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入画总相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雪景入画总相宜.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雪景入画总相宜-雪景取材下的西方绘画史摘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雪景之美不仅是文人墨客的喜好,还是中外画家不容错过的表现题材。所以本文将以雪景画为切入点,探讨西方绘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关键词:雪景;绘画;西方绘画史 目录摘要1一、 引言1二、雪景画中的西方美术史11、彼得勃鲁盖尔时期的印象派12、浪漫主义雪景画的发展 13、雪景画中的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1三、结语2参考文献2一、引言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形容这一时节“至此而雪盛也”。严冬的景象,尤其在积雪覆盖之下更显出自然在此刻的神奇与浪漫。冬雪在不少艺术家笔下亦成为经典画面,从勃鲁盖尔的雪中猎人到玛
2、格丽特的山峰的呼唤,雪景在画家的描绘下或奇幻瑰丽、或清冷孤绝,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二、雪景画中的西方美术史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慧开禅师的诗写尽四季。时至大雪,一年亦走到尽头。“雪”的意象飘过艺术史漫长的隧道,在画家的笔下铺排开来。回顾西方美术史中有代表性的冬景作品,便可在纸上一览名画中的冬日之美。1、彼得勃鲁盖尔时期的印象派冬天是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de Oude)最喜欢描绘的风景。他所作的雪中猎人,举重若轻地描绘了雪的厚度、质地甚至温度。他钟情的儿童游戏、闲适玩乐的人群与近处疲惫的猎人、痛苦的劳作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包含此画的四季组画几乎前所未有地将目光
3、投向非理想化的大自然全然忽视了宗教图像学或其他图像学。勃鲁盖尔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艺术家,也开创了“冬景画”的绘画传统。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后苏联科幻电影索拉里斯中,这幅作品曾多次出现,小小的画面,在宇宙飞船里遥遥昭示着人类的孤独、忧伤与无可奈何。除却四季(The Series of the Months)组画,以上两幅有滑冰者和捕鸟器的冬景及伯利恒的户口调查中的雪景,也同样埋藏着勃鲁盖尔的箴言。这其中的一切细微变化和一切细微差别都值得推敲:小小的捕鸟器与近在咫尺的冰窟窿、无畏玩耍的孩童,甚至那个背对着观画者、两手插在口袋里、望着太阳的男人肩膀上的那一点点雪迹一幅小画,却可读出成百上千个故事
4、。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前总策展人菲利普罗伯茨-琼斯认为冬景是一幅超前的印象派作品:“勃鲁盖尔在一种新体裁中证明了他的创新精神:透过使得世界可以被感知的事物即光现象来感知世界,而有朝一日被命名为印象派的风格即滥觞于此。”300多年后的法国,艺术家们终于“理解”了勃鲁盖尔的“用心良苦”,莫奈(Oscar-Claude Monet)的喜鹊,在印象派正式确立之前就已经开创了风格。他想捕捉时光的稍纵即逝:一只停在篱门上的喜鹊、一些苍白却有光泽的色调、一排泛着光的阴影还有更多。1890至1891年间,他画了30多幅相同的干草垛,在信里曾这样写道: “我非常努力,寻找(草垛)不同的效果,但在这个季节里,日落
5、得太快,快到我抓不住”2、浪漫主义雪景画的发展另一位法国画家,马奈(Edouard Manet),则以棕色与白色为基调,描摹了巴黎的雪景,画中的雪与泥土交融,显得不那么干净,凄冷的天空、摇摇欲坠的房子,这场景完全与前几幅画中雪的纯洁、安静无关了。英国的浪漫主义画家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后期也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一幅雪暴,杂乱的笔触中雪、海、天相接,旋转着裹挟着小小的蒸汽船,在巨浪滔天中摇摆不定。巴黎的城市化、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对机械文明的崇拜,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惴惴不安的心情却又有雄心勃勃的斗志,这是工业革命为视觉艺术带来的最大冲击。3、雪景画中的表
6、现主义与现实主义为推翻印象主义风格,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被提了出来。几年之后,法兰兹雪中干草堆中鲜明的原色和简化的表现形式,如康定斯基和马蒂斯一般的严谨却跳跃。在橙、红、绿、白这些看似简单的构成里,没有培根式的狂暴,竟徒然萌生出一种平和的天真。同样,另一幅冬天里的野牛里的几头野牛也并不让人感到可怖,在戏剧性回转的天地间,小小的牛角、静默的姿势如同奏章中的休止符一般宁静。从法兰兹色彩、构图的变化中,可以看到他的雪景作品在十多年间逐步脱离实像、走向形式表现。这正是20世纪初期西方艺术从自然主义到象征主义(Symbolism)、立体主义(Cubism)、未来主义(Futurism)
7、再到表现主义的历程。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马格利特(Ren Magritte)在他的冬季作品山峰的呼唤中,明明画好了雪景,却只让人待在室内。窗外的雪山却与窗前的画布融为一体,温柔的室内隔绝了冷酷的室外、画布却又将内外相连,再加上若隐若现的边界、昭然若揭的作品名称,这又是一幅“哲学小论”了。对于马格利特来说,作品中多重意义、解构、悖论等内容的权重,都远远大于形式。与马格利特和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同时代的乔治奥特(George Ault),也爱画整齐干净的线条、无故的光源与再日常不过的场景,但他的作品却更有一种无言以对的寂寥。不喜欢喧嚣和城市,他说摩天大楼是“资本主义的墓碑”,说美国的工业城市是“阴冷的地狱”,所以在他的画里,雪降临在夜里,保留着谨慎的平衡与秩序,是白日里无法言说的小镇生活理想。三、结语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一个绘画时期的雪景作品,都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含义以及艺术价值,因此营造出不同的雪景下的美感,故而我们说雪景如画总相宜。参考文献:【1】王华才,浅谈陶瓷粉彩雪景山水画J.景德镇陶瓷,2011,22(3):230-231【2】俞惠婷,浅谈粉彩雪景山水创作的发展J.景德镇陶瓷,2010,20(4):210-211【3】曹慧敏,宁静的力量-浅析雪景山水画的演变与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