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研究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docx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研究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研究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研究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摘 要】感性思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价值常常被忽视。本文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感应比类”的关联思维,厘清感性思维的内涵和形式,在此基础上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性思维的教育价值:“物”“文”关联,借助字词的“感物比类”,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文”“我”关联,觉察自身的情感体验,培养直觉思维;“我”“物”关联,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提升创造思维。以此为引领,可以立足关联思维,通过重塑教学目标,完善学习情境,整合教学资源,为感性思维的培养与提升明确方向,提供恰切的场域和递进的阶梯。【关键词】关联视角;感性思
2、维;小学语文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感性思维被定义为“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和初级形式,是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事物的现象是感性认识的对象和内容,直接感受性是感性认识的特征”,并且强调“从人的完整认识过程来看,这些感性认识形式是对事物的表面体征的描述,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1。长期以来,在教学中我们都会把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在内的感性思维当作认识的初级阶段,甚至认为感性思维带有经验主义色彩。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认识事物总是有一个从感觉到知觉再到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线性地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依次发展,而是螺旋式地呈现在我们对于世界上几乎每
3、一类事物的感知中。纵观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关联思维因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外在表现及其“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内在机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按照感应比类的原则,天地万物获得动态而紧密的,诸如阴阳五行等多样化的范式,贯穿人类社会和为之提供典范的自然世界。”2感应,就是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有声音、气息等的联系,可以互相影响;比类,在古人的观念里多为“取象比类”,即以比喻的方式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感应比类”的思维方式,就是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建立起关联,它不强调说理与论证,而是通过直观感受、整体把握和体验阐释的方式来认知事物,其中呈现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4、以及创造思维,与语文学科的育人目标遥相呼应,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性思维的唤醒与培养指明方向。一、关联视角下感性思维的内涵与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提出了五种层次性的思维类型: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3从思维类型与能力表现来看,感性思维应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并与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所对应的理性思维共同构成创造思维,是极具语文学科特色的思维能力,对语文学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当下语文教学缺乏思维训练的状况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杜威认为,思维本身和其他任何能力一样,不能逃离习惯的影响。4“关联”是中
5、国文化思维在语言长期运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形态特点。从语言来看,相比于英语的树状句式结构和个体思维,汉语句型结构呈竹节状,体现的是整体思维,且与英语形式聚合、语法偏向显性呈现,注重形合不同,汉语形式离散、语法偏向隐性呈现,注重意合。5当然,语言作为思维的显化与载体,受思维的支配、调遣,又对思维产生反向的塑造作用,使汉语具有含蓄、迂回与绵密的特点,以至于其“无譬,则不能言矣”,最终呈现出与西方线性思维不同的面貌。基于此,关联思维与感性思维可以建立起立体的文化心理联系。从关联视角来看,我们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乃至创造思维,都是将自身、外界以及将自身和外界联系起来的文字进行交织延展,从而生成复杂的动
6、态图景。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的知识推及未曾有过的知识是人类求知最底层的逻辑,而以小及大能够使人在情感上体会到自我的渺小与天地的高远,引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追寻的意图。以此审视语文学科中的感性思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感知内容的具象性。在关联视角下,以“感应比类”的思维方式去审视事物时,具象的“物”是感性思维的起点。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晚年曾经批判理论思维和理论世界的危害,他认为“最为重要的值得重视的世界,是早在伽利略那里就以数学的方式构成的理念存有的世界开始偷偷摸摸地取代了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6也就是说,我们调动感性思维感
7、知的内容不能是或者说不能只是升华而成的概念,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以具体的对象作为联想的起点与节点,勾连起大量相互关联的碎片化信息,进而填补缺失的细节和论证。“物”不仅仅是或多或少地排列堆积,还可以通过“感应比类”生发出巧妙动人的关联叙述,触动或召唤那些直接存在或依稀可见于“物”之上的记忆体验,进而建构起智识层层延伸、想象细腻包裹的情境。第二,心理情感的真实性。在关联视角的语境中,“感应比类”出的真实不完全是生活或者逻辑推理中的真实,而是一种心理情感的真实。比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显然不会是真实的生活,然而这种怀才不遇的忧伤,以及内心满腔的愁苦却又真实地传达到
8、了读者的内心,让读者也忍不住“心有戚戚焉”。又如,齐白石先生画的虾,鲜活生动,但是它产生不了让人“想吃”的真实欲望,观者所领悟的是作者的情感与造化的自然。这种“真实”的传达不只是单方面的“比附”,而是多方面的“感应”。个体的感性经验可以关联至更广大的人群,更深广、长远的文化诠释,以跨越主体的感性互动建立起一个个相互交融的意向结构。第三,不限时空的超越性。“感应比类”的视角下,感性思维的外部时空只是为感知、情绪与心理提供一个场域,感性思维不需要去探求时空的存在性,也不需要去直接挖掘其深层的意蕴,而是通过感知和体悟,到达认知的彼岸,成就一个物我合一、层层相应的动态天地。当我们通过语言文字去描述常理
9、、表达情感的时候,其实已经不可避免、不自觉地引出自己生活背景中历经沉淀的时代特征、风土人情或岁月印记。除了人在特定时空中形成的社会性经验,还包括语言使用上的共识,以及联系到的相关的情感模式。看似简单的“关联”其实融合在跨越时空的知识与意义的感性结构中。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丰富、最灵敏的符号系统,文字天然具备视觉和听觉优势,有其特有的性质。然而当其作为感性思维的材料时,则需要读者于真实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感悟“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正如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说到的那样:“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综上所述,感性思维强调感知内容的具象性、心理情感的真实性和
10、不限时空的超越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体系,可以将感性思维细分为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以及在此基础上拓展生成的创造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感性思维,就是要在倾听、理解学生心理情感的基础上,关注他们认知内容的具象性,从虚化的外部时空中感悟所包含的旨趣,实现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认同与喜爱,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二、关联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性思维的教育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两条交织的河流,即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明河流”和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思想情感的“暗河流”。依托关联视角,可以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中“物”“文”“我”的关系网络,彰显
11、感性思维的教育价值。1. “物”“文”关联,借助字词的取象比类,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朱熹阐释格物致知时强调,“盖人心有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大学章句补格物传)。春秋元命苞记载,仓颉“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这一传说既体现了先民的形象思维,也生动地揭示了汉字形态的形成过程。心理学家认为,视觉印象往往更明晰且持久,由此可以借助字词的感应比类,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如古诗泊船瓜洲中的“绿”字,教师可以在解读词性、物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其所蕴含的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含义;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新课 背景 教学研究 论文 如何 培养 学生 感性 思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