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doc (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寄宿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doc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寄宿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doc (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位代码: 10605 密 级: 公 开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 -以横县六景镇第二小学为例 学 院: 教师教育学院 专 业: 小学教育(数学方向) 学生姓名: 赵明飞 学 号: 2015110208 指导教师: 职 称: 2019年6月316河池学院2019届毕业论文(设计)目录摘要3关键词3引言31 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分析31.1研究对象与调研工具41.1.1调研对象41.1.2研究工具41.2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分析42.1学生层面72.2家庭原因72.3学校原因72.4社会原因83 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有效路径和方法84
2、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104.1研究结论104.2 对策建议104.2.1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104.2.2 构建和睦、温馨的家庭,赋予孩子的爱114.2.3优化社会的风气、创造清新的空间114.2.4促进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115 结语12参考文献 12附录113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调查问卷(学生卷)13附录215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调查问卷(教师)15致谢16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以横县六景镇第二小学为例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数学方向)赵明飞 指导教师: 摘要近年来,随着有关校园欺凌事件报道的持续升温,校园欺凌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则主要聚焦于
3、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通过过对横县六景镇第二小学的实证调查分析,试图揭示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以此来探讨改善农村寄宿制校园校园欺凌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留守儿童 引言校园欺凌是指在同学间力量(或心里地位)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一方蓄意对另一方在身体、心理和财物等方面进行反复和恶意的损害1。这一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但由于过去人们观念的不同,认为只是学生之间的“玩闹”,导致对这一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随着校园欺凌事件报道的增多以及对儿童心理健康关注程度的提高,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思这一问题。大量研究发现校园欺凌的发生不仅
4、会对受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困扰。如中国青年研究者吴强认为校园欺凌对于一个青少年人格的养成,性格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的培养,心理的塑造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见这种危害性是巨大的2。也有学者指出,校园欺凌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校园因素、社会因素3。针对这一问题的改善,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应加强家校联系,家校联合共同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也能很好地解决校园欺凌这一现象4。但这些相关建议并不具体,也缺乏针对性,还未关注到农村寄宿制学校这一特殊研究对象。在我国中西部山区,“撤点并校”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使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采取寄宿求学的
5、途径,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以及缺乏家长的日常监护,使得他们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基于此,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分析1.1研究对象与调研工具 1.1.1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横县六景镇第二小学3-6年级的学生和老师,其中被调查的学生有200人(男生108人,女生92人),教师50人。本研究主要通过自编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情况,并统计分析数据来了解学生校园欺凌的现状。1.1.2研究工具 本研究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其中学生问卷主要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校园欺凌现象、欺
6、凌的地点、被欺凌的程度、遇到欺凌应对的方式、是否开展过这方面的主题班会等。教师问卷则主要调查了教师身边出现校园欺凌的程度、是否开展过校园欺凌这方面的活动、认为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有效制止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措施等方面来调查。1.2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分析表1小学校园欺凌现状的分析题目选项百分比学生视角 自己是否受过校园欺凌经历过未经历过54.545.5遇到校园欺凌主要应对方式 身边是否出现过校园欺凌现象报警自己报复 357默不作声,自己承受 6告诉家长,让家长自己解决 16告诉老师,让老师处理 38教师视角 发生 未发生7030对待校园欺凌的态度比较关注,经常提醒学生有人举报才关注 964
7、是否进行过校园欺凌方面的专题教育是否7030表1从学生视角数据统计可知,大部分学生都报告在学校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54.5),在对遭遇过校园欺凌同学的访谈中得知,大部分学生遭遇的校园欺凌的主要类型为脾气暴躁的学生(59)和喜欢上网玩暴力游戏的学生(16.5),而在面对欺凌问题时,学生的第一选择是去告诉老师,让老师处理(38),也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报警(35)。从这些数据分析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现象时,由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第一反应是向外界求助,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教师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的重要性,当校园欺凌问题发生时需要教师的及时以及妥善的处理,才能避免危害的扩大。另外,从教师
8、视角数据统计可知,大部分老师(70)都报告身边有学生遭遇过校园欺凌问题,再结合学生视角,54.5%的儿童报告自身有过被欺凌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频率较高,而教师成为了大多数孩子处理此类问题的主要依靠。而从老师的关注程度,“一直很关注这一现象,会经常提醒学生如何面对这一现象(96)”,以及“学校开展过校园欺凌方面的专题教育(70)”来看,教师以及学校层面是有重视这一问题的,也一直致力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但是实际效果显然并不理想,农村校园欺凌现象依旧发生频繁,这需要学校和教师重新反思学校工作的有效性。此外,本研究调查的学校位于乡镇,这里的大部分学生都来自附近的乡村。由于学校
9、的环境限制,这里只有中高年段的学生才能住校,低年段的学生都只能走读。寄宿在学校的学生父母基本都是外出打工的,有一部分学生是家里离学校比较远的,平常又都是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受教育文化程度又不高,没办法照顾好孩子,所以就选择让孩子住校。在学校中,一个班级只有一个班主任,班主任一般都是上语文的,而数学和英语老师基本都是教两个班以上,在德育音体美这一块教育没有专职的老师,要么是科任老师上要么是班主任兼职上。教师队伍的配备不齐全导致了教育跟不上,这里的教育相对于其他地方的教育来说是比较差的,很多学生连书写的笔画笔顺都不正确,写的句子也不通顺,所以文化素养也不是很高。学校的教学设备很
10、陈旧,教师上课时经常没有可利用的设备。正是这些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校的差等生很多,这些差等生不止是成绩差,素质也是比较差的,他们觉得学习没有什么用处了,只想跟着其他人学坏,欺凌弱小的群体。乡镇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父母又管不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管不了,这样就很难做好家校合作的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没办法做到家校一体,共同教育。教育跟不上,学生的素质就跟不上,素质跟不上, 校园欺凌的问题就很难得到彻底的解决。 2 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表2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原因 题目 选项百分比受欺凌的主要原因性格软弱 33言语冲突 23.5学生视角同学关系不和 11 欺凌者看不
11、顺眼23.5其他 2 教师视角你认为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不足 62 家庭教育因素 88 社会因素 84 学生心智不健全 44 学生竞争压力大 26 缺乏心理指导及法制教育 其他 424从表2学生视角数据分析中可知,学生认为受欺凌的主要原因是言语冲突(23.5)和自身的性格软弱(33)。从教师视角数据分析中可知,校园欺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际方面的教育不足(62)、家庭教育因素(88)以及社会因素(84)的影响。综合以上的分析,研究认为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2.1学生层面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期,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该阶段极度需要成人对他们进行
12、正确的引导5。小学生是属于未成熟的个体,还缺乏自我判断的意识,学生的心智不健全,自己害怕,不够大胆、性格软弱、与同学关系不和欺凌者看不惯,自己不够强大等原因。虽然没有成熟,但是有一种想成为大人的思想,想要的东西越来愈多,要求越来越过分,有时候父母满足不了他们购买物质的欲望,就会去占有别人的物质或者钱财,导致出现了校园欺凌的现象。2.2家庭原因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导致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中,88的教师群体认为是主要的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刘锡邦在研究中也提到不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家长的素质不高和陈旧的教育传统观念都是造成校园欺凌问题的因素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
13、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方式7。家长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均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沾染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有的家长素质不高,不尊重他人,孩子受到影响,性格自然也会跟着改变,在学校对同学表现出一些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这就容易引发一些冲突行为。因此,父母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此外,家长在应对校园欺凌问题时的做法不科学8,也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一定影响,有些家长遇到欺凌问题时只会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不问前因后果,这种做法会助长孩子的欺凌行为,也会导致孩子性格上的自私。还有,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疏于关心孩子,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
14、就不用管了,所以在这种家庭观念影响下的孩子,由于缺乏监护人的管教,性格上较为争强好胜,容易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喜欢去欺负别人;同样,在这种家庭观念影响下的另一些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所以被欺负了也不敢跟家人说,导致校园欺凌现象层出不穷。2.3学校原因学校是小学生除了家庭以外活动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在小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校、教师和学生得到共同发展,相反,欺凌事件频发的校园不仅会影响教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更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安全是学校的固有本质属性,为了优化这一属性而做的工作就是学校安全管理9 ,而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大
15、部分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还处于“以看管为主,以不出事为原则”的低水平10,这也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学校不重视校园安全管理的建设,存在只要不出事就行的侥幸心理,因此很多寄宿制学生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以大欺小,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寄宿制学校里校园欺凌现象的频发,需要学校老师、领导、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给寄宿生一个和谐的校园。此外,学校缺乏心理指导与法制教育也是容易导致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缺乏心理指导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发展,内心的暴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解,就容易演变成暴力行为。大量研究也揭示了校园欺凌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
16、性,心理不健康表现为抑郁、焦虑,自尊水平越低,而校园欺凌与抑郁、焦虑和社会退缩与自尊存在显著的关系11。因此,学校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疏导,对遭受过校园欺凌问题的学生更应该重视其心理问题的辅导。另外,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过小就认为不用开展法制教育,法制观念的淡薄,往往会使学生对于自行行为缺乏约束力,从而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2.4社会原因欺凌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校园欺凌的产生与社会现象是密不可分的12。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中认为社会因素重要的教师群体占84,由此可见社会也是校园欺凌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农村寄宿制
17、小学开展的社会活动的增多,很多学校会让学生多去体验社会活动,接触社会。而社会上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良的风气,如校园周边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干扰13,暴力书籍与影像制品的泛滥、“哥们”义气的崇拜等均会影响到小学生的价值观、认识观的发展。3 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有效路径和方法表3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题目 选项 百分比有效防止校园欺凌发生主要的措施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26 学生视角 学校对欺凌事件中违规的学生进行严厉处分16.5学校加强心理指导和品德教育,教育同学友好相处22.5家长和老师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校园生活情况,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7按照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寄宿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doc 1 农村 寄宿 小学 校园 欺凌 问题 研究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