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_1.docx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_1.doc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一班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 g k h j q x的书写,及加上韵母后的拼读,三音节拼音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拼音,读准音,认清形; 2、熟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带调韵母; 3、熟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1学会“g、k、h、j、q、x”六个声母,认清形、读准音,能正确书写。 2学会“j、q、x”与“”相拼两点省略的规章。 教学难点: “j、q、x”与“”相拼时,“”上两点省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到拼音王国中熟识了哪些韵母家族的伴侣:(a、o、e、i、u、)。熟识了哪些声母家族的伴侣。(b、p、m、f、d、t、
2、n、l、g、k、h)。今日我们一起再熟识6个声母伴侣“g、k、h、j、q、x.” 二、学习“g k h j q x”的音形及书写 (一)学习声母“g” 1学习“g”的音 (1)出示“g”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鸽子的“鸽”的音学习“g”的音,读的时候留意读得轻短些。 (3) 老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同学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 (4)开火车读, 老师留意订正不正确的读音。 2学习“g”的形: 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 g、g、g。 3书写字母“g” (1)熟识基本笔画“竖左弯”。 (2)观看书中“g”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 (3) 老师范写“g”:第一笔是什么?C点什么格? 老师写;其次笔是什么?占什么格? 老师写;留意竖左弯要在第四线上边一点写弯,确定不要挨着第四条线。 (4)同学书写。 老师巡察,个别辅导,订正同学的写姿和 执笔方法,对姿势合格的同学发合格小奖票。 (二)学习声母“k” 1学习“k”的音: (1)出示“k”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这个字母怎么读? 老师订正读音;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有气流冲 出。 (2)同学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3)指名读。 (三)1.借助喝水的“喝”音学习h的.音。 2.学习“k”的形。怎么记住“h”的形呀?一把椅子h、h、h 3
4、.书写字母“h” (1)观看书中“h”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2) 老师范写“h” (3)同学书写。 老师巡察,个别辅导. (四)学习“j”的音形 1出示“j”的图:你能依据图画的内容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 老师范读,订正同学的错误发音。同学练习读。 2同学“j”的形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j”的形?编小儿歌:竖弯加点j、j、j。 3书写字母“j” (1)怎样写好字母“j”呢?请大家看看书,“j”是几笔写成的?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占什么格? (2)同学边说 老师边在四线三格中 板书。 (3)同学抄写字母“j”。 老师巡察,个别辅导。 (五)学习字母“q” 1出示“q”图 (1)问:这是
5、什么呀! (2)自己试着读读这个字母?老师范读,发觉问题准时订正。 2.学习“q”的形 3.书写字母“q” (1)大家看看书本,看q是几笔写成的?先写哪笔?再写哪 笔?占什么格?同学边说 老师边在四线三格中板书。 (2)同学抄写字母“q”。 老师巡察,个别辅导。 (六) 学习字母“x” 1出示“x”图 (1)问:这是什么呀! (2)自己试着读读这个字母?老师范读,发觉问题准时订正。 2.学习“x”的形。编小儿歌:小叉小叉x、x、x 3.书写字母“x” (1)观看书中“x”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2) 老师范写“x” (3)同学书写。 老师巡察,个别辅导. 三 学习加上韵母拼读 1.
6、我们刚刚学完了声母王国的六个新成员,现在我们来学习拼音的拼读。同学们一起看,你会读下面这些拼音吗?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g k-k h-h g-g k-k h-h g-g k-k h-h 2.刚刚我们读的这些都是二拼音音节,今日我们来熟识新的拼音,三拼音音节,一起来看。 g-u-gu k-u-ku h-u-hu 最前面的是声母,中间的是介母,最终面的是韵母,一起拼读的时候,要记得,声轻介快韵母响。跟老师来读几遍。 3.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拼音,会读吗?观看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j-ju j j j j q-qu q q q q x-xu x x x x 小碰见j、q、x,去
7、掉两点还读。小小有礼貌,见了j q x 就脱帽。 4.学习jia、qia、xia,学习j、q、x与ia的拼读。 j-i-ji q-i-qi x-i-xi 四 小结 这次课我们学习了g、k、h、j、q、x六个声母的发音及书写。 请小伴侣们特别要记住:碰见j、q、x,确定要去掉两点,但是,它不读u,它还读。还有读三音节拼音时,确定记住: 声轻介快韵母响。 一班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案设计说明: 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好玩的童话故事,选自伊索寓言。课文讲的是乌鸦通过动脑筋想方法解决水少、瓶口小的困难,最终喝到水的故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低班级同学阅读。宏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爱好
8、是最好的老师”。本课设计本着“时时激趣”的原则,充分激发同学的求知欲,从课后练习题入手,一步步引导同学亲历语言实践,在反复地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关怀同学理解、领悟文章大意,提高同学阅读力气。设计中特别坚持了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同学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汉字的意义;并把熟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起来,使同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前预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预备乌鸦图片、生字词卡片。(老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窄口透亮瓶子(透亮饮料瓶子)、小石子、水。(同学)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导入
9、:1.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伴侣,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板书:乌鸦)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前长牙就念“鸦”)。齐读。老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特别聪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才智喝到水的。(板书:喝水) 3.齐读课文题目,留意“水”是翘舌音。 设计意图:随课文题目识记“乌”“鸦”这两个字,让同学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同学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老师范读,要求同学留意听准字音、留意停顿
10、。 (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熟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w y do ch bn f pn bin x du sh z 乌 鸦 到 处 办 法 旁 边 许 多 石 子 fn jn zho shu kn jin y zh ku k 放 进 找 水 看 见 一 只 口 渴 (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2)去掉拼音读。 3.整体感知。 (1)怎样推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同学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
11、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同学朗读状况。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词语比较多,对于同学学习来说有确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头,就提出留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时时强调。认读生字、新词从带拼音到去掉拼音,有效地缓解了认读压力,使同学在初读阶段扎扎实实地去读、去认。 三、问题入手,朗读感悟 1.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上升,乌鸦就喝着水了。) 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识记、书写“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上升的?(渐渐)能换个词吗?(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老师引读:瓶子里的水渐渐上升,乌鸦就(喝着水了)。 (
12、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上升呢?(放进了小石子。) 识记、书写“石”字。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留意笔顺,其次笔是撇,要伸展一些。书空、动笔写。同学组词(石碑、石头等)。 (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小石子多、小乌鸦做事认真、有急躁) (4)指导学写“多”字。留意音节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丢;书写时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5)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 (6)指名朗读句子,老师相机指导。 (7)齐读第3自然段。 3.为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
13、里呢?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有难度,本节课从课后的训练题入手,指导同学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用课后的练习题揭示教学目标,重点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解,指导朗读,读出语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教学结束前的问题设计,为连续学习埋下了伏笔。 四、布置作业 1.精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书写生字“石”“多”。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班级教学的重点。作业布置中的认读、书写,以及朗读都是为了关怀同学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重点。 其次课时 一、复习巩
14、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朗读课文,关怀同学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学问。提出课后的练习题既强化了本课重点,又能激发同学学习爱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上升,他就喝到水了。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方法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沟通。 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观看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
15、,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由于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到处”“找水”。) 读词,留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试着用“他或许去_找,或许去_找。”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协作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找呀找呀,最终(乌鸦观看一个瓶子,瓶子
16、里有水) 设计意图:课文是识字的载体,老师要充分发挥文章的识字载体功能,通过灵敏多样的手段,使同学感悟随文识字的乐趣。本环节的设计特点是联系上下文,通过想象,并用“或许或许”练习说话的方式,不仅关怀同学理解“到处”一词的意思,还训练口语表达力气,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给同学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他是观看了什么才想出方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由于他勤于动脑,还由于他(擅长观看)。乌鸦最终喝到了水,你们兴奋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同学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
17、.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慧的乌鸦)。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同学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上升的试验。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精确。 设计意图:课文中“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上升”这两句话看似简洁,但要同学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简洁。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同学做小科学家,让同学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往瓶子里投,看着水渐渐上升,让同学从理解课文体会到用才智解决问题后的欢快。或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能让同学从今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争论之路。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协作:一人
18、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老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轻松、好玩、灵动的表演可以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表演,关怀同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感悟“乌鸦由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方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四周没有小石子,你能关怀乌鸦想想别的方法吗? 同学相互沟通,指名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了“假如四周没有小石子,你能关怀乌鸦想想别的方法吗?”这个问题,让同学用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发表见解,使同学明白只要擅长观看、开动脑筋,就确定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道理。此时,老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
19、进者,始终给同学以层层推动、引人入胜之感,让同学有不断探究、追求真知的动力。 六、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看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留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留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 4.老师范写,同学书空。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看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比激起同学写字的热忱,为提高同学的读写力气打好基础。 七、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一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 设计
20、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同学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共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进展。读好书就是对孩子们健康人格的形成的最好方法,因此,此环节我布置了让孩子们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的作业,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 1.培育同学实践的力气。 在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我让同学尝摸索索新知的经受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同学亲自动手做试验,争论乌鸦喝到水的过程。同学试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上升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试验,同学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15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