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水循环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
《【教案】水循环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水循环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1水循环一、课标解读内容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该条课标的行为动词为“运用”与“说明”,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使用水循环示意图来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梳理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构建水循环过程模型。水循环的过程主要是指水循环的动态过程,核心是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需要将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的水循环综合起来分析,不可分割。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具有全球性,其教学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水循环的过程之后,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
2、基本认识。同时,因为水循环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现出来的过程、特点与地理意义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水循环进行不同尺度下的综合研究,帮助学生全面、辩证地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使用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本节教材包括导入、正文、活动、自学窗等栏目,其中,导入选用的是宋书天文志中对于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涉及中国优秀传统书籍,所以本设计使用该导入;正文主要包括三部分: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过程教材又将其分为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三种,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包括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促使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塑造地表形态、促进
3、全球热量平衡、影响气候与生态等,教师可带领学生学习两个地理意义,其他的交给学生课下探究。因为水循环的概念涉及水循环环节、类型,所以本节课将教学顺序调整为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活动教材采用的是“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自学窗是”法国水文学家佩罗证实降水是河水的主要来源,属于科学史的部分,但因为本节课教学容量较大,所以自学窗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涉及,布置给学生课下阅读。三、学情分析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为频繁的自然要素。学生从小接受的保护水资源等公民环境教育也使他们对自然界中的水存在发自内心的关注与亲切感。经过适当引导,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学生处于高一年级,初中
4、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仅限于了解自然界中水体的简单存在形式,如液态水体江、河、湖、海、雨,气态水体水蒸气等,不能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过程。教材中“相互联系的水体”内容已被删除,但有关水体类型的名称、含义及相互转换是学习水循环的重要基础,学生可能不知道或者先前学过已经忘记,教师应补充讲解。四、教学目标1.够从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的角度,说出水循环的概念,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结合身边的地理现象,描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人地协调观)3.能够结合实例,列举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综合思维)。4.通过水循环三种类型发生的空间不同,解释、归纳不同空间尺度下水循环的特点(区域认知
5、)5.学习我国古代学者关于水循环的记录和研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材料:公元前300多年,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东流不溢,孰知其故?”对百川入海,而海水不溢的原因,提出问题。几千年来很多先哲都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公元5世纪,南宋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在宋书天文志中对海水水量维持稳定作了解释:“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日为阳精,光耀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燋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不为减,浸不为溢。”提问:文中是如何解释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原因的?这种解释科学吗?蒸发的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水循环 教学 设计 2022 2023 学年 高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