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策略和技巧-2023高考备考:边塞、战斗诗专练(附答案及解析)(6).docx
《高考备考策略和技巧-2023高考备考:边塞、战斗诗专练(附答案及解析)(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备考策略和技巧-2023高考备考:边塞、战斗诗专练(附答案及解析)(6).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备考策略和技巧|2023高考备考:边塞、战斗诗专练(附答案及解析)(6) 2023高考备考:边塞、战斗诗专练(附答案及解析)(6) 文章来自:爱师网 2023高考备考:边塞、战斗诗专练 一、边塞诗的特点 常见意象: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惨烈悲壮的战役等景观;描写有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与战斗有关的器物;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瀚海、轮台等与战斗有关的地点;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等与战斗有关的人;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乐器与乐曲。 意象的特点:荒芜、单调、旷远、开阔。 内容及感情:有报效国家的.、建功立业的渴望;有对帝王黩武的不满、有对残酷征
2、战控诉;有久戍边关的乡愁、无路请缨的怨恨。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但也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冲突;卫国.和艰苦生活的冲突;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冲突等等。 表达技巧:多用比方、夸张、典故、渲染、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技巧。 二、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终一句起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立刻相
3、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全。 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1)“双袖龙钟泪不干”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2)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2023年高考江苏卷读诗,做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详细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文章来自:爱师网 2023高考备考:边塞、战斗诗专练 一、边塞诗的特点 常见意象: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惨烈悲壮的战役等景观;描写有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与战斗有关的器物;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
4、、瀚海、轮台等与战斗有关的地点;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等与战斗有关的人;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乐器与乐曲。 意象的特点:荒芜、单调、旷远、开阔。 内容及感情:有报效国家的.、建功立业的渴望;有对帝王黩武的不满、有对残酷征战控诉;有久戍边关的乡愁、无路请缨的怨恨。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但也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冲突;卫国.和艰苦生活的冲突;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冲突等等。 表达技巧:多用比方、夸张、典故、渲染、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技巧。 二、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
5、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终一句起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立刻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全。 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1)“双袖龙钟泪不干”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2)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2023年高考江苏卷读诗,做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详细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
6、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 文章来自:爱师网 2023高考备考:边塞、战斗诗专练 一、边塞诗的特点 常见意象: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惨烈悲壮的战役等景观;描写有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与战斗有关的器物;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瀚海、轮台等与战斗有关的地点;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等与战斗有关的人;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乐器与乐曲。 意象的特点:荒芜、单调、旷远、开阔。 内容及感情:有报效国家的.、建功立业的渴望;有对帝王黩武的不满、有对残酷征战控诉;有久戍边关的乡愁、无路请缨的怨恨。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
7、征,但也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冲突;卫国.和艰苦生活的冲突;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冲突等等。 表达技巧:多用比方、夸张、典故、渲染、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技巧。 二、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终一句起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立刻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全。 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1)“双袖龙钟泪不干”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
8、2)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2023年高考江苏卷读诗,做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详细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文章来自:爱师网 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爱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
9、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6、(09年江苏卷)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很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
10、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词的开头写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7、【2023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孤独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
11、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接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孤独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文章来自:爱师网 8、(2023年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2、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渲染西北边疆空旷凄凉、条件艰苦、环境险恶的气氛,借以衬托远征将士战胜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 点出边疆的荒芜,征战时间之久,示意战斗的激烈,敌军的凶残。第三句的金甲穿破更能衬托将士的报国壮志没有磨损反而更加坚决。 (3)【参考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战胜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4)【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
13、,长云充满;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耸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宽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俯视,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殊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斗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备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
14、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出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骄傲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漫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芜,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
15、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决。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明显有转折,二句形成鲜亮对比。“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斗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斗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决、深沉的
16、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斗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白将士们驻守边关的雄伟壮志。 2、(1)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2)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的心情。 3答案:(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3)赏析: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
17、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好像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围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联想。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
18、”、“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文章来自:爱师网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好像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芜的地方。传奇塞外草白,只有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怎不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
19、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行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自然想起青冢四周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芜,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到处充满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而这首诗的谨严工整
20、也历来为人称道。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颜色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颜色,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确是不多见的。 4、(1)更喜爱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概,景物描写鲜亮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亮。“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
21、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3)赏析: 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疑即玛尔浑)幕僚期间,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帝统兵征噶尔丹时,随安郡王出塞,由居庸关至归化城。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 前两句,有版本“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其中的“此”字原缺,此据诗意补出。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的心理。“封侯”,从字面说,是指当上大官;就其实质而言,则是指驰骋疆场,功业有成。前两句意思是说,将军将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这对于士卒说来,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意味着士卒也将有立功的机会,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备考 策略 技巧 2023 边塞 战斗 诗专练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