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_T 1124-2022 防雷装置检测点分类及确定方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12_T 1124-2022 防雷装置检测点分类及确定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2_T 1124-2022 防雷装置检测点分类及确定方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07.060CCSB1812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T11242022防雷装置检测点分类及确定方法Classificationandidentificationoftheinspectionpointof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2022-06-13发布2022-07-15实施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DB12/T11242022防雷装置检测点分类及确定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点的分类及确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
2、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1431-2015、GB50057-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来源:GB500572010,2.0.53.2防雷装置检测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checkupandm
3、easure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来源:GB/T214312015,3.233.3防雷装置检测点inspectionpointof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按照防雷装置的设计和检测标准对建筑物及其防雷装置的属性、参数、相互关系等进行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的部位。3.4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来源:GB500572010,2.0.294分类和抽样原则4.1防雷装置检测分类1DB12/T112
4、42022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首次检测是新建、改建、扩建的防雷装置和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的第一次检测。定期检测是按规定周期进行的检测。4.2防雷装置检测点分类分为三类:检查类、测量类、分析类。4.3防雷装置检测点抽样原则抽样点应随机抽取,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明显不合格的个体可不纳入抽样样本,但应进行处理,使其满足防雷装置设计、施工等有关标准要求。5防雷装置检测点的确定方法5.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5.1.1测量类首次检测时,测量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确定1个检测点。5.1.2分析类首次检测时,确定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识别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按照
5、GB/T214312015中5.1的规定划分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确定1个检测点。5.2接闪器5.2.1检查类5.2.1.1接闪器的检查内容为:形式、位置、材料规格、最小截面、安装方式、牢固程度、防腐措施和腐蚀程度、有无附着电气和电子线路,每项内容应抽样确定检测点。5.2.1.2检查接闪带安装情况及其固定支架安装情况,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2.1.3首次检测时,检查建筑物防侧击保护措施、突出外墙物体保护措施、是否存在因雷击导致混凝土碎块掉落等事故隐患,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2.2测量类5.2.2.1测量接闪器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的电气连接处、屋面设施的等电位连接处的过渡电阻,每个连
6、接处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2.2.2测量接闪带在转角处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2.2.3测量接闪带的支持件能够承受的垂直拉力,每个支持件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2.2.4高层建筑物以过渡电阻方式检测时,测量第一基准点的接地电阻,应确定1个检测点。在同一栋楼内移动检测,选用若干基准点,测量每个基准点与第一基准点之间的过渡电阻,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2.2.5首次检测时,测量接闪器长度、高度,每个接闪器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测量接闪网网格的最大尺寸,应确定1个检测点。5.2.2.6首次检测时,测量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与被保护物、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每个物体与
7、接闪器之间的距离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2DB12/T112420225.2.2.7首次检测时,测量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树木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距离,每处树木与建筑物的距离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2.3分析类判定屋面设施是否处于接闪器防直击雷保护范围内,应确定1个检测点。5.2.4其它用作接闪器的永久性金属物可参照接闪器确定检测点。5.3引下线5.3.1检查类5.3.1.1引下线的检查内容为:形式、位置、材料规格、最小截面、安装方式、牢固程度、防腐措施和腐蚀程度、有无附着电气和电子线路,每项内容应抽样确定检测点。5.3.1.2检查专设引下线的数量、最大间距或平均间距,应分别确定
8、1个检测点。5.3.1.3检查专设引下线的断接卡的设置、近地面处易受机械损伤处的保护措施,应分别抽样确定检测点。5.3.2测量类5.3.2.1测量引下线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距离,对于每根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的距离不大于0.1m的引下线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当距离小于0.1m时,测量引下线的横截面积,应增加1个检测点。5.3.2.2测量明敷引下线与电气和电子线路敷设的最小距离,对于每根与线路平行敷设且距离小于1.0m,或与线路交叉敷设且距离小于0.3m的明敷引下线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3.2.3测量专设引下线的固定支架间距,应抽样确定检测点。5.3.2.4测量专设引下线固定支
9、架能够承受的垂直拉力,每个固定支架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3.2.5测量专设引下线与接闪器、接地体之间的过渡电阻,每根引下线应分别确定2个检测点。5.3.2.6测量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网)的支柱至被保护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间隔距离,每个间隔距离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3.2.7首次检测时,测量防直击雷专设引下线与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的距离,对于每根与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距离小于3m的防直击雷专设引下线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4接地装置5.4.1检查类5.4.1.1检查接地装置有无被挖断,接地装置的填土有无沉陷,应分别确定1个检测点。5.4.1.2首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2_T 1124-2022 防雷装置检测点分类及确定方法 1124 2022 防雷 装置 检测 分类 确定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