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3安徽省鼎尖教育高三10月联考(新教材老高考).pdf
《历史2023安徽省鼎尖教育高三10月联考(新教材老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2023安徽省鼎尖教育高三10月联考(新教材老高考).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历史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答题区域内作答,超串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
2、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史记五帝本纪曾记载:帝尧”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其中“九族”是与邦国君主家族血缘关系最近的宗族集团,即所谓“帝之九族”。据此可知,万邦时代A.奠定了多元一体文明的基础B.具备了国家的基本形态C.已呈现血缘宗法的家国特征D.体现出聚族而居的特点2从现有材料来看,周人围绕“中”形成了“以时中万邦”,围绕“四方”方位形成了“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围绕“左右”方位形成了“左祖右社”、“左昭右穆”,围绕“上下”方位形成了“上尊下卑”,围绕“内外”方位形成了“内诸夏外夷狄”等方位观念。这表明,西周时期A.周工强化了地方行政管理C.家国一体观念
3、得到了认同B.方位观念赋予了礼制内涵D.同源共祖的意识初步确立3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以“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为指导。所谓“修旧法”是向西周的文武、周公等有为君臣学习。所谓“择其善者而业用之”,是对文武周公的礼乐制度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并与齐国的实际情况、东夷文化结合起来。由此可知,管仲改革A.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互动交融C.维护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局面B.成就了齐国的筋主地位D.加强了对新拓版图控制4 墨子认为君主的道德和功绩是承接天命的前提,获得君权以后,上天还会对君主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赏罚。韩非子则继承了其老师荀子的观点“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认为君主
4、的权势,民众可以夺取,也可以给予。墨子与韩非子探讨的共同话题是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人性的善与恶问题B.社会秩序的维护手段D.君主权力的来源问题5秦朝建立后,有人对秦始皇说:“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山自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秦始皇于是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 ,事统上法。秦始皇的应对举措,意在A.宣扬君权至上思想C.证明权力的合理性B.扩大五行之说影响D.加强对思想的控制6秦自立国以来,一直受到犬戎等周边民族的威胁与侵扰。最初秦国为防范犬戎的进攻,在边境设置兵民合一的村
5、落城池,后来演变成郡县。由于能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抗击周边民族的侵犯,所以秦国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这说明郡县制的设置源于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C.消除割据势力的威胁B.防范外族对边关的侵扰D.建立大统一国家的诉求7汉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各郡国和大商人开始把控盐铁生产。在汉武帝时期召开的盐铁会议上,桑弘羊对此提出:“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会后,西汉政府推行盐铁官营。据此推断,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初衷是A.严厉打击地方豪强势力的膨胀C.加强国家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B.加强对商业活动的严格管理D.解决攻打匈奴所需经费问题8现代学者徐复观指出:“通观古今中外,学术与政治
6、,必有一相当距离,使其能在社会上生根,学术乃有发展可言,政治乃能真得学术之益。所以仲舒一时的用心过当,终于是贻害无穷的。”该学者认为汉代A.学术研究背离孔孟之道C.传统信仰体系亟待重建B.治国主张脱离现实政治D.儒学沦为政治统治工具9十六国时期“中原残荒,坞壁盈世”。坞壁(也称坞堡)以一种特殊的土地占有形态,兼具政治、军事和地方社会基层组织职能,经营方式带有庄园制经济色彩。坞壁主通过宗族实现对乡党和流民的控制。统治者因从坞壁攫取大量资源而优抚坞壁主,承认其合法身份及坞壁作为社会基层机构的地位。据此可知,坞壁的发展A.导致人身依附关系普遍化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蔓延B.强化了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D
7、.减少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10历史学者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评价九品中正制时写道:“九品中正之弊,果如何乎?论者皆曰:用人不容不论其才,才又各有攸宜,中正品平,皆不能具。若论考绩,尤不应舍功实而采虚名。”这一评价说明九品中正制A.忽视选拔对象的才能和实绩C.强化了士族阶层的政治特权B.制约了人才的自由流动D.扩大了门阀政治的基础11唐贞观五年(631 年),皇太子举行冠礼,因“恐妨农事”,唐太宗不顾礼部官员的极力劝阻,改变了阴阳家所择日期,将冠礼的日期由春耕大忙的二月,改为秋后的农闲时期。唐太宗还将保证农时作为一项规定写入相应的律法明文。这表明唐太宗A.善于虚心纳谏C.强调依法施政B.倡导
8、戒奢从简D.注重休养生息12有学者在论及民族关系时指出:“东西民族之动息,亦各有其时,月氏、匈奴,皆自东徂(往)西也;铁勒、突厥、回纥、沙陀、點戛斯,则自西徂东者也。东西民族动息之交替,实在唐世,读隋唐、五代史者,于此义亦不可不知。”材料反映出,在唐朝A.华夏认同逐渐定型C.文化呈现开放多元B.民族之间互动交融趋势明显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加快13唐代前期,门下省给事中的封驳主要针对官员上奏的文书。唐代中后期,尽管还保留了门下省对上、下行文书的审核之职,但其对上行文书的驳正逐渐减少,对制敕文书的封还成为其最主要的职掌。这一变化表明,当时A.门下省的职权重心发生转移C.中央权力制衡机制趋于完善
9、B.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14唐朝两税法把以往的“非法赋敛”并入两税,纳入中央的控制范围;中央没有确定全国统一的税率,而是改用摊派赋税的办法;中央派人确定各州税额并划分其上供、送使、留州份额。两税法的这些规定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权的控制C.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D.解决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15下表是唐朝皇帝曾举行的一系列尊奉老子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日的是时间尊奉老子活动武德三年(620 年)唐高祖李渊封老子为始祖,并在老子故里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宇乾封元年(666 年)唐高宗幸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创建祠堂光宅元年(684
10、 年)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扩建规模宏大的李母庙,称为洞霄宫开元十三年(725 年)唐玄宗加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并立道德经注碑A.确立道教的官方正统地位C.神化皇室以提升皇权神威B.削弱儒学主流思想的根基D.寻求长生不老的养生秘术16唐代“龟兹乐”极富异域情调并且乐律新鲜生动,在唐代乐舞中广为应用。在唐朝立部伎的八部乐舞当中,自破阵乐之下的六部皆用大鼓,并且杂以龟兹乐。坐部伎的六部乐舞当中,自长寿乐之下的四部皆用龟兹乐,形成了各类乐舞之间争奇斗艳的盛况。这折射出唐代A.中外密切交往的盛况C.经济繁荣的社会生活B.兼收并蓄的文化生态D.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17下表是唐代诗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2023 安徽省 教育 10 联考 新教材 高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