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pdf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pdf(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5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前 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人类文明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以及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是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
2、替代的作用。通过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微观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丰富他们的物“”“”质观;认识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建立起物质转化中 守恒 和 平衡 的观念;“”增进对 以实验为基础 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科学思维方式;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基本理念 1、以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通过有层次、多样化、可选择的化学课程,拓展学
3、生的学习空间,在保证学生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多样化需求。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化学课程内容。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 206 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重要观念;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4、重视开展化学探究性教学。通过设计和实施 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下不同复杂程度问题
4、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依据化学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积极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二、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程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立足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 素养为宗旨,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核心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
5、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具备为未来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化学核心素养。保持对物质世界和自然现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增强化学学习的兴趣,理解化学的核心观念,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实验设计的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质观,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常用的研究方法,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形成对物质组成及变化的现象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能力。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 207 运用观察、实验、查阅
6、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多种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形成基于证据推理的科学思维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合 作探究的精神。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赞赏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对科学技术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价,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中华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努力学好化学的志向。(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
7、力和品格,学生通过接受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 面全面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化学核心“”“”素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包括 宏微结合、分类转化、“”变化守恒、“”“”“”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应用 等内容。在本标准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内涵分析、具体表现以及水平层次三种方式来描述(见表1、表2)。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化学核心素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包括 宏微结合、分类转化、“”“”“变化守恒、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应用 等内容。在本标准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内涵分析、具体表现以及水平层次三种方式来描述(见表1、表
8、2)。表 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表现 素养名称 内涵 具体表现 素养1 宏微结合 化学研究的物质都存在微观结构和不同尺度的聚集状态,物质性质和变化都是由其微观结构所决定的。宏微结合是化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和观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物质组 了解人类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成果,能在分子水平描述物质的构成微粒和微观结构,能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视角解释物质性质和变化,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 208 成、结构、性质和变化之间的关系,更“深刻理解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 的化学思想。物质的性质。素养2 分类表征 物质及其变化是丰富多彩的,需要从多个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需要采用多种
9、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表征。分类表征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能帮助学生对复杂的物质世界及其变化形成结构化的理性认识。能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多样性,明确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的依据;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分类的方法,能用多种方法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表征,并以此揭示其本质属性。素养3 变化守恒 物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物质变化有条件且相互联系。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辨证思维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建构化学科学体系。能对观察和实验所得的化学现象经过推理形成合理的结论;能用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
10、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化学问题额解决。素养4 模型认知 探究物质及其变化常常需要借助模型,依据物质及其变化与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帮助学生建立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建立科学理论与经验之间的联系,揭示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路径。认识模型方法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运用模型描述化学研究的对象、说明化学现象的本质、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具备建构模型以解析化学现象的能力。素养5 实验探究 实验是识别和创造物质的重要方法,实验探究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活动,通过实验探究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依据目标设计实验、基于证据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发现和提出有探
11、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加工并得出结论;能和他人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素养6 绿色应用 化学为人类文明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化学与技术的融合又为现代文明展示了独特魅力。绿色应用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通过具体的化学应用帮助学生建立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强化学生对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深刻理解。认识和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知道化学应用必须考虑化学过程对自然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做出决策;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技术的
12、应用中必须坚持 绿”色化 观念。209 表 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素养 水平 素养 1:宏微结合 水平1 能描述常见简单物质及其变化,认识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微粒的转变,能从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和元素核外电子的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水平2 能描述典型的物质及其变化,能举例说明物质性质差异的结构原因如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差异,典型离子化合物和典型共价分子的性质差异;能建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的观念,能说明化学变化中能量转化与物质微观结构变化的关系。水平3 能描述一类物质及其变化,能解释含有不同类型化学键的物质的某些性质的差异;能根据官能团特征说明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某些性质,能利
13、用键能说明物质热稳定性和计算化学反应中热能的改变。水平4 能描述或预测复杂的物质及其变化,能解释构成物质的微粒的作用力差异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如化学键、氢键、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分析分子空间构型与分子极性的关系。水平5 能描述或预测复杂的、陌生的物质及其变化;能比较、选择物质微观结构信息解释物质性质和变化,或依据微观结构对物质性质和变化做出预测,能评估解 释或预测的合理性。素养 2:分类表征 水平1 能从某一视角对熟悉的简单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能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观测现象进行宏观描述和解释,能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组成和变化。水平2 能从不同视角对典型的物质及其变化其进行分类,能从物质的宏
14、观性质和组成元素、构成微粒等方面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解释,能理解化学符号所表征的物质及其变化的微观意义。水平3 能从多个视角对不同的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能从物质的宏观性质和组成元素、构成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等方面确定物质及其变化的类型;能采用多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综合表征。水平4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分类的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能归纳物质及其变化类别的共性和特征,对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解释和表征。水平5 能收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所需要的一系列证据,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能选择或通过实验等手段获取有用信息,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解释和表征,并评价其
15、合理性和局限性。素养 3:变化守恒 水平1 能根据观察和实验得到的化学现象概括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认识物质及 210 其变化的共性和特性;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点和质量守恒定律。水平2 能基于量变和质变的观念认识元素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影响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因素。水平3 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念,认识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学会运用变量控制方法研究化学反应。水平4 能从不同视角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从定性、定量结合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能依据各类化学反应特征寻找不同的证据,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以解决较复杂的化学反应问题。水平5
16、能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从质量、能量的变化与守恒 的视角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能解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能量问题。素养 4:模型认知 水平1 能识别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模型和结构模型;能比较原型和模型之间的共性,能将两者进行合理匹配。水平2 能描述和表示简单的、常见的结构模型,能指出结构模型具体表示的含义及其使用条件;能分析模型与原型的异同。水平3 能运用相应模型解释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反应规律;能根据问题情境分析、选择不同模型解释或解决相关问题。水平4 能依据模型预测物质性质、结构及其变化;能根据简单的化学事实抽象建构模型建,能对模型和原型的关系进行评价和改进模型。水平5
17、能对复杂的化学问题情境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以建构相应的模型;能运用模型预测和解释化学问题;能指出所建模型的局限性,完善模型优化需要的证据;建构新的模型,明确模型的适用范围。素养 5:实验探究 水平1 能根据教材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客观进行记录,并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水平2 能对简单化学问题的解决提出可能的假设,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组装实验仪器,完成实验操作,收集实验证据,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水平3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在与同学讨论基础上提出化学探究问题,依据提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合作进行探究,收集实验证据,基于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交流
18、探究成果。水平4 能根据已有经验和文献资料独立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依据假设设计多种实验方案,评价和优化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能对收集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将探究的过程与结果与他人交流交流成果,反思探究中的问题。水平5 能根据生产和生活实际需要提出探究课题,根据解决 问题需要提出不同的探究方案,评价和优化方案,独立或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能分析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的证据,寻找和收集证据,用数据、图表、符号等表达实 211 验证据并进行推理,合理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与他人分享、交流探究的收获,对探究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
19、提出新的设想。素养 6:绿色应用 水平1 能主动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具有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水平2 能列举事实说明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观念。水平3 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某些化学过程对社会和环境可能发生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水平4 能依据绿色化学思想探讨物质制备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能列举事实说明如何防止化工生产过程对人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和权衡利弊做出决策的意识。水平5 能依据绿色化学思想分析某些化学工艺设计的
20、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或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三、课程结构(一)课程设计思路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多样化和可选择的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力图满足学生发展、社会时代发展和化学学科发展的共同需要,选修1课程侧重发展学生对化学科学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的志向和愿望,满足学生继续求学深造的需要;选修 2课程你设置三个开放的学习系列,引导有兴趣的同学对化学科学有更加广泛而丰富的认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将实验探究、分类表征、模型认知、宏微结合、辩证思维和绿色应用等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具体化为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如下核心观念(Big Idea“”“”“):基于元素认识
21、物质 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结构决定性”质“”“”“化学反应中的守恒与平衡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化学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STSE”)等,这些核心观念具有普遍的意义价值,具有统摄和迁移功能,既是核心概念又是重要的学科思想,同时又跟学科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上述学科核心观念,选择和组织重要的概念和知识内容,设计合理的必修和选修的学习进阶,安排相应的课程模块和学分。必修模块面对全体学生,旨在促进所有的学生 在化学学科素养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本模块划分为6个主题,分别是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及科学探究 212 基础、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简单的有 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与化
22、学反应规律。这6个主题综合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化学核心观念,帮助全体学生奠定基础。选修1面向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主要依据化学科学的核心领域设定3个模块,分别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通过这3个模块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化学学科素养方面有一个整体提升,帮助学生初步 建立化学科学的面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选修2面向不同类型的学生,旨在促进不同需要、不同兴趣学生的发展,设定了3个不同的系列,分别是系列1-化学实验探究与综合实践项目,系列2-社会(生活与技术)情境中的化学,系列3-化学理论进阶与化学研究进展。每个系列又给出不同的主题设置建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二)模块结构示意
23、图 必修化学(4学分)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及科学探究基础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物质结构与化学反应规律 系列2:社会(生活与技术)情境中的化学 选修化学2(0-4学分)系列1:化学实验探究与综合实践项目 系列3:化学理论进阶与化学研究进展 选修化学1(0-6学分)化学反应原理模块(2学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2学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2学分)213(三)学分设置与选课要求 1.必修化学(4学分):包括如下内容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及科学探究基础;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2.选修1:化学反应原理模块(2
24、学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2学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2学分)。3.选修2:系列1-化学实验探究与综合实践项目,系列2-社会(生活与技术)情境中的化学,系列3-化学理论进阶与化学研究进展,每个系列4学分,学生可选0-4学分。全体高中生都需要修习必修化学,高考拟选考化学的同学需要修习选修1的所有模块,选修2课程供有兴趣的同学自由选择修习0-4学分。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 (一)必修课程 普通高中的必修化学课程旨在全面发展每一位高中生的必备科学素养。该课程设置了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及科学探究基础、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与化学反应规律五大内容主题,针对每个
25、内容主题提出了明确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学业要求,引导学生初步形成 基”“”“”“于元素认识物质 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结构决定性质 化学反应中的守”“”“恒与平衡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化学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STSE”)等学科核心观念,发展化学学科素养。主题1:化学与社会发展【内容标准】1.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及其趋势。2.化学科学技术在材料科学、医药健康、食品营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知道 214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常见材料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高中化学 课程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