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统编版).pptx
《【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统编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统编版).ppt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前导入冯至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冯至散文的特色。2.品读文章,理解文中景、物、情的关系,感受山村景物之美。3.赏析重点句子,体悟主旨,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生命哲思之深。4.深入领会文章深沉文化底蕴,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知人论世,初入文本作者简介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先后出版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诗作,影响甚大。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冯至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
2、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创作背景 因全面抗战爆发,1938冯至随同济大学搬迁到昆明,后到西南联合大学任德语教授。1941年,为了躲避日军空袭,冯至携全家搬进昆明金殿背后的杨家山林场,寄居于茅屋之中。这篇文章是作者20世纪40年代初在昆明近郊森林下所孤独的小茅屋里创作的。林场茅屋的生活使冯至零距离地接近了自然和山水,学会的是从亘古的大自然中领悟生命和历史的奥秘。当时,身处自然怀抱中的冯至得以短暂地远离战争的阴影以及都市的喧哗,孤独地面对自然,开始思考生命与自然的更深层的维系。文体知识散文 散文通常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写景散文等,有意境深邃、语
3、言优美、形式自由、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和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哲理散文: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的审美效果。解说题目 文章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
4、、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抒发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文正音采撷(xi)赭色(zh)靛蓝(din)悚然(sn)嗥叫(ho)飓风(j)麂子(j)孑然一身(ji)划分层次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10)第三部分(11)居住山村眼前的景象自然风物兴衰史悟人生得启迪深入研读,仔细品味研读文本意象 自然风物 特 点 联想 感 悟小溪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树野狗的嗥叫麂子的嘶声清冽、养人 曾养育昔日的人们 人类声息相通谦虚、纯洁、坚强少女、村庄 生命的宁静之美点缀、滋养滋养过山村里的人生命的美好速长、最高
5、 严峻的圣者生命的渺小威胁、吓人 海上飓风寒带雪潮 生命对疾苦的恐惧温良机警,但难逃人的诡计幻境死亡的可怕(生命的庄严与神圣)精读5 10 自然段,勾画出本文中承载作者情思的载体(意象),引发了作者怎样的联想和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理解文本内容1、作者开篇从人们进入人口稀少的森林或草原的感受写起,有什么作用?以“总觉得它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等感受衬托山林的荒寂;“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与下文山村丰富且充满生命力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绝不会问道: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为下文交代“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做铺垫。理解文本内容2、“我在那条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统编版 一个 消逝 山村 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统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