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课时)课件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课时)课件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课时)课件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暮春时节,金黄的油菜花铺满了原野。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能够闻到这沁人心脾的香味呢?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早就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由于花的原子飘到了人们鼻子里。德谟克利特认为“只有原子和虚空是真实的这些“花的原子”究竟是怎么运动的?经过很长一段探索历程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运动也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热运动。热学就是研究物质热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热学这一门科学起源于人类对于热与冷现象的本质的追求(这)可能是人类最初对自然法则的追求之一。王竹溪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大小与一个苹果的大小相比,那就相当于
2、将直径为1 cm的球与分子相比。可见,分子是极其微小的。问题:我们曾经研究过物体的运动,那么,构成物体的微小分子会怎样运动呢?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时,我们认为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或者离子。但是,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不必区分它们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我们知道,1 mol 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量就达6.021023个。这足以表明,组成物体的分子是大量的。人们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分子,就是用高倍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直至1982年,人们研制了能放大几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3、,才观察到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1 mol 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即 NA 6.022 140 761023 mol-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种可以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它通过移动着的探针与物质表面的相互作用,将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状态转换为图像信息,获得具有原子尺度分辨力的表面形貌信息。图1.1-1是我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的原子,图中每个亮斑都是一个碳原子。分子热运动 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例如对流、重力作用等)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扩散 从许多实验和生活现象中我们都会发现
4、,不同种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在物理学中,人们把这类现象叫作扩散 例如,图1.1-2中的卤蛋,酱油里的色素分子扩散到了鸡蛋清内 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据之一。分子热运动 扩散现象在科学技术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在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一过程可以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来完成。分子热运动 演 示:用显微镜观察炭粒的运动布朗运动 19 世纪初,一些人观察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总在不停地运动。1827 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了这种运动。下面我们做一个类似的实验。如图 1.1-3,取 1 滴用水稀释的碳素墨汁,滴在载玻片上,盖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课时课件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分子 理论 基本 内容 课时 课件 下学 物理 人教版 2019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974180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