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 篇1 三维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借
2、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师: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象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
3、快的那根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 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
4、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
5、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1 补充: 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
6、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 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十四第3题) 教学后记 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
7、感。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同学们,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当周一升国旗时,我们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热爱国旗就是热爱祖国,国旗对我们这么重要,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一些国旗的知识呢?你对国旗的大小有哪些了解? 学生思考回答(挖掘学生生活经验)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明同学们平时认真观察,是个有心人。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一:探究比例的意义 1.你了解到哪些关于国旗大小的知识? 学生交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 2.你们仔细观察
8、,结合我们上节课学的比的相关知识,估计一下每种规格国旗长和宽或者宽和长之间是否存在什么规律? (1)猜测 预设:生1、长和宽的比值相等;生2、宽和长的比值相等, (2)小组验证 每个小组任选两种规格国旗,验证一下每种国旗长和宽之间存在的规律。 (3)展示交流小组验证结果,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得出结论。 预设:每种国旗的长和宽的比都是3:2,他们的比值相等。 每种国旗的宽和长的比是2:3,他们的比值相等。 教师小结:240:160与144:96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式子写成240:160=144:96或240/160=144/96 我们把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
9、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括号中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能说出一个比例吗?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比例的? 怎么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 试一试,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2:3和6:9 4:2和28:40 5:2和10:4 20:5和1:4 活动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利用学生列举的比例和判断题中的比例,大胆猜想一下,每个比例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间会存在什么关系? 2.小组内验证猜测结果 3.展示验证猜测情况。得出结论, 预设: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相乘的积就等于两个内项相乘的得数”。 “在比例里,把两个外项乘起来,再把两个内项乘起来,它们的得
10、数是一样的”。 教师归纳总结。 同学们说得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谁能用分数形式表示以上比例?怎样求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的积呢?(分子和分母交叉相乘)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同学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与性质,那么能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吗?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6:9和9:12 (2)1/2:1/5和5/8:1/4 (3)1.4:2和7:10 (4) 0.5:0 .2和10:4 2.判断。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 (2)0.6:1.6与3:4能组成比例( ) (3)如果4a=5b,那么
11、a:b=4:5( ) 3.填空 5:2=80:( ) 2:7=( ):5 1.2:2.5=( ):4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6,另一个内项是( )。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2,其中一个外项是2.4,另一个外项是( )。 4.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5.根据3a=5b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四、自主反思、深入体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 数学思考: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
12、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习惯。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 教学难点: 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并用集合圈记录、呈现思考过程。这是因为虽然列举法是最低级的方法,但也是最重要和最直观的方法,用集合圈呈现思考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提升,需要他们充分地理解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此节内容教材的安排比较枯燥,不太能激
13、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将教材呈现的写乘法算式找因数的问题情境丰满,改变成为学校体操队男女小组排队形的活动,引出寻找公因数的话题。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合作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为了对孩子的以后学习和终身发展负责,本课设计中采用小组合作较多,同时也为突显“探究发现法”和“讨论归纳法”做铺垫。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本课的“生长点”就在于“找因数”,利用数学迁移的思想,就能引导孩子很好地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概念,并在不断的迁移中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新知 1
14、、创设情境:同学们学校体操队里女生组有12名队员,男生组有18名队员,他们马上要比赛了。请你分别帮男生组和女生组排一排队形。 2、你能用算式表示你排的队形吗? 生说师课件演示:12=112=26=34 18=118=29=36 (设计目的: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因数,感知公因数,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将问题的情境丰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不再枯燥无味。)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观察发现 师:从这两行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12,3,4,2,6是12的因数。1,18,2,9,3和6是18的因数。而其中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课件出
15、示集合圈。 2、揭示概念 由于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在集合圈里我们可以把两个集合圈合并,中间交叉的部分填上它们公有的因数,也就是它们的公因数(课件演示)。 3、深化理解 提出问题:它们的公因数会有多少个?最小的是谁? 学生讨论后得出: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个数也是有限的,这里12和18的公因数是6。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是学习找公因数。(板书) 5、方法梳理:回顾一下,我们怎么找12和18的公因数的? 生:先分别列举两个数的因数,再寻找他们的公因数,最后在公因数里找到的公因数。 (师同时完成板书:12的因数:1,2,3,4,6,12 18的
16、因数:1,2,3,6,9,18 12和18的公因数:1,2,3,6 12和18的公因数:6 6、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1、2:先让学生自主列一列,找出公因数和因数,填写在书上,再集体评析。 (新知的探究是全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实施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三、练习拓展,巩固新知。 1、完成练一练第4题。由于这题题目较多,练习的重点又在发现特殊数的公因数规律,因此此题我打算分组进行练习(三竖排,目的是让学生对三种互质关系数、倍数关系数和普*系数寻找公因数的方法都有所体验和提炼),练习后集体交流,再引导思考:这些数的公因数有规律
17、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讨论、发现:第一题两个数的公因数是1(同时师介绍这样的数就叫互质数),第二排的数具有倍数关系,公因数就是那个小的数。这些规律不要求统一的语言,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 2、完成练一练3:(书中设计的第3题主要是巩固集合的思想,练习的深度不够。思考后,我略作修改)我们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那你会找12、15和18三个数的公因数吗?生独立在作业纸上用集合圈展示列举过程。 3、接着完成练一练第5题。 (练习设计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由两个数到三个数的延伸,由简单地列举到方法规律地提炼,增强知识的深度与学生的举一反三意识。)
18、 四、全课小结,回顾整合。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2、完成数学探究:引导学生,找公因数还能有更多的发现。课下可自学完成书中数学探究。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及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
19、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2小时=()分60秒=()分60分=()小时 二、新授。 1、课题:认识年、月、日。 提问引入: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 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问:谁知道一年有几个月? 2、认识年历。 师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年历。 教学生学会看年历,并且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问题:一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各有几天?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 分别找出:儿童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的月、日,说出今年这些节日是星期几。 用
20、铅笔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几月几日,说出那天是星期几。 3、认识平年和闰年。 问: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吗?(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 使学生明确: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3页有关平年、闰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确定闰年的方法:教师讲解: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55天6小时。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闰年。 强调:通常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公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51840
21、190219441955 21001976198719942400 4、学会记大月与小月的方法。 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播放课件,引出主题图 师: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数学课,这节数学课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和发现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播放视频,生观察,
22、并说看到的内容)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兴奋、骄傲、自豪) 师:是啊,老师和你们一样,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老师的心情也十分激动,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神圣的。 问:画面上这几面国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 师:虽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的知识。(板书:比例)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出长和宽各是多少) 问:你能根据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吗?请同学们先写出学校内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生动手写比、求比值)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比例的意义 (生汇报求
23、比值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求出的学校内两面国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这两个比连起来,可以吗?(可以) 师:从图上四面国旗才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写成这样的等式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生动手写比,求比值,写等式,并汇报) 师:指学生汇报的等式小结,像这样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谁能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生汇报,是板书意义) 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小练习,课件出示)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自学比例的名称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
24、比例的意义,那么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各部分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打开书34页,自学34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生自学名称,汇报,师板书名称) (2)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比例的内项和外项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特性呢!你们想去发现这个特性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指名读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合作学习发现的规律。 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样的特性呢?分组验证课前写出的比例式。 师:问想一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去判断外还可以根据什么
25、去判断?(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如果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是什么样的?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见课件) 四、汇报学习收获 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地位: 学习本课之前,本册教材已经安排了认识因数和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这些内容与本节课紧密相联,是学习本课的铺垫和基础。同时,找公因数又是约分的基础,而约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本课在分数运算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编写者编写本节课时,贯彻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理念,非常注意促使学生经历
26、观察、操作、比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在“找公因数”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积累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习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形象的数学例证作支撑;同时他们在进行数学概括时往往不够完整,在数学表达上往往不够严谨,这些都需要精心的引导。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
27、和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热情,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公因数。 教材处理: 教材首先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再让学生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圈中,引导学生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公因数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思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8、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材在练一练中,呈现了两组找因数、公因数和公因数的练习,一组是8和16,另一组是5和7。第一组是两个数存在倍数关系找公因数;第二组是找互质数的公因数。我在教学这两种特殊情况时,给出更多的数字,安排了三对数,第一组4和8,16和32,6和24,每对都存在倍数关系,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公因数,然后观察公因数,发现每组的公因规律。第二组安排了三对数3和7,8和9,15和16,都存在互质的关系,也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公因数,然后观察、发现每组的公因数都是1,然后现去想一想,每组数都有些什么特点,从而概括这两种特殊情况组找公因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
29、),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把四基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对本节课主要选用了探究性学习方式。同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为了使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和谐统一,我还选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1、学具操作:合理的使用学具能促进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帮助学习建立数学建模。 2、白板运用:恰当的课件演示,给课堂带来清晰的层次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引导方式。强大的电子白板可以更好的辅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实物展示台:有利于反馈的时效性,使反馈的受益面更大,让个别学生生成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学习资源面向全体 4、课堂板书:必要的板书
30、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复习找因数的方法) 回忆旧知识,又是为向新知识的延升做好铺垫。 让学生找出12的所有因数。并说说是怎样找的?找因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白板上出示1、2、3、4、5、6、7、8、9、10、12、15、18、20数字和集合圈1) 让学生将12的因数拖入集合圈中,回忆找因数的方法。怎么找因数才能又快又有顺序? 用乘法算式,有序、不易遗漏 二、探究 探究1:认识公因数。 再找一找18的所有因数,并出示集合圈2,让学生将18的所有因数拖入集合圈2中。 9、18 学生可能会拖入9、18,还有其它的因
31、数?能不能想想办法,用两个集合圈,即能表示12的所有因数,又能表示18的所有因数? 移动集合圈。展示交集动态的过程。 师:左边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2的因数)右边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8的因数)中间的圈里是?(即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 那我们可以给他取个名字?(公因数) 我们可以将4放到中间的集合圈中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即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我们就称他为12和18的公因数。 巩固练习。 你学会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了吗?试一试吧。 找6和9的公因数找30和45的公因数 探究2:认识公因数和最小公因数 如果请你找出12和18的公因数,你会觉得是哪一个数字呢? 巩固
32、练习。 在前次练习的基础上,找6和9;30和45的公因数。 我们学会了找公因数,那同学们能找出这三组数的最小公因数吗?你有什么发现? 所有数的最小公因数都是“1”。 探究3:找特殊数组的公因数。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公因数。 1、 4和8 16和32 6和24 2、 3和7 8和915和16 做完后分小组相互交流,从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每组的两个数有些什么特点,和他们的公因数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有这些特点的两个数,它们的公因数都有这些规律呢?分小组验证。 反馈得出结论: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较大的数是两个数的公因数。 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公因数为1。 三、练习反馈 有两根小棒,长分别是12厘米
33、,1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有多少厘米? 师:看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想?这里有几个关键字:同样长,不许有剩余,最长多少?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是让我们求什么呢?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 2、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谈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绪体验。) 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借助直观并通过知识迁移,探索和解答“求一
34、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前后是具有连续性的,知道旧知识可以解决新问题,体会“转化”的思想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单位“1”的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练习回顾。 (1)单位换算。 30厘米=()分米;120分=()小时;2000千克=()吨。 完成练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2)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35、?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425=();=()();()7=。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复习题让学生感觉今天所学的知识是与学过的知识有关系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既是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知识的一个回顾,也为本节课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提供了形的依托。 (二)创设情境,探索研究 1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鸡20只。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 (1)阅读与理解。 教师:“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36、?(学生自主交流讨论) 交流后得出: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 教师:“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又怎样理解? 交流后得出:就是求20只是10只的多少倍。 (2)分析与解答。 教师:这里第一个问题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学生回答:鸭的只数“10只”。) 教师:根据分数的意义又可以得出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对应图示。 教师小结:把10只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教师:那算式该怎么列? 引导学生得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可以用710。 得到算式:710=。 教师:例题中的第二个问题“鸡的
37、只数是鸭的多少倍”又该如何解答呢? 引导学生回忆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解决。将问题转换成20只是10只的几倍,得出算式:2010=2。 (3)回顾与反思。 教师:上面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可以通过比较这两个问题的异同点。(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后反馈) 相同点:都是用除法计算的。 不同点:前一题的商是一个分数,后一题的商是一个整数。 教师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用除法计算。在上面的两道题目中,都是以鸭的只数(也就是单位“1”)作除数,得出的商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都不能注单位名称。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得到的商是小于1的数;后面
38、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到的商是大于1的数。 教师: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鹅的只数是鸡的几分之几?鸡的只数是鹅的多少倍?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分之几? 小结解题方法:先找出单位“1”,然后以单位“1”作除数,进行除法计算。 720=;207=;1020=。 (4)自主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动物园里有大象9头,金丝猴4只。金丝猴的数量是大象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先找一找单位“1”,然后再列式计算。) 呈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
39、胆地呈现个性化的理解。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理解。 2理解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用分数表示的高级单位名数。 (1)出示题目9 cm=dm。 教师:根据以往的方法,这道题该如何解决?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商应该如何表示? 学生尝试自主练习。 练习完成后师生交流讨论。 (2)比较这道题与本节课开始时的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都是用进率去除得到结果。 不同点:第1题当中的数值都可以除尽,商是整数。这道题中的数值不能除尽,商用分数表示。 得到答案:可以用910=得到9
40、 cm= dm。 (3)教师:想想这个例题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吗? (回顾今天所学的课题,学生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9 cm=dm就是求9 cm是10 cm(10是进率)的几分之几,也可以用910=,所以9 cm= dm。 教师小结: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都用进率去除,能除尽时商用整数表示,除不尽时商用分数表示。 (4)自主练习。 79 dm=m;56 cm2=dm2;133 dm3=m3。 (让学生在做之前说一说每题各个单位间的进率。) 通过把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会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强化
41、新知 1一个3平方米的花坛,种4种花朵,每种花平均占地多少平方米?如果种5种花呢?(用分数表示) 2五(1)班共有17幅书法作品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其中4幅作品从全校255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获奖。 (1)五(1)班获奖作品占全班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 (2)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 (在做之前,让学生说说两小题中的单位“1”分别是什么?) 3单位换算。 53 mL=L;23千克=吨; 13秒=分;48公顷=平方千米。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练习的设计密切联系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习题的编排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选取的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 (四)课堂小结,回顾全课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先找题中的单位“1”,然后以单位“1”作除数进行除法计算。) 2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如果得不到整数商,该如何表示? (让学生注意改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通过回顾,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