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案】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 地球的历史一、课标解读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本标准核心概念是“地球演化”,具体指地球从诞生之后,地球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包括形貌的变迁、生命现象和活动的发展等历史进程。行为条件是“运用地质年代表”,为了使学生会使用地质年代资料,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地质年代”以及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最终形成一种宏观视角下的时空综合。行为动词是“描述”,即描写叙述,程度上是简要描述,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表达阐述的机会,但难度较低。行为结果是“地球的演化过程”,重点是学生学会使用资料从地表形态变化,生命现象和活动发展等角度去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不需要面面俱到。教学建议要求重点关注自然地
2、理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角度,因此对地理演化历史的讲述也应着眼对当前人类活动的影响视角,突出地理学的人地相关性,另外在教学中由于本课内容时空尺度宏大,难以通过文字或二维图像向学生直观的表现出来,教师应适当开发视频、虚拟影像等资源辅助地理教学,增强学习的直观性,体验性。本课要求学生达到学业水平2,即借助给定地理事项,能够简要描述多个要素之间关系,解释地球演化的时空变化过程。二、教材解读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从全书整体结构上看,该课内容是属于地球科学基础部分,是新教材新添加的内容,意在从时间角度介绍地球的演化过程,与从空间角度介绍地球的圈层结构并列,增加内容的完整性和连
3、贯性。从教材知识结构看,本节内容分为“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演化历程”两大教学因子,“化石和地质年代表”是“地球的演化历程”的学习的基础,两者呈现递进关系。第一目通过判断化石与不同年代地层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地质年代表的构建逻辑;第二目将地球的演化过程则分成了四个部分,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主要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从而掌握地球演化的脉络。新生代与人类活动最为密切,因此要重点进行讲授。本节知识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图1第一章第三节内容结构从教材图像和教材活动看,教材中包含了13幅地理图像,以景观图为主,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像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不同历史阶段自然环境特征,其中
4、重点图像是图1.24地质年代表示意(a),帮助学生从时间尺度理解地球演化的阶段性。此外,本节内容还包含两个思考、一个活动和一个自学窗,思考题分别认识地层和认识地质年代表特点和规律;活动设置于内容结尾,用于对所学内容归纳总结,可作为学生整理和检测。自学窗是对本课内容的拓展,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和激发学习兴趣。三、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已经学习过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两节的内容,因此对地球外部环境宏观上有了一定了解。但本节课所涉及时空尺度跨度很大,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中未曾有过接触,学生的整体地理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认知能力方面,高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显著发展,但对信息的整理
5、和提炼仍依赖一定的形象现象的补充,时空想象能力较弱。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知,提高思维抽象转化的有效性。学习心理方面,刚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都处于较高水平,学习自主性强,本课内容情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较高,能够满足学生多种学习需要。四、内容知识能力解读(一)地理知识的类型根据认知层次,地理知识可分为地理感性知识和地理理性知识。地理感性知识由地名、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和演变构成,反映了地理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地理事实,是人们通过地理事物感知而获得的知识。地理理性知识由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是对地理感性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后形成的知识。地理
6、感性知识地理理性知识地理景观:梁龙化石骨架太行山王莽岭的地层A、B两地地层对比蓝藻叠层石景观寒武纪海洋景观复原侏罗纪景观复原中华龙鸟复原第四纪早期北美大平原景观复原地理概念: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化石:沉积岩中保存的生物遗迹地质年代表: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代为,进行系统性地编年,形成的年代表格。地球演化:具体指地球从诞生之后,地球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包括形貌的变迁、生命现象和活动的发展等历史进程。地理数据:地球的年龄46亿年前寒武纪地球诞生-5.41亿年古生代5.41亿-2.52亿年中生带2.52亿年-6600万年新生代距今66
7、00年至今地理特征:各地质时期地球环境特征(海陆运动、大气、矿产)各地质时期地球生命现象特征地理分布:联合古陆示意图地理演变:地球环境:大气层、海洋、陆地形成,地球大气成分中氧气增多;海陆格局多次大变迁,联合古陆形成和解体生命现象: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蓝藻-鱼类-两栖类、蕨类-爬行动物、鸟类、裸子植物哺乳动物、被子植物地理规律: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二)地理能力的类型地理学科能力即将地理学科知识以及地理观点应用于实际情境而展现出来的能力【袁孝亭】。学科能力必须以学科知识经验为中介而实现;同时是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精心选择和编排出来的。根据以上要求,袁孝亭教授将地
8、理学科能力结构体系划分为“地理学科特殊能力”和“地理学科一般能力”。据此对“地球的历史”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嵌入教学内容形成下图。五、学习目标及重难点(一)学习目标1.借助沉积岩化石样本,说出地层、化石的概念,并通过地层判断生物进化的先后顺序(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2.据图说出沉积岩地层、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表构建的关系,理解地质年代表的概念;通过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不同地质年代的时间尺度。(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描述地球不同地质年代的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矿产形成、生物演化过程,并说明对人类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历程;了解地质年代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地球 历史 教学 设计 高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