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共11页).docx
《2017年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共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共11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2.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表面平整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木块(质量为200克)放在木板上,小明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拉力等于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2)分别将此木块和所加钩码的总质量增至400克、600克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0 N和1.5 N,初步得出的结论为 (3)另一组同学小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乙: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
3、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当桶和砂的总重为5N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长木板做匀速运动,此时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长木板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为N若在砂桶中继续加砂3N,长木板将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4)小刚同学认为把长木板改成海绵,还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刚是通过 来判断出压力作用效果是否明显小刚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把质量和底面积小的小木块换成了质量和底面积大的大木块来进行对比试验,你
4、觉得小刚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 3.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1) 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同一/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距离.(2) 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 ;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
5、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将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 W2(选填“”、“”或“”).(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的实验设计有问题,问题是: .更正后完成实验,在如图乙所示的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 f乙(选填“”、“”或“”).4.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同学利用重锤、小桌、泡沫塑料等实验器材,做探究“
6、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 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2) 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3) 与 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在压力相同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小明将小桌和重锤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种情况,丙图中泡沫塑料受到的压强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丁图中木板受到的压强,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 有关.(5)这个实验主要的探究方法是: .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特点,已知隔板在容器的中央(1)小明向隔板的左侧倒入水,橡皮膜向右凸起,如图甲所示,倒入的水越多,橡皮膜凸起的越明显,说明液体
7、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小明又向隔板的右侧倒入某种液体,当左、右两侧的液面如图乙所示时,橡皮膜恰好变平,则液 水(2)在图乙中,小明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水和液体中,两球都浸没且都沉在底部,液体都不溢出,此时观察到橡皮膜向左凸起,则两个金属球的密度A B(3)在图乙中,若把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水和液体中,两物体都漂浮,且液体都不溢出,此时观察到橡皮膜向左凸起,则两个物体的质量mA mB6.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A.B两个烧杯.小明和同学们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提出新的猜想,为此同学们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1)将微小压强
8、计的探头放入A烧杯的水中,用刻度尺测得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6cm,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B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10cm,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2)有同学发现h1大于h2,于是得出结论“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L有关”,小明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验证.实验步骤: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烧杯的水中,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探头到水面的距离H,以及 ,读出压强计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记录数据. ,调整探头所在的位置,使得探头到水面的距离仍为H,压强计U型管两侧的液面
9、高度差h2=h1,重复上一步的步骤,记录数据.实验结论:通过数据可发现 ,由此可以验证明上述观点不合理.(3)小明又取了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做成一支密度计,如图丙所示.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刻度0.9应该在 点(选填“p”或“q”);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1.0 g/cm3与0.9 g/cm3刻度线间的距离为0.80cm,则该密度计竖直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 cm.【
10、拓展】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小明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吸管均匀标上刻度.你认为这样均匀标示刻度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7.如图甲所示,小明依据课本的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mL.实验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 Pa.(2)为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Pa.(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实验中存在下列原因,其中一定不可能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B. 注射
11、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C. 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V/mL812162024p/kPa12080604840(4)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 .(5)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3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 .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 mL.(6)你认为封闭气体的压强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一个猜想以及你的依据.猜想: .依
12、据: .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17所示的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1)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E”).(2)分析比较实验与,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E”).(3)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年中 物理 力学 实验 专题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