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
《【教案】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海水的性质一、 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要求是“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本条标准中,行为条件为“运用图表等资料”,根据该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阅读“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水温分布图”和“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等图表,掌握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结合相关的景观图,结合实例,说明解释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图表的方法与步骤,理解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例如,太阳辐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其差异导致了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存在显著的时空分布规律,表层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
2、在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中,要通过读图分析的题型,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读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判断学生是否通过读图能够理解海水性质的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因素。行为动词是“说明”,属于理解水平,学生只需要理解海水的性质的概念、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理解其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而对于洋流的分布规律、成因等更加深入的学习不需要涉及。认知内容为“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本章的内容重在学习海水的性质的分布规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学生需要知道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是海水的最基本的水文特征,另一方面,学生需要理解并说明海水的性质是如何影响生产活动的,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在不同海区的
3、分布不同、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同,对人类生产影响很大。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像等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培养人地协调观,学生明白“地”对“人”的影响和“人”对“地”的利用改造。二、 教材分析地理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共15幅图片,对于世界表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有对应的分布图,教材首先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沉船事件”导入,可以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材正文分别介绍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4、规律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水温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旁配有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该节设置了两个活动和一个自学窗,活动一为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海水温度的时空差异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二为“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盐度的影响因素,自学窗内容为“御咸蓄淡 变海湾为水库”,介绍了新加坡利用海湾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方法。教材对于海水性质分布的影响因素介绍比较简单,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借助充分的生动的案例进行补充。图1“海水的性质”知识结构图三、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的物理课与化学课上有过涉及温度、盐度、密度、物质的三态变化等概念,学生可将基本概念
5、迁移运用到对海水的理化性质的概念解释中。同时,初中地理课对全球气温的分布有一定的了解,在前面的章节学习中已经具备太阳辐射、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等知识,学习了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了解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容易理解海洋温度与大气温度之间相互影响。对于水体的热量的吸放关系、洋流的知识陌生,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生活经验:考虑学生是否去过海边,是否参观过盐场。能力: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调查研究和分析能力,但知识的总结能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地理推理能力、图文转化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可以强化图表、思维导图的运用,梳理课堂知识。思维方面:高中生思维已经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但是具体形象
6、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供“支架”,可以是问题或者情境,促使其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四、教学目标1. 准确区分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概念,理解概念的内涵。2. 通过阅读“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水温分布图”和“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等图表,准确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总体分布规律,结合区域分析分析影响海水分布的主要因素。3. 通过海中断崖、红海与地中海的盐度差异等区域的案例,理解并解释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和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海水性质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海水的性质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海水性质的分布规律以及影
7、响因素六、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黑板、教材七、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图表分析、观察法、归纳法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大家有没有想去海边游泳呀?我国海岸线漫长,有很多海滨浴场,老师收集了三个浴场的资料,假如你在春节期间想去海滨游泳,你会选择去哪个呢?为什么?结合下图,描述3个海域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特点,海水温度在不同纬度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学生思考总结:夏季温度普遍高于冬季。纬度越高,表层海水的水温越低。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堂,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地理学习变得亲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形成对海水温度
8、空间差异的初步感知,符合学生的学情,为后续学习做铺垫新课讲授过渡:好,那么我们就知道海水的温度在时间上会随季节变化,在空间上存在差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海水的温度。海水温度的概念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海水温度的概念和收支来源。学生阅读教材,说出温度的概念,收入是太阳辐射,支出是海水蒸发。让学生主动思考海水热量的收支,将海水的温度影响因素与太阳辐射建立联系,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知识。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读图】呈现“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和呈现“世界大洋2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图”,让学生探究世界表层海水温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总结:
9、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相同,夏季温度普遍高于冬季。海水的分布规律与太阳辐射的分布具有一致性 让学生通过读图总结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锻炼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学会水平方向的规律需要从东西和南北方向来分析,明确太阳辐射是影响海水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引导读图】提问:是不是相同纬度上的海水温度都一样呢? 标出北回归线上A、B两点,这两点的水温为什么不同?学生进一步观察特殊的地方:北回线附近与南美洲西海岸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到其它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教材上没有深入涉及,需要教师补充。教师通过“追问”“补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从总体到局部地观察,深入思考
10、,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教师讲解洋流因素对海水温度的影响【引导读图并回忆初中知识】提问:我们再观察一下等温线的弯曲程度,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弯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回忆初中学过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知识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北半球的弯曲程度比较大,由于海陆分布不同教师讲解海陆的分布因素对海水温度的影响。呈现受到强冷空气影响渤海结冰的例子提问:还有什么因素可以影响海水的温度呢?回答:大气运动教师讲解大气运动对海水温度的影响。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指导读图】呈现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图提问: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这一幅图。我们以太平洋西经170度某一个观测站为例,横坐标是温度,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海水 性质 教学 设计 2022 2023 学年 高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