根长的棒,让幼儿想一想哪两根接起来与之一样长,(锻炼幼儿的目测能力),(
7、可两根也可三根接)。 B.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练习1、以最长的棒为底,左端对齐,垂直往上积高2、以最长的棒开始,顺次排列成直线或折线或发展幼儿想象摆出更多的图形(要求从长短递减)。蒙氏数学教具之数棒 一、教具构成: 由1到10的10根木棒组成,其尺寸与“长棒”相同,木棒每隔2CM分别漆上红、蓝两色,红色部分表示奇数,蓝色部分代表偶数。最短棒为CM,代表“1”的量。数棒是代表连续“量”的教具。二、教具目的: 1、了解数的集合体(量)2、记忆数词名称(从1-10)三、教具操作: 提示(一)初步认识 1、让幼儿取出10根红蓝棒。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特征(有长、有短、有红蓝色)。 2、让幼儿找出最
8、长的,最短的,可以象操作长棒一样从最长到最短排列,把红色一端朝向左侧。 3、也可以让幼儿从最短的“1”开始,左手捏住棒左端,右手二、三指并拢摸棒,边从头到尾摸,边数“1”(摸过一个颜色数一个数,要连续),最后排好。 4、象操作长棒一样用“1”去补棒,得知两根之间相差“1”提示(二) 1、可以象以上方法去摆好棒,让幼儿观察有何现象出现:所有的代表奇数部分,都是用红色表示的1、3、5、7、9;所有的代表偶数部分,都是用蓝色表示的2、4、6、8、10 2、取数字卡(未提供),让幼儿把每一章卡片放在相同数量的数棒旁(数字数量相对应)。提示(三) 1、首先让幼儿安1-10的顺序把长棒排列好,再把数字卡对
9、应放好。 2、取长棒10放在最上面,让幼儿想一想。取“1”放在10的下面,左端红色对齐放,想一想“1”和?合起来是10,再拿9接在1的后面,数一数从1-10,1+9从此类推,做2+8,3+7,4+6,5+5(用长棒代替另一个5)。 3、还可以启发幼儿倒过去想一想8+2,7+3,6+4,9+1?(学习加法交换率)。 4、启发幼儿再想一想哪三根棒连起来是10(连加)。 5、也可以用数棒做其它“10”以内数的加法。蒙氏数学教具之1-100连续数板一、教具构成: 1、1-100数字排列板,有10行*10列方格; 2、100枚数字片,大小可以填入数字板上的方格; 3、订正板,印有小数字1-100的表格,
10、在数字排列时作参考,或用于确定正误;二、教育目的: 1、感知1-100的数字次序,知道每个数的读法和写法。 2、为了理解连续数排列的概念,以便更灵活的使用各个数字。 3、培养幼儿做事有序的好习惯。三、操作方法: 1、从1-100数字袋子中取出数字,从1开始取,从桌子左上端开始摆; 2、摆数字时要有秩序,第一排1-10(第二排11-20以此类推),每次只拿一组10个数字。 3、取订正板放在左侧,100数字排列板放在右侧; 4、用左手指订正板上的1,右手取1数字小片放在排列板左上角第一个格子中,以此类推玩完10,放一个数字的同时读出数; 5、从袋子中取11-20,对应放置。以此类推放到100; 6
11、、收数字片时从1001倒数着收,每次收5个,边收边读;变化与延伸: 1、数字的消除:在写有1-100的方格纸上,听成人指令,找到并划掉数字如“请划掉16”。 2、数字的填空:画有10*10的方格纸,最上行的格子印有1-10,最左列的格子印着1-91的数字,其他方格全部空白,如家长说:写出56,家长左手食指指3,右手手指指5,让幼儿在交叉处的空格处写53。 3、数字连线画:一幅画全部用点子来表示,点子上端有数字,分别是1-100,幼儿可以从1开始连线,一直连到100,边读边连,最后可以看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4、奇数和偶数:家长和幼儿一起从1开始找出奇数和偶数分开放好。蒙氏数学教具之加法板 1、
12、教具构成: 在画有横向18格,纵向12格的方格的板子上,上端写1-18的阿拉伯数字(1-10是红字,11-18的蓝字),10的旁边画一条纵的红色分隔线。 定规尺:红色和蓝色板子各9枚装在盒中,每枚木板各有规定的尺寸。 蓝定规尺:作为被加数使用,有1-9共9枚,数字写在板的右端。红定规尺:当成加数使用,有1-9共9枚,上面标明数字与刻度。二、教育目的: 1、更清楚的帮助幼儿了解数的组合及其结果。 2、对于1位数+1位数,答案在1-18之内的数有更清晰的认识。3、 用此计算板作练习,促使计算更进步,并导入心算。三、教具操作:提示一:10的基本加算练习 1、取出加法板和定规尺让幼儿观察,说一说其特征
13、,区分红,蓝定规尺。2、蓝色定规尺,按从9到1的顺序(左端对齐)摆在加法板的上方左侧。3、红色定规尺,按从9到1的顺序(左端对齐),对准加法板上的中间红线摆好。 4、取一个蓝色定规尺“1”放在加法板第一行第一个方格中,然后用右手指数后面的空格,数到10,得出结论“9”,“1”和“9”和起来是“10”。取红色定规尺9接放到“1”的后面,再从1-10数一下(验证),再把此板向下移一行。 5、取蓝色定规尺“2”及红色定规尺“8”做10的合成。以此类推。 6、家长还可以口头或写出作业单给幼儿出题目练习,也可以用此方法练习10以内各数的合成。提示二:构成11-18的加算练习1、先把红蓝定规尺的“1”取走
14、。 2、取蓝色定规尺“2”放在加法板上,再放红色定规尺“9”,“2加9等于。11”得出“11”的结果。 a)从第一个格开始数1、2、。11。 b)看定规尺终点上方标出的数字“11”。以此类推,分别放在3+8,4+7,。9+2等于11。 c)用此方法练习11-18各数的加法。 家长可以出一些小作业单,每张作业单上要得数相同,待幼儿能力提高后再出混合得数的作业单。幼儿操作正确,家长要给予奖励.蒙氏数学教具之减法板一、教具构成: 画有横18格,纵12格组成的方格板,印有1-18的数字。1-9是蓝色,10-18是红色,在9的地方用1条蓝色直线隔开。 定规尺:A、红、蓝色1-9板条各9枚,红色定规尺上有
15、刻度。 定规尺:B、自然色的木制定规尺17枚,上面没有数字与刻度。2、 教具目的:练习1-18以内的减算三、教具操作: 提示一:不用自然色定规尺的减算练习(10以内数) 1、取出减法板和红、蓝色定规尺。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特征,区分红蓝定规尺。 2、在减法板的上方左侧按从9到1的顺序自下而上摆好红色定规尺,再沿中间蓝色直线的上端自9到1,自下而上摆好蓝色定规尺。 3、取一个圆环放在减法板上沿“10”的数字上面。 4、取红色定规尺中的“1”放和板左上第一格,取蓝条“9”接在“1”后面。先指“10”,后指“1”和“9”并说:“10可以分成1和9”,边说边指,做完后把定规尺向下移一行。 5、取红色定
16、规尺“2”放在“1”的上边,取蓝色定规尺“8”接在“2”的后面,叙述方法同前。 6、以此类推,完成10可以分成9和1。 7、也可以鼓励幼儿做其它数的练习(1-9)。 提示二:不用自然色定规尺的减算练习(18以内)。 1、告诉幼儿试试看“18减9”用右手指减法板上的数字“18”,拿蓝色定规尺9,定规尺一头“9”字要刚好放在数字“18”(最上段右端)的下面。 2、右手指最上段左侧空格,报出“9”之后,开始数空格,18-9的答案是“9”。拿红色定规尺和蓝色定规尺并排。让小朋友注意到红色定规尺和减法板上段的数字同样是蓝色字。 3、家长可以鼓励幼儿举一反三,练习18以内的其它数。 提示三:使用自然色定规
17、尺的减算练习。 1、家长可以从17-?开始练习。 2、如“试一试17-9”。操作时先从自然色定规尺中拿起最短的盖在减法板18的数字上面(因为18与这次计算无关)(把尺盖在方格里)。 3、其次取蓝色定规尺9,一端对齐17下面排好(右侧是最短的自然色定规尺)。 4、进行提示2的操作“17-9。答案是8”。拿红色定规尺8排在蓝色定规尺旁边。 5、做后把每枚定规尺还原。 如:做12-8 首先找自然色定规尺中6个格长度的一枚(从右顶端)盖在减法板上,前面从1-12个空格。取蓝色定规尺8,再取红定规尺4提示:给幼儿出的题目,答案一定要是个位数。 减法板的蓝色分隔线(在9和10之间)表示减算的答案是在9以下
18、,也就是红色规尺一定出现在蓝色线的左侧。 蒙氏数学教具之乘法板 一、教具构成:乘法板横纵排,个圆穴,小筹码个,的数字片,粒红色珠子。 二、教育目的: 1、学习乘法板的使用方法 2、理解乘算的概念 3、记忆以内的乘算 三、教具操作: 1、家长给幼儿准备以内数的乘法,如:,等的作业题目。(幼儿首先要会手口一致点数) 2、取乘法板和数字片,数字片在板的左侧从纵向排列好,用一个小碗装粒红色珠子,小筹码放在左上角的洞里。 3、让幼儿随机抽一个题目,先读出题,如 4、以故事的形式说出题目“分苹果”。有个小朋友,每个朋友需要个苹果,一共需要多少个苹果 5、把小筹码取出放在横排数“”的上面,取数字板“”,插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种蒙氏 数学 教具 使用方法 4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